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端坐在堂上,他的双眼如同燃烧的火炬一般,环视着堂下的众将。他手中的羽扇轻轻一点,指向了地图上的竹溪方向,朗声道:“陈到听令!”
陈到闻令,立即迈步出列,他身上的甲胄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铿锵声。他单膝跪地,抱拳应道:“末将在!”
诸葛亮的羽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清晰的路线,然后说道:“着你率无当飞军及所有熟悉山地作战的步兵,即刻出发,取道竹溪,直取杨县。”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这个计划已经在他心中酝酿多时。
陈到低头看着地图,心中迅速理解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他知道白善部的粮草必经杨县,而他的任务就是截断其粮道与退路,让敌军陷入困境。
诸葛亮稍作停顿,见陈到全神贯注,便继续说道:“待你占领杨县后,我会派信使告知吴懿放弃西城,率部退守大禹山。若白善转而攻打上庸,欲与张绣合兵,则吴懿需前出大禹山,与上庸关的刘封前后夹击,给敌军以致命一击。”
陈到凝神细听,手指不自觉地在地图上比划着,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战况和应对之策。
诸葛亮羽扇轻摇:\"白善若败,必走杨县。届时吴懿、刘封需紧追不舍,与你部在杨县会师,三路合围,务必将白善部全歼于杨县境内。\"
\"末将领命!\"陈到单膝跪地,\"无当飞军最擅山地奔袭,三日之内必达杨县!\"
诸葛亮微微颔首,他那深邃的目光缓缓转向站在队列中的王平,然后沉声道:“王平听令!”
“末将在!”王平闻听此言,立即跨步出列,单膝跪地,抱拳应道。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轻轻一挥,指向地图上的一处要冲之地,说道:“着你率五万兵马,沿沔水经泽县,迅速攻取街亭。”他的声音虽不高亢,但却带着一种不可置疑的威严。
王平凝视着地图,仔细端详着街亭的位置,心中暗自思忖:街亭乃是司州通往南郑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而且,据他所知,张辽军的粮草都要经过此地转运。若能成功占据街亭,无疑是扼住了张辽军的命脉。
想到此处,王平不禁对诸葛亮的智谋赞叹不已,他高声回应道:“丞相英明!并凉二州近年来旱灾频繁,张辽军的粮草确实需要从司州转运。”
诸葛亮微微一笑,接着补充道:“不仅如此,占领街亭还可以阻截北汉司州的援军。待你稳固街亭的防守之后,我自会亲率大军前往南郑,与严颜会合,共同歼灭张辽部。”
这时诸葛亮眼中闪过一道锐光:\"若全歼张辽,我军或可乘胜西进,夺取河东三郡。\"
堂内众将闻言,无不振奋。然而就在这时,参军马谡突然出列:\"丞相!末将愿与王将军同往街亭!\"
诸葛亮微微蹙眉:\"幼常啊,你虽熟读兵书,但毕竟缺乏临阵经验。\"
马谡急切上前:\"丞相!街亭事关重大,王将军勇武有余,或需谋士相辅。谡虽不才,愿立军令状!\"说着竟取出早已备好的绢帛,\"若街亭有失,谡甘当军法!\"
诸葛亮凝视马谡良久,堂内一片寂静。终于,他轻叹一声:\"既如此,你便与王平同往。但要切记,街亭地势至关重要,务必据险而守,不可轻举妄动。\"
马谡大喜:\"谢丞相!谡必不负所托!\"
诸葛亮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杨仪身上:\"杨仪听令!\"
众人皆露诧异之色。杨仪文官出身,虽通军事,但从未独当一面。
\"下官在。\"杨仪从容出列。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着你率一万骑兵,火速赶往广汉与马岱会合。待见到马岱后,方可拆阅此锦囊。\"
杨仪双手接过锦囊,面露不解:\"丞相,石国与北汉联军势大,仅凭一万骑兵...\"
诸葛亮微微一笑:\"季休不必多虑。依计行事,石国联军不日自退,或许...\"他羽扇轻摇,\"石国还会倒戈相向,成为我大汉附庸。\"
杨仪虽仍有疑虑,但仍郑重收好锦囊:\"下官领命。\"
诸葛亮起身,目光扫过众将:\"诸位,此战关系大汉存亡。望各位同心协力,共破强敌!\"
\"愿为丞相效死!\"众将齐声应道。
分派已定,众将陆续退出行辕。诸葛亮独坐堂中,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街亭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案几。
\"丞相还在担心街亭之事?\"侍从轻声问道。
诸葛亮默然片刻,缓缓道:\"幼常过于自信,子均虽稳健,却未必能劝得住他。\"
\"那为何还...\"
\"用人之道,在于信人。\"诸葛亮轻叹一声,\"但愿此次,幼常能不负所望。\"
窗外,战鼓声起,大军开始调动。诸葛亮步出行辕,望着远去的各部兵马,羽扇在晨光中轻轻摇动。
\"报!\"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陈到将军已率无当飞军出发!\"
\"报!王平将军部已开始渡河!\"
\"报!杨参军率骑兵队已向西疾行!\"
一道道军情传来,诸葛亮神色平静,唯有在听到马谡与王平同往街亭时,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传令给吴懿,\"诸葛亮突然道,\"命他见到陈到信号后,立即放弃西城,退往大禹山。\"
\"是!\"传令兵飞驰而去。
诸葛亮遥望北方,喃喃自语:\"但愿一切,都能如期进行。\"
远山如黛,战云密布。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大战,正在缓缓拉开序幕。而街亭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名,即将成为这场大战的关键所在。诸葛亮或许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但此刻,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即将奔赴战场的将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