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师作为一支刚从北方移防至此不到两年的部队,兵员刚刚补充齐整,正处于恢复和磨合期。
此次原师直属侦察连扩编为侦察营,李震岳担任连长的新建三连,骨干力量只从原侦察连分配到了二十人,其余兵员均从其他部队抽调而来,成分相对复杂。
不过,这二十名老兵都是经历过北方边境冲突洗礼的实战骨干,眼神里带着硝烟淬炼过的沉稳与锐利,是连队最宝贵的财富。
侦察营的熊建设营长是从兄弟部队调来的干部,而原侦察连长郑长胜则提升为副营长,同时兼任一连连长,确保老侦察连的作风得以传承。
三连的指导员名叫冯庆。
李震岳风尘仆仆地刚到130师师部报到,行李还背在肩上,没来得及寻找自己的宿舍,就被营部的通信兵直接请到了营部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位主要干部已经就座。
一见李震岳进来,一位约莫四十岁、身材不高却异常精壮、皮肤黝黑的汉子立刻站起身,大步迎了上来,声音洪亮地伸出手:
“欢迎!我是侦察营营长熊建设!李连长到了,我们营的领导班子就算正式齐活了!” 他的手如同铁钳,握力十足。
紧接着,一位戴着眼镜、神色温和但目光坚定的军官也站起身:“欢迎李连长,我是营教导员刘志强。”
旁边一位脸上带着一道浅疤、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军官沉稳地点点头:“副营长兼一连连长,郑长胜。”
言简意赅,带着老侦察兵特有的干练。
一位看起来较为年轻、面容敦厚的军官笑着握手:“李连长,可把你盼来了,我是三连指导员冯庆,以后咱们就是搭档了!”
“二连连长,王铁柱!” 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声如洪钟。
。。。。。。。。。。。。
李震岳立正,向众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与各位营连主官一一用力握手,目光坦诚地扫过每一张面孔,算是初步认识了这些未来的战友和上级。
简单的介绍寒暄完毕,熊营长走到会议桌主位,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扫视全场,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部署工作,会议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而专注。
“同志们!”熊营长声音沉雄,目光如炬般扫过在座的每一位主官。
“情况紧急,我就不绕弯子了。我们侦察营是紧急扩编,人员刚刚配齐,板凳还没坐热,任务就下来了!上级不会给我们慢慢熟悉、按部就班训练的时间,我们只能在行军和战斗中磨合、锤炼!”
他顿了顿,目光特意在李震岳身上停留片刻,语气加重。
“师部命令已下,下周全师移防!我们侦察营作为全师的尖刀和眼睛,第一批出发!三连长,你的三连是新建连队,人员构成最复杂,磨合时间最短,你的压力,尤其重大!” 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震岳身上。
李震岳“啪”地起身,挺直如松,声音斩钉截铁,在会议室里回荡。
“请营长放心!三连保证完成任务!我会尽最大努力,带好部队,绝不掉链子!”
。。。。。
会议一结束,李震岳和指导员冯庆立刻回到了简陋的三连连部。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肩头,李震岳眉头紧锁,心中飞速盘算着如何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将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兵拧成一股绳。
他深知,马上就要上战场了,连队的凝聚力直接关系到战士们的生死和任务的成败。 “老冯,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立刻掌握连队骨干情况。”
李震岳对指导员说道。 “我同意,马上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
冯庆指导员立刻点头。
下午三点,三连会议室。
当李震岳和冯指导员推门而入时,里面原本的低声议论戛然而止。
“起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桌边的军官们齐刷刷站了起来。
李震岳走到主位,双手虚按:“大家请坐。” 他和冯指导员坐下,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或年轻、或沉稳、或带着审视意味的面孔。
令他稍感意外和安心的是,其中竟有几位是来自第二预备师的熟面孔,这让他心里稍稍有了点底。 李震岳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起身,面向众人,“啪”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的硬朗。
“同志们!我是三连连长李震岳,原第二预备师作训处参谋。”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情况紧急,客套话就不多说了。今天是第一次见面,我们抓紧时间,各位自我介绍一下,让我和指导员尽快熟悉情况。就从左边开始吧!” 他的目光落在左边第一位军官身上。
那位军官立刻起身:“报告!三连二排副排长孙得力,原第六预备师侦察连!”
