需派死士在公孙瓒阵前佯装疏漏,诱其误判前锋皆是诱饵。
麹义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
“公威有何所求?”袁绍开门见山。
麹义既敢献此险策,甘愿赴死,必有条件。
“若胜,请准我部将士改凉州籍贯为冀州籍。”麹义略作停顿,又道,“另请准我辈子孙入袁氏门下求学。”
凉州铁骑投奔韩馥本为谋求出路。
他们再不愿做贱籍之民。
转投袁绍,不过是因四世三公的门第能给予更高台阶。
如今袁绍危难,而这群亡命之徒恰不畏死——这是改换门庭的绝佳时机。
子子孙孙能否脱离边陲、读书入仕,全系此役。
袁绍怔忡片刻,慨然应允:“准了。”
帐中谋士皆默许。
……
麹义之策虽险,确有一线胜机。
何况有人自愿赴死,何必阻拦?
若早知袁绍麾下有此等精通骑战的死士,谋士们或许也会献上类似计策。
袁绍眉心稍展,却仍绷紧脊背。
此计成败未卜。
死亡阴影仍如利剑高悬,距真正安心尚远。
“报——”
驿卒疾呼刺破军帐寂静。
“千乘欧阳晔急报!”
这青州世族靠袁氏荫庇才保住官位,突然来报,袁绍倏然变色:“莫非孟德已全军覆没?”
满座骇然:“曹军竟连半月都未能支撑?”
他们的全部谋划,都建立在曹操能牵制公孙瓒大军半月的前提下。
那纸愚蠢的禁盐令自毁根基,使曹军沦为孤军——正是这昏招让袁绍阵营痛失强援,诸人至今愤懑不已。
(说明:
【
他们心中仍存着一缕微弱的希望,期盼曹操能牵制住公孙瓒十天半月,以缓解他们面临的沉重压力。
然而此刻,连这最后一丝希冀也破灭了。
袁绍失神地望着缓缓打开的城门,内心慌乱,手足无措。
麹义才带来捷报,转眼曹操那边就要传来噩耗吗?!
短短几日?
三天?
还是四天?!
若曹操败得如此迅速,公孙瓒的两三万大军腾出手来,他袁绍还能有何应对之策?!他还能分身南下对付袁术吗?!
苍天,难道真要亡我袁绍?!
愤懑淤积在心头,袁绍几乎要仰 ** 吼,质问上天为何对他袁本初如此不公!
城门开处,一道人影匆匆奔入。
袁绍不知何时已泪眼朦胧。
恍惚间,他只瞧见那人影疾步上前,气喘吁吁,脸上神情莫辨,似惊似喜。
“本初!”
“曹操,胜了!”
……
荀彧的嗓音略带嘶哑
曹操,胜了?
曹操,胜了?!
顷刻间,屋内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神情凝固,仿佛时间停滞。
欧阳晔立于门外,望着呆若木鸡的众人,一时进退两难。
袁绍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头晕目眩。
他猛地站起,蜡黄枯瘦的脸上涌起狂喜之色!
他胡乱抹去泪水,径直向前冲去,却被案几绊倒!
案几翻飞!
他跌跌撞撞冲出七八步,终究未能站稳,重重摔在地上!
然而他毫不停顿,双手撑地,踉跄爬起,跌跌撞撞向外奔去,身形摇晃,仿佛随时会再次跌倒!
“当真?!”袁绍冲到欧阳晔面前,死死攥住他的手,双眼灼灼逼视,喜色近乎癫狂。
从起身到冲至门前,不过瞬息之间。
欧阳晔被他的反应惊住,愣愣点头:“嗯。”
“怎……怎么可能?”审配望着袁绍的背影,满脸不可置信。
当审配话音落下,满座宾客无不惊骇起身!
刹那间桌椅翻倒,杯盏破碎!
众人如潮水般涌向欧阳晔,将他围得水泄不通!
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当欧阳晔颔首的刹那,袁绍猛然松开手掌,在天井中疯狂旋转,仰天狂笑!
直笑到力竭,他又爆发出震天长啸——
苍天!
未弃我也!
苍天!未!弃!我!
连日来压得他窒息的恐惧、悔恨、愤怒与不安,随着这几声咆哮烟消云散。
曹操竟胜了。
在这看似必败死局中,曹操竟反败为胜。
袁绍无需知晓其中奥妙。
他只知道,曹操这场逆天改命的胜利,必将令公孙瓒尝尽他方才的煎熬!
他重获生机了。
他重获生机了!!!
这死里逃生的狂喜,何其美妙。
何其美妙!!!
袁绍的谋士们不断追问欧阳晔。
随着欧阳晔逐一披露细节,众人脸上惊骇之色愈甚。
千乘欧阳氏,宅邸距那场焚天大火仅二十里之遥。
欧阳晔当夜立于坞堡高墙,亲眼目睹了那焚江煮海的烈焰。
即便此刻复述,他仍不由得声音发颤,心潮翻涌。
他描绘了海寇葬身火海,讲述了临济城下燃烧的护城河,叙说了刘备渡河遭截击,最后道出曹操亲率铁骑逼退臧霸陶谦的壮举。
这般惊天动地的战局,对这些凡夫俗子而言,实在超乎想象。
袁绍越听越是亢奋,笑意再难收敛。
谋士们越听越是震恐,惊容再难消退。
他们早已忘却自身处境,本应立即商讨如何联合曹操共抗公孙瓒。
这等翻覆乾坤的谋略,岂是凡人所能为?
