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他们瞧见曹营两员骁将上前恭迎,与那红氅之人相谈甚欢,心中已然起疑。寻常人物岂配这般张扬服饰?更能令曹营大将如此礼遇?
可若当真是曹操,焉能轻入敌寨?就算数万袁军真心归降,也该是袁氏主事出迎才是。
若非曹操,又会是谁?
总不会是陈琳亲至?
忽见白袍小将自袁营而来,正是晨间出现过的那位曹军骁将。
末将乃曹兖州帐下荡寇校尉常山赵云!我家主公邀诸位族老往袁营赴宴!
声若洪钟,震得萧望等人浑身一颤。
王也失声道:这便是百骑破营、与典韦齐名的赵子龙?
胡陵惊疑不定:他说曹兖州相邀,那红氅真是主公?可未免太过凶险!莫非是袁术设局诓我等送死?
萧望与王也相视莞尔,懒与这糊涂人多言。
糊涂!你且看看那六千铁骑,袁公路哪来这般家底?萧望拂袖下楼。余二人略作迟疑,终是跟上。
堡门吱呀开启。
萧望执礼甚恭:久闻子龙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白袍将领身形修长,面容肃然地拱手道:区区薄名不足挂齿,诸位随我来。
话音未落便转身迈步。
萧望紧随其后,眉宇间的困惑愈发明显,迟疑片刻后加快步伐贴近赵云身侧,低声道:将军,此事究竟是何缘由?袁军兵临城下却突然倒戈,莫非彭城当真已被贵军攻克?
确实如此。赵云微微颔首,昨日正午,主公已率军破城。
萧望猛然驻足,与同样面露惊色的王也、胡陵交换眼神。尽管早有揣测,得到证实的瞬间仍令人心惊——自陈登献图至今,不过一日光景竟已城破!
这...萧望追上赵云急切追问:莫非真如我等猜测,是以重金收买了守将?
赵云露出诧异神色:何出此言?
见对方反应,萧望立即改口:莫非是强攻得手?那定然伤亡惨重。曹公为我徐州百姓如此舍生忘死...
赵云略一蹙眉未再多言,径自步入袁军营寨。萧望等人却在寨门前踌躇不前,直到赵云回首示意才缓步跟上。
中军帐内,着猩红大氅的长须男子随意踞坐案前。
拜见曹公。众人齐声作揖。
曹操扬了扬下巴示意旁侧席位:有劳诸位赴约,请入座。
(
众人依次落座。
目光转向曹操时,才注意到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两颗首级。
其中一颗,正是他们曾见过的袁术麾下最受器重的大将之一——张勋。
“诸位。”案几后,那如烈日般耀眼的人忽然举起酒樽,望向他们。
“诸位神色疲惫,想必昨夜未能安睡,怪我曹孟德来得太迟,这杯酒权当赔罪。”
说罢,曹操仰头饮尽。
三人一时无言。
莫说短短一两日,即便曹操半月后才攻破彭城、赶走袁术,也称不上“晚”,更何况他如此神速?
萧望恭敬道:“曹青州用兵如风雷,何来迟之说?”
王也亦附和道:“曹青州不计代价解我徐州之危,实在令人钦佩。”
萧望仍面带恭敬,继续道:“若非曹青州神速攻破彭城,只怕我们萧氏这小坞堡撑不过几日便会陷落。若曹青州不嫌弃,此次战死的青州将士抚恤,可由我萧氏全力承担。”
萧望并非一开始就愿向曹操低头,甚至曾极力反对妥协之事。
可如今,曹操竟真如他对陈登所言那般,以惊人的速度击溃袁术,令人瞠目结舌。
众人心中惊骇。
曹操入主徐州已是不可逆转之势。
萧望此前提交的户籍与田亩图册有所隐瞒,藏了近半之多。此刻见识到曹操的强横军力,他不禁心生悔意,忐忑不安。
曹操曾借陈登之口放出狠话,警告徐州世家安分守己,否则“天子”必将降罪。
萧望不得不设法向曹操表忠心,以缓和其对萧氏的敌意,否则日后恐怕难有立足之地。
王也与胡陵见萧望竟抢先表态,愿出抚恤费用,连忙争相附和,表示愿与萧氏共同承担。
曹操目光在三人间游移,忽然朗声大笑:“好!既然诸位如此诚意,我便成全你们。不过有一言在先——我青州军的抚恤,可比旁人家贵得多。”
说罢,他伸出一根手指。
十万钱?
萧望等人顿时一僵,心口隐隐作痛,甚至开始后悔方才的冲动之言。
曹操攻彭城阵亡将士抚恤事宜
当时军中将卒的亡殁抚恤通常在万钱之数。
然曹操言明厚于常例,自非区区万钱可计。
必以十万钱为额!
此番曹操强攻彭城,折损必巨。
估量少则三千,多则五千之数。
如此便是三、五亿之巨!
萧氏产业较王、胡二姓为丰,一、二亿钱不过折损其半,故尚能维持从容之色。
而王、胡二人已是面色如土,神色惶然。
萧望佯作泰然,向前拱手道:
钱财不过外物,若非曹公麾下将士捐躯,吾等三族恐有灭顶之灾。莫说十万钱一人,纵使二十万钱,亦在所不惜。
哦?二十万钱?曹操闻言顿时眉开眼笑,声调骤扬:
萧老果然深明大义!操便代阵亡将士谢过三位厚赐了!
萧望闻言,面色陡变。
从容之态荡然无存。
此乃客套之言,岂可当真!
