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里没了主子,老百姓那叫一个慌,连东门都没关。魏王拓跋珪想趁着夜里进城,可冠军将军王建一门心思想着抢劫,就跟拓跋珪说,担心士兵们会去偷府库里的东西,还是等天亮了再说,拓跋珪就没进城。燕国的开封公慕容详没跟上慕容宝,中山城里的人就把他拥立为主,紧闭城门抵抗。拓跋珪带着全部人马攻城,连着好几天都没打下来。他让人登上巢车,对着城里喊话:“慕容宝都扔下你们跑啦,你们这些老百姓白白送死,到底是为了谁呀?”城里的人回答说:“我们这些小人物啥都不懂,就怕像参合陂那时候的人一样被你们杀掉,所以才想多活个十天半月的。”拓跋珪听了,回头朝着王建脸上吐了口唾沫,然后派中领将军长孙肥、左将军李栗带着三千骑兵去追慕容宝,一直追到范阳,也没追上,最后就把慕容宝在新城的守军打败后回来了。
甲寅日,北魏尊皇太后李氏为太皇太后。戊午日,立皇后王氏。
慕容宝从中山出来后,在开城碰到了赵王慕容麟。慕容麟没想到慕容宝会来,吓了一跳,赶紧带着自己的人马逃到蒲阴,之后又转移到望都驻扎,当地老百姓还时不时给他提供些物资。慕容详派兵突然袭击慕容麟,抓住了他的老婆孩子,慕容麟自己逃脱,躲进了山里。
甲寅日,慕容宝到了蓟城,身边那些亲近的侍从几乎都跑光了,只有高阳王慕容隆带着几百骑兵还在保卫他。清河王慕容会带着两万骑兵在蓟城南面迎接慕容宝。慕容宝发现慕容会一脸不高兴,好像心里有怨气,就偷偷把这事告诉了慕容隆和辽西王慕容农。慕容农和慕容隆都说:“慕容会年纪小,一直独自负责一方事务,所以养成了骄纵的性子,能有啥别的想法!我们会用礼法去责备他。”慕容宝虽然嘴上答应了,但还是下诏把慕容会的一部分兵力分给慕容隆,慕容隆坚决推辞。最后慕容宝就减少慕容会的兵力,分给了慕容农和慕容隆。还派西可公库傉官骥带着三千士兵去帮助防守中山。
丙辰日,慕容宝把蓟城府库里的东西全都往北搬到龙城。北魏的石河头带兵追击。戊午日,在夏谦泽追上了慕容宝。慕容宝不想打仗,清河王慕容会说:“我平时训练教导士兵,就盼着跟敌人干一仗。现在皇上您蒙难,大家都想为您效命,敌人还敢自己送上门来,大家心里都憋着火呢。《兵法》上说:‘不要阻拦撤退的军队。’又说‘把军队置于绝境,反而能激发他们求生的斗志。’咱们现在这情况正好符合这两条,还怕打不赢吗!要是咱们就这么走了,敌人肯定会趁机追击,说不定还会生出别的变故。”慕容宝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慕容会整顿好阵势和魏军交战,慕容农、慕容隆等人带着从南边来的骑兵发起冲锋,魏军被打得大败,燕军追出去一百多里,杀了好几千人。慕容隆又独自追了几十里才回来,他对以前的下属留台治书阳璆说:“中山城里有几万兵马,我一直没能施展抱负,今天虽然打了胜仗,还是觉得挺遗憾的。”说着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慕容会打败魏军后,变得更加骄傲自负。慕容隆多次教训责备他,慕容会心里就更气了。慕容会觉得慕容农和慕容隆都曾经镇守龙城,地位尊崇,名声威望一直都在自己之上,他担心到了龙城之后,权力就不在自己手里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没希望当太子了,就开始谋划着造反。
幽州和平州的士兵都受过慕容会的好处,不愿意归慕容农和慕容隆统领,他们向慕容宝请求说:“清河王勇猛有谋略,世上少有,我们都跟他发誓同生共死。希望陛下您和皇太子、各位王爷留在蓟城,我们跟着清河王南下解除京城之围,然后回来迎接陛下。”慕容宝身边的人都讨厌慕容会,就跟慕容宝说:“清河王没能当上太子,心里很不服气。而且他才能武艺过人,又很会收买人心。陛下要是答应了众人的请求,我们担心解除围困之后,会发生像卫辄那样的事(卫辄拒绝父亲回国,自立为君)。”慕容宝就对众人说:“慕容会年纪小,才能比不上慕容农和慕容隆,怎么能担当独自出征的重任呢!而且我正要亲自统领军队,把慕容会当作得力助手,怎么能让他离开我身边呢!”众人听了很不高兴,就退下了。