沮授心中阵阵发凉。昔日陈渡计灭董卓时,他便自觉望尘莫及。
而今次,陈渡又布下香饵,诱使青州、幽州、徐州十余万大军来攻,最终一举定鼎。
陈太阿,果然狂放不羁。田丰艰难咽下唾沫,喉头发紧。
我等皆以为,他开放盐田、改良精盐、颁布禁令诸般作为,不过愚行。
棋局之上的惊天谋划
原来那些都是他精心布下的诱饵...此人当真...
田丰突然语塞,竟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这般胆识。
荀谌嗓音沙哑地补充道:他连陶谦都算进去了。若无陶谦这枚棋子,他怎能一举平定青州?否则还要与那些豪强虚与委蛇多久?
寂静笼罩着厅堂。
确实如此。审配缓缓点头,诸位可看出他这些手段的章法?
如同对弈。田丰直截了当。
审配长舒一口气:
正是棋局。在他眼中,天下不过是一方棋盘。精细盐、盐田、禁令,都是他主动舍弃的棋子;至于公孙瓒、陶谦等人...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
或许在陈太阿看来,这些人连棋手都算不上,不过是循着他预定的轨迹行事的棋子罢了。
此言一出,满座谋士只觉背脊发凉。他们素来自负智谋超群,但与陈渡相较,顿显黯然失色。
沮授看着垂首不语的众人,苦笑道:何必自寻烦恼?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
沉默再度蔓延。
陈渡以草莽之身崛起,短短一年间创下诸多不可思议的功业。这些心高气傲的谋士不得不承认:即便穷极一生,恐怕也难以望其项背。
曹操在陈渡辅佐下,已彻底掌控青州。沮授突然打破沉默,诸公以为...他们会作壁上观么?
休得妄言!袁绍厉声喝止。他始终坚信与曹操自孩提时代结下的情谊。那些赠玉、让地的往事,都是这份信任的见证。
此刻的袁绍,仍沉浸在曹操取胜带来的喜悦中,对审配等人的疑虑充耳不闻。
“主公不必忧虑,即便曹操当真背弃盟约坐视不理,公孙瓒也绝不敢放任黄河西岸的曹军不管。”
“他收到战报的速度应该快过我们,依我看,很快就会有他派兵封锁黄河渡口的消息传来。”
“实际上,曹操已经替我们分担了北线的压力。”
“现在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南下阻击袁术渡河了。”
众人沉吟片刻,纷纷点头称是。
袁绍虽不愿听审配提及曹操可能叛变之言,却不得不承认这番分析确有道理。这也正是他判断局势出现转机的原因。
北方公孙瓒存在致命破绽——刘虞始终对公孙瓒抱有戒心。
这个关键情报早先已被谋士团勘破。为此他特意进驻广宗,意图依托地利固守,静待幽州内部生变。只要与公孙瓒形成对峙之势,就有机会等来刘虞切断其粮道的那天。
即便刘虞不动手,幽州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那里本就贫瘠,灵帝时期每年都要调拨青冀两州两亿钱维持民生。加之缺乏治政能臣,只要坚守足够时日,幽州军断粮是迟早的事。
如今麹义来投,白马义从的骑兵优势有望被抵消;曹操大捷更是直接削弱了公孙瓒正面兵力。先前令他寝食难安的,实则是袁术趁火 ** 的致命威胁。
现在,终于能全力防范袁术渡河了。
“急报!”
“曹州牧信使到!”
传令声骤然响起,众人神情俱是一震。
“速宣!”袁绍拍案而起。正欲联络曹操,没想到对方信使来得这般及时。
『孟德果然不负所托』
袁绍心头热流涌动。信使呈上两卷帛书:
首卷详述曹操大破管亥管承、半渡击溃刘备、预判孙坚奇袭徐州逼退陶谦的全过程。比起欧阳晔的口述,文中对陈渡的运筹之功记载更为详尽,令众人对这个年轻人的敬佩又深几分。
次卷则是联合作战方略。
“盾阵埋伏?”沮授听着袁绍诵读帛书,惊得手中麈尾掉落,“这又是陈太阿的计谋?”
满座文武面面相觑——谁能想到麹义刚献上伏盾藏弩之策,曹操竟送来几乎如出一辙的战法?
我帮你
若此计真出自陈太阿之手,是否意味着胜算远超预期?郭图略显迟疑地问道。
厅内一片寂静。
众人虽觉郭图对陈渡过于推崇,却也不得不承认,经他这么一说,对此计的信心又添了几分。
非也。袁绍摆手道,孟德来信言明,此乃其军中两名寒门子弟所献,仅供我等参考。
......
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失落。
看来确实对陈太阿太过依赖了。
孟德信中还说,他将派兵袭扰公孙瓒粮道。袁绍振奋道,如此必能迫使其分兵追击,我军北线压力将大为减轻!
此乃围魏救赵之策,公孙瓒不得不防。沮授捋须赞叹。
曹孟德主动相助,实在令人感佩。
众人纷纷称是,都道曹操仁义。
得此两封帛书,袁绍立即决定:待公孙瓒调兵消息传来,即刻南下白马津阻截袁术。
至于对付公孙瓒,就用麹义与那鲁肃、徐庶所献的伏盾之策。
......
荀谌归家时,见荀彧正在整理行装,似要离开广宗。
兄长这是?荀谌不解。
南下。荀彧答道,我已收到消息。
你也知道了?荀谌惊讶道。
嗯,曜卿来信劝我离开河北。荀彧点头道。
2.2
曜卿即袁涣,荀彧挚友,现效力于袁术麾下。
他说袁公路即将渡河,你们应当也收到风声了吧?荀彧抬眼望向荀谌,袁本初有何对策?
荀彧本就不为袁绍效力,自然来去自由。
荀谌答道:自是派兵阻拦袁术渡河。
袁本初还有余力兼顾南线?荀彧眉头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