接着,一位身材高壮的军官站起来,声音洪亮,看着李震岳的眼神带着一丝见到老单位首长的亲切:“三连二排排长顾长顺,原第二预备师警卫营!”
一位面色黝黑、眼神锐利的老兵起身,言简意赅:“三连一排排长姜明哲,原130师侦察连。”
他身上带着老侦察兵特有的精悍。
他旁边的副手紧接着起身:“一排副排长贺东行,原130师侦察连。”
一位戴着眼镜、显得很斯文的军官起身:“副指导员陈程。” 一位眼神灵动、身形敏捷的军官报告:“三连三排排长许俊,原第三预备师警卫营!”
他身旁一位同样精干的年轻军官起身,声音带着激动:“三排副排长徐栋梁,原第二预备师侦察连!”
他看向李震岳的目光充满了热切。
最后,一位年纪稍长、面容和气的军官起身:“司务长吴启明,原130师机关后勤股。”
待所有人都介绍完毕,指导员冯庆补充道:“另外,副连长在之前的训练中负伤,目前还在师部医院治疗,暂时无法归队。”
李震岳将每一张面孔、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原单位都记在心里。这支新组建的连队,骨干来自多个单位,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也有各师警卫部队的精英,如何快速整合,形成战斗力,是他面临的首要且艰巨的挑战。
“近期部队有移防任务。我们是新建的部队,千头万绪,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当前首要任务是相互熟悉,磨合默契。各排,务必在今天晚饭前,把人员花名册和武器装备统计清单,准确无误地交到连部。好了,散会!”
新任连长李震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在简陋的临时会议室里清晰回荡。他目光扫过下面几张尚显陌生的面孔,多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
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顾排长,徐副排长,你们负责统计一下全连完成散打和短刃术专项训练的人员名单,一并报给我。”
“是!”被点名的两位军官挺直腰板,利落应答。
“散会!”
军官们迅速起身,椅子挪动发出轻微的声响。
李震岳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目光在其中几人身上略微停留,心中微微一动。
惊喜的是,里面竟然有几位第二、第三预备师时的熟面孔。
这感觉就像在陌生的战场上发现了可靠的友军,让他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有这些骨干在,开展工作的阻力会小很多,至少命令传达和执行层面,能顺畅不少。
夜幕初降,连部办公室的灯光亮起。
晚饭后,各排的统计表陆续送达。
李震岳坐在桌前,摊开笔记本,逐页翻阅,用钢笔慢慢记录、汇总着各项数据。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摩擦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它们代表着这支新生连队的骨架和血肉,是他未来带兵打仗的基础。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顾排长送来的那份“散打与短刃术训练完成人员名单”上。
细细数过,竟有三十一人之多。这个数字让他心头一热,仿佛在荒原上发现了宝贵的火种。
三十一人,如果平均分配下去,差不多可以做到“一带三”。 他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以这些人为节点,迅速将格斗技能辐射全连的蓝图。
看来,格斗基础训练这一块,算是有了着落,不需要他再像启蒙老师一样从头抓起了。
然而,一丝忧虑随即浮上心头。一个侦察连,光靠格斗是远远不够的。
战场侦察、渗透、潜伏、爆破、通信、驾驶……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却如此紧迫。
如何在这群大多是新手、来自不同单位的士兵心中,点燃那股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火焰?怎么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掌握杀敌本领的渴望,而不是被动地完成训练任务? 李震岳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晚上,连队俱乐部里,指导员进行全连思想教育课。
李震岳坐在最后一排,战士们挺直的背影在他眼前形成一道沉默的墙。
指导员的声音沉稳有力,但他的心思却还在白天的问题上盘旋。英雄事迹? 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对,英雄的崇拜,对传奇的向往,是无论什么年代、无论哪个时代的军人都共有的情结。
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突破口?