慕容宝身边的人劝他杀掉慕容会,侍御史仇尼归听说了,就跑去告诉慕容会:“大王您依靠的是父亲,可父亲已经有别的想法了;您仰仗的是军队,可军队的指挥权都快没了。您以后还能有啥依靠呢?不如杀了慕容农和慕容隆,废掉太子,您自己当太子,兼任将相之职,来复兴国家,这才是上策。”慕容会犹豫了,没答应。
慕容宝对慕容农和慕容隆说:“看慕容会这架势,肯定是要造反了,得早点除掉他。”慕容农和慕容隆说:“现在敌人入侵,中原地区局势混乱,国家就像累起来的鸡蛋一样危险。慕容会镇守旧都,又远道而来解救国难,他的威名远扬,足以震慑周围。他谋反的迹象还没完全显露就急着杀他,这不光是伤了父子感情,恐怕还会大大损害您的威望。”慕容宝说:“慕容会造反的心思已经定了,你们俩心慈手软,不忍心早点杀他,万一他突然发动兵变,肯定会先害了你们这些长辈,然后就轮到我了。到时候你们可别后悔,别怪我没提醒你们!”慕容会听说了这些话,心里更加害怕。
夏天四月癸酉日,慕容宝在广都黄榆谷过夜。慕容会派他的同党仇尼归、吴提染干带着二十多个壮汉,分几路去袭击慕容农和慕容隆,在营帐里把慕容隆给杀了;慕容农受了重伤,抓住了仇尼归,逃进了山里。慕容会因为仇尼归被抓,知道事情肯定瞒不住了,就在夜里去见慕容宝,说:“慕容农和慕容隆谋反,我已经把他们解决了。”慕容宝想讨伐慕容会,但假装和颜悦色地安抚他说:“我早就怀疑他们俩了,你把他们除掉,做得很好。”
甲戌日早上,慕容会摆开仪仗,戒备森严,然后才出发。他想扔下慕容隆的尸体不管,馀崇哭着坚决请求,他才同意把尸体装车随军带着。慕容农从山里出来,主动回来见慕容宝,慕容宝呵斥他说:“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下令把他抓起来。走了十多里路,慕容宝招呼大臣们一起吃饭,还说要商议慕容农的罪行。慕容会刚坐下,慕容宝就使眼色让卫军将军慕舆腾去杀慕容会,砍伤了慕容会的头,但没把他杀死。慕容会赶紧跑回自己的军队,带兵攻打慕容宝。慕容宝带着几百骑兵狂奔二百里,下午的时候,到了龙城。慕容会派骑兵追到石城,没追上。
乙亥日,慕容会派仇尼归攻打龙城;慕容宝夜里派兵突袭,把仇尼归打败了。慕容会派使者请求慕容宝杀掉他身边的奸臣,还要求立自己为太子;慕容宝没答应。慕容会就把皇帝用的车马、器具、衣服都收归己有,把后宫的美女分给将帅,还任命了各种官员,自称皇太子、录尚书事,带兵向龙城进发,打着讨伐慕舆腾的旗号;丙子日,在龙城城下安营扎寨。慕容宝来到西门,慕容会骑着马在远处和慕容宝说话,慕容宝责备他。慕容会让士兵们朝着慕容宝大声呼喊,耀武扬威,城里的将士们都很愤怒,傍晚的时候出城迎战,把慕容会打得大败,慕容会的士兵死伤了一大半,只好逃回营地。侍御郎高云夜里带着一百多个敢死队员偷袭慕容会的军营,慕容会的军队一下子就溃散了。慕容会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到中山,开封公慕容详把他杀了。慕容宝把慕容会的母亲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了。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生动还原了后燕末年慕容氏政权分崩离析的关键历程,字里行间充满了权力博弈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与战略决策的致命影响。透过这场政权崩塌的全过程,我们既能看到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浮沉,更能窥见封建王朝权力传承的结构性困境。