二十万钱一人?
竟敢顺水推舟!
将士莫不是金铸之身?!
世间竟有如此厚颜之人?!
然这些腹诽终不敢宣之于口。
既已亲口许诺,又能如何?
此刻真是自食苦果,悔不当初。
只得强忍苦涩,勉强颔首道:曹公麾下将士为解徐州之危,赴汤蹈火,岂是二十万钱可计量。便依此数,我等......尚可筹措。
王、胡二人怒视萧望,犹如吞了蝇虫般难堪。
这多嘴老儿!
王也愁眉不展,嗫嚅道:萧兄高义。只是......若家中现钱不足,可否以粮代偿?
曹操欣然应允:可也。
胡陵闻言更是啼笑皆非,踌躇半晌,终鼓起勇气问道:敢问曹公......彭城之战究竟折损多少将士?
曹操假作沉吟,转向赵云问道:子龙,具体数目几何?
赵云心领神会,正色禀道:
回主公,仅计彭城之役,自围城至昨日,我军病殁约百人,战殁约六十人,合计一百六十人。
帐中霎时鸦雀无声。
仅仅折损一百六十人?
除病亡者外,战死者仅六十人?
病殁者竟多于阵亡者?
此话当真?
怎会如此?
莫非那霹雳车当真摧枯拉朽?
且不论彭城之战,张勋不是率三千精骑突围而出?难道这些精锐都束手待毙不成?
大帐内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接连不断。
这些惊呼并非来自萧望三人。此刻他们如遭雷击,呆立原地,只觉耳边嗡嗡作响,咽喉似被无形之手扼住,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发出这些惊呼的,是帐内十几名袁术旧部将校。他们惊疑不定地相互对视,全然不顾曹操在场,肆无忌惮地宣泄着心中震撼。
待情绪稍平,众人旋即醒悟:曹操何必在此事上虚张声势?不过是借萧氏族人挑起的话头,顺势展露军威,震慑这些新降之将,令其不敢再生异心罢了。
居于右首的刘馥强抑心中惊涛,俯身长揖:明公用兵,鬼神莫测。
刨除病卒,仅以六十壮士的代价便攻克彭城,这般战损比可谓惊世骇俗,确如神话传说。虽未亲见霹雳车之威,但若无曹操运筹帷幄,纵有神兵利器也难创此等战绩。
更令人胆寒的是,张勋突围后所率三千精锐,在无霹雳车相助的 ** 中,竟也被尽数歼灭。即便曹操折损的六十人皆为张勋部所杀,这般战果已足够骇人听闻。
帐中将校本有数人心怀不服,此刻所有不甘都化作冷汗渗出脊背。若非用兵如神,焉能创此奇功?
刘馥劝降时曾言,主动归顺必得重用。若果真如此,追随这等明主,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这些袁术旧部追随多年,除击败陶谦这等庸才外,几无胜绩。袁术终日空许荣华,却在生死关头,将他们如同草芥般抛弃。
袁术自顾自逃命,丢下众校尉断后,虽说主公逃命天经地义,可这般凉薄作派难免让人齿冷。
再看曹操?
用兵之妙自不必提,单是亲赴龙潭这份胆识,便知此人气度非凡。更难得的是阵亡将士每人十万钱的抚恤,这份手笔足见其看重士卒性命。
戚寄冷眼扫过众校尉神色,霍然离席单膝点地:曹使君用兵如神,末将愿效犬马之劳,但求使君网开一面,容我等戴罪立功。
其余校尉见状纷纷离席跪拜,齐声高呼:愿为曹使君效死!乞使君宽恕!
曹操负手扫视这群降将,略作沉吟抬掌虚扶:诸位请起。
袁公路戕害州牧屠戮百姓,罪在不赦,本官已具表上奏天子。然奏表中亦言明,其麾下多是被迫从逆,故恳请陛下只诛元恶。
今诸位果然弃暗投明,待徐州平定,本官自当再上奏章。以陛下圣明,非但不究前愆,反要厚赏诸位,以彰天下迷途知返者。
此番南征袁术,曹操始终高举王命大旗。当年王允拒不借天子名义赦免西凉军,终至身首异处之事,他岂会重蹈覆辙?
这些降将心知肚明,自己跟着袁术恶事做尽。虽信了刘馥说辞,愿降曹营图个前程,可终究怕天子问罪,更恐曹操借他们首级安抚徐州豪族。
持节督四州军事的曹操,战时有权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这些校尉连正经印绶都没有,全是袁术私刻的伪印,若曹操假天子之名诛杀他们,任谁都挑不出错处。
正因如此,众将才要讨个保命符。曹操何等精明,岂会似王允那般迂腐?不过几句承诺,换来这些人死心塌地,将来必成招降纳叛的活招牌。
谢曹使君恩典!
袁军将领们彻底心悦诚服,归顺得心甘情愿。
曹操示意众人重新入席就座。
此番四万余人归降之事已近尾声,曹操心中畅快非常。
萧望却骤然出列,径直跪伏于帐中,以额触地:罪臣萧望,恳请曹公宽恕萧氏全族,所有罪责老朽愿一力承担!
曹操双眼微眯,看穿这老狐狸以退为进的把戏,淡然道:萧老何出此言?
萧望颤声答道:老朽贪心作祟,先前经陈元龙呈递的户籍田册多有隐瞒。如今幡然悔悟,即刻命人整理全部真实账册献上,唯求曹公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