第二天清晨,朝阳刚刚染红天际,急促的哨声便划破了营区的宁静。早操结束后,三连全体集合在训练场上,露水打湿了他们的作训服鞋边。
李震岳和指导员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随即走到队伍前方,目光如炬。
“念到名字的同志,出列!”
顾排长开始点名,那三十一名完成了格斗专项训练的士兵应声踏步向前,在连队主阵地前迅速列成一排。阳光勾勒出他们挺拔的身姿。
“同志们,”李震岳声音洪亮,“今天,让大家亲眼看看,什么叫做侦察兵该有的近战本领!开始演练!”
“哈!” 三十一人齐声怒吼,声震旷野。
散打演练,拳脚生风。
直拳、摆拳、侧踹、鞭腿,动作干净利落,力量与技巧完美结合,进攻与防守迅捷如电。队伍中,那些从未系统接触过格斗的士兵们,眼睛瞬间瞪大了,眼神里充满了惊奇,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看着同伴们展现出的矫健身手,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训练”二字的含义。
紧接着,短刃术演练开始。当闪着寒光的训练匕首握在手中的那一刻,整个场地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劈、刺、挑、抹,每一个动作都简洁、狠辣,充满了致命的气息。演练者眼神锐利,配合着短促的吐气发声,一股凛冽的、如有实质的杀气弥漫开来,瞬间震住了全场。
许多新兵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寒意和震撼。这不再是表演,而是战场搏杀艺术的直观展现。
演练结束,场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李震岳趁热打铁,宣布了将这三十一名骨干平均分配到各排各班决定。
这一次,没有任何班排长提出异议,甚至能看到一些班长眼中流露出的期待和欣喜。
力量的展示,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早饭过后,紧张的一日训练正式开始。而在训练课表上,格斗基础,已经赫然在列。
晚上,思想教育课如期进行。
指导员讲了约莫半小时后,走下讲台,对李震岳点了点头。
李震岳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讲台。
他环视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他们眼中还残留着清晨观看格斗演练时的兴奋与震撼。
他知道,火种已经播下,现在需要的是,让这火焰燃烧得更旺。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夜幕笼罩下的军营灯火通明,连队俱乐部里,战士们整齐端坐。指导员结束了他的讲话后,李震岳再次稳步走上讲台。他的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孔。
“同志们,”他声音沉稳有力,“我跟指导员商议了一下,以后思想教育课后,我们会留出一部分时间,用来相互交流学习训练经验,分享战场的真实经历。今天,我先来谈谈我对侦察兵的看法。”
他略微停顿,让话语在寂静的空气中沉淀。台下的战士们不由得挺直了腰背,眼神中流露出好奇与期待。
李震岳环视着这一张张尚显稚嫩却又坚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
他知道,要塑造一支钢铁连队,首先要塑造他们的灵魂,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
“在我心中,”他缓缓开口,每个字都清晰无比,“侦察兵,就是‘兵王’!是全军中最顶尖、最全面的战士!”
“兵王”二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战士们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许多战士的眼中瞬间迸发出光彩,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感悄然滋生。他们只是新组建连队的普通一兵,此刻却从连长口中听到了如此崇高的定义。
“什么样的兵,才配叫‘兵王’?”李震岳的声音陡然提升,“他能上山擒猛虎,下河锁蛟龙!他能悄无声息潜入敌营,活捉‘舌头’,获取情报;也能在万军之中锁定目标,精准斩首敌军将领!”
他描绘的画面极具冲击力,战士们仿佛看到了崇山峻岭中矫健的身影,深水激流里搏斗的英姿,以及夜色下如同鬼魅般渗透敌营的惊险一幕。
内心的热血开始涌动,原来侦察兵可以如此强悍,如此传奇。
“那么,成为这样的兵王,我们需要做什么?”李震岳话锋一转,抛出问题,目光扫过全场。
台下有战士小声嘀咕:“枪得打得准吧?”“体力必须得好!”“格斗也得厉害!”
李震岳微微点头,“对!说得都没错!枪法、体能、格斗,这些都是基础,我们都得学会,而且要练到极致!”他话锋再次一转,语气变得更具引导性:
“大家想象一下,有一天我们真的面对敌人。敌人的有效射程是两百米,而我们呢?”他伸出三根手指,“我们的射程,最好是三百米!为什么?因为在我们能打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打不到我们!这才是优势,这才是生存和胜利的保障!”