战略失误:中山之围的致命裂痕
中山城的攻防战成为后燕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这场危机的根源始于慕容宝逃离后的权力真空。当魏王拓跋珪欲夜袭中山时,冠军将军王建因贪图虏掠而劝阻,这一短视之举直接给了后燕喘息之机——慕容详被拥立为主后闭门拒守,让北魏错失轻取重镇的最佳时机。拓跋珪后来“顾王建唾其面”的举动,不仅是对下属错误的惩戒,更暗含着对战略窗口期错失的痛心。
城中百姓“恐复如参合之众”的哀嚎,揭示出战争伦理对局势的深远影响。参合陂之战中北魏坑杀降卒的暴行,此时转化为后燕军民拼死抵抗的心理动因。这警示我们:军事胜利若失去人道底线,终将埋下长期抵抗的种子。拓跋珪的劝降失败,恰是战争暴行反噬的直接体现。
权力迷局:慕容氏的内耗基因
后燕政权的崩塌,本质上是权力继承体系崩溃引发的连锁反应。慕容宝对清河王会的猜忌并非空穴来风——这位战功卓着的王子“容止怏怏有恨色”,其野心在军队支持下逐渐膨胀。而慕容农、慕容隆“年少骄纵”的轻判,看似顾全大局,实则纵容了隐患的滋生。封建帝王家“立嫡立长”的传统与“功高震主”的现实矛盾,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慕容会从“抚教士卒”的忠臣到“勒兵攻宝”的叛将,其转变轨迹极具警示意义。当幽平之兵请求其“南解京师之围”时,权力欲望已开始吞噬理智;而仇尼归“诛二王,废太子”的怂恿,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场叔侄相残、父子反目的悲剧,印证了“权力是最好的催化剂,也是最烈的毒药”这一真理。
军事博弈:胜负背后的人性考量
夏谦泽之战的胜负反转,生动诠释了士气与信念的战争价值。慕容会引用《兵法》“归师勿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理论,将被动局面转化为决战底气,最终“斩首数千级”的胜利,证明了精神力量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慕容隆“今日之捷,令人遗恨”的慨叹,则道尽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中山城中数万兵力因内耗无法施展,城外偏师却能大破强敌,这种反差极具讽刺意味。
龙城攻防战中,慕容会“尽收乘舆器服,以后宫分给将帅”的举动,暴露了其权力合法性的缺失——试图用物质诱惑维系军心,恰恰证明了其道义立场的崩塌。而高云“夜帅敢死士百馀人袭会军”的成功,则印证了“师出有名”的重要性:失去正当性的权力,即便拥有兵力优势,终将在道义与人心的溃散中崩塌。
历史镜鉴:乱世中的生存逻辑
这段历史揭示了三个深刻教训:
其一,战略决策的短视会引发蝴蝶效应,王建的虏掠之念导致中山未下,慕容宝的猜忌之心加速骨肉相残;
其二,权力继承的模糊性是动乱温床,慕容宝未能妥善处理储位问题,最终酿成父子相攻的惨剧;
其三,战争伦理影响长期战局,参合陂的暴行转化为中山军民的抵抗意志,证明暴力征服难以赢得真正的胜利。
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个体命运如风中飘萍:慕容隆战死帐下,慕容农重伤逃亡,慕容会身首异处,慕容宝苟延残喘。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都成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历史的残酷之处正在于此——它既记录英雄的辉煌,也见证人性的幽暗,更将权力运作的规律赤裸裸地展现在后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