这个简单直接的对比,让战士们瞬间理解了超越极限训练的意义。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在战场上活下来,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
他的讲述更加深入,引导着战士们思考更复杂的战场情境:“再想象,我们在敌后侦察,突然发现了敌人的坦克仓库,怎么办?”
有性急的战士低声喊道:“炸了它!”
李震岳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炸了?太可惜了!如果我们能开着敌人的坦克,在他们的营地里横冲直撞,把他们的阵脚彻底搅乱,那会是什么效果?”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战士们愣住了,随即眼中放出光来,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刺激场面!
“这需要什么?”李震岳自问自答,“对,得会开坦克!不会开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可以先从学开汽车开始,再慢慢琢磨怎么开坦克!要是有条件,我们甚至可以去学开飞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我们侦察兵,都要有本事去驾驭!”
“万能的侦察兵”——这个理念此刻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他们不再仅仅将自已视为执行单一任务的士兵,而是一个需要掌握多项技能的战场多面手,这种定位的转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学习欲望。
“侦察兵,就是要想敌人之所不想,能敌人之所不能!”李震岳总结道,然后拍了拍手,“好了,关于侦察兵的理解,我先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听听一排长姜明哲同志,为大家讲述他在北方战场参与‘冷枪冷炮运动’的真实经历!掌声欢迎一排长!”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一排长姜明哲大步走上讲台。他是个面容黝黑、身形精干的汉子。
“同志们,我是一排长姜明哲,”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却更有战场硝烟的味道,“我今天跟你们讲讲在北方战场时的战斗……”
姜明哲的讲述细致而生动,他将战士们带回了那个冰天雪地、生死一线的战场。他描述着如何潜伏在冰冷的阵地里,如何通过蛛丝马迹判断敌人动向,如何扣动扳机,看着远处的目标应声倒下。战士们听得入了神,仿佛能感受到阵地的严寒,听到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体会到狙击手那份孤独而沉重的责任。
当姜明哲讲完,敬礼走下讲台时,俱乐部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斗故事里。
李震岳再次走上去,打破了沉默:“同志们,刚才一排长给我们讲述了神枪手的战斗故事。精彩吗?”
“精彩!”台下响起热烈的回应。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样的神枪手,究竟是怎么练成的?”李震岳的声音带着一丝煽动性。
“想!”战士们异口同声,声音洪亮,充满了求知欲。
李震岳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笑容,他故意顿了顿,才朗声说道:“好!既然大家都问了,那我就告诉你们——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这个答案直接而残酷,却又无比真实。一些战士露出了然的神色,另一些则微微咋舌,想到了弹药消耗的巨大代价。
“没错,大量的实弹射击是必不可少的!”李震岳肯定道,但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只能盲目地消耗子弹呢?不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每一颗子弹,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价值!”
这话引起了战士们的强烈兴趣,谁不想既练好本领,又节省宝贵的资源呢?
李震岳环顾讲台下,看到了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简单的抛物线。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怎么理解并控制子弹的飞行。”他的声音变得沉稳而专注,“大家要知道,子弹射出去之后,并不是一直飞直线的,它受到重力的影响,最终是会掉落到地上的。”
他敲了敲黑板上的抛物线:“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以我们常用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为例,子弹射出300米,大概会掉落0.5米左右;如果飞行到600米,掉落的距离就会达到惊人的4米!”
这个具体的数据让战士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弹道的下坠,原来打枪不仅仅是瞄准目标那么简单。
“所以,不同的距离,需要不同的瞄准点。”李震岳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接下来,我详细讲一下目标距离与子弹掉落高度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修正瞄准。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认真听,拿出本子,都记下来!”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翻动笔记本和拧开钢笔帽的声音。战士们的神情无比专注,仿佛在接收决胜千里的秘籍。
他们知道,连长此刻传授的,不仅仅是射击技巧,更是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保护自已的法宝。 李震岳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他知道,求知的火种,已经在这支新生的连队里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