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北徐州,即丘城外,战鼓震天。
七万大军列阵于平原之上,旌旗蔽空,长矛如林,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侯景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王伟!\"侯景声音嘶哑如破锣,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檄文可曾发往各地?\"
谋士王伟躬身应答,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将军放心,檄文已抄写三百份,派三十匹快马分送邺城、长安及各州郡。不日天下皆知高澄恶行。\"他顿了顿,补充道,\"属下在檄文中特别强调了高澄淫乱后宫、欺君罔上等十宗大罪,定教那小儿身败名裂!\"
侯景满意地点头,嘴角扯出一个狰狞的笑容:\"好!让天下人都看看,高澄是个什么货色!\"他双眼扫过台下黑压压的军队,心中涌起一股嗜血的兴奋。
这时,部将宋子仙快步走来,低声道:\"将军,周国密使到了。\"
侯景独眼微眯:\"带他来见我。\"他心中冷笑,宇文泰果然坐不住了。
片刻后,一个身着商人服饰的中年男子被带到侯景面前。那人躬身行礼,举止从容:\"在下武川会密探张贲,奉宇文会主之命前来。宇文会主问侯将军可需援助?\"
侯景冷笑:\"回去告诉宇文导,本将军既已起兵,自有必胜把握。他若真想相助,就看好手下的人,莫要让他们在背后捅刀子。\"他特别强调了\"宇文导\"二字,暗示自己清楚北周内部的派系斗争。
张贲面色不变,恭敬应答:\"将军放心,权将军已接到陛下旨意,正率兵前来接应,绝不会轻举妄动。\"他稍作停顿,又道,\"不过会主提醒侯将军,段韶非易与之辈,光州恐难轻取。\"
侯景不耐烦地摆手:\"本将军用兵,何需他人指点?段韶小儿,不过仗着是高欢外甥才得重用,何足道哉!你去吧!\"
待张贲退下,侯景对宋子仙道:\"传令全军,即刻开拔,目标光州!三日之内,必破此城!\"他的眼中闪过狠厉之色,\"告诉将士们,老规矩,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
宋子仙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得令!\"转身高声传令,\"将军有令,全军开拔!破光州,三日不封刀!\"
台下顿时响起震天的欢呼声,那些亡命之徒的眼睛都红了,仿佛已经看到光州城内的财富和女人。
——————
数日后,邺城皇宫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高澄拿着王伟撰写的檄文,脸色铁青。那檄文写得文采斐然,却字字诛心,将他与父亲小妾阿兰、韩智辉私通、奸污自己爱妾李昌仪等丑事写得淋漓尽致,甚至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许多他根本没做过的恶行。
\"好个王伟!\"高澄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若是早认识此人,必将他收于麾下!这文笔,这措辞,简直是把好刀啊!\"
侍立一旁的崔暹低声道:\"太子,如今檄文已传遍天下,恐对太子声誉...\"他不敢说下去,因为高澄的眼神突然变得异常可怕。
\"声誉?\"高澄冷笑,\"天下以强者为尊,本太子何需在意那些俗人的看法?\"他猛地站起身,将檄文撕得粉碎,\"侯景既然找死,本太子就成全他!传令...\"
这时,内侍尖利的声音传来:\"陛下驾到!\"
高欢大步走进殿内,面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澄儿,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笑!\"他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纸,眼中闪过失望之色。
高澄连忙躬身:\"父皇,儿臣只是...\"
\"够了!\"高欢打断他,\"侯景起兵,皆因你逼迫太甚!\"
明明你也同意,现在却说是我一人之错?
高澄争辩道:\"父皇不是还说段韶忠勇,足以...\"
\"糊涂!\"高欢怒斥,\"侯景用兵狡诈,岂是段韶一人可敌?更何况,\"他压低声音,\"如今形势有变,澄清阁已收到消息,侯景与北周暗通款曲!\"
高澄脸色终于变了:\"北周?宇文泰也要插一手?\"他心中暗骂,该死的陈元康,这么重要的情报怎么不先来禀报我?
高欢沉重地点头:\"所以光州绝不能失。一旦光州落入侯景之手,北周军队很可能趁机北上,届时大齐危矣!\"他沉吟片刻,\"朕已决定,派彭乐率三万精兵南下支援。\"
高澄担忧道:\"彭乐?彭乐勇而无智,嗜酒如命,还贪财好色,何不调大将军韩轨前去?\"
高欢长叹一声:\"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等韩轨从武州回来,一切都晚了。朕只担心彭乐性子暴烈,怕他轻敌冒进。\"他看向高澄,\"这样,你即刻拟旨,命彭乐务必听从段韶调遣,不可擅自行动。\"
高澄迟疑道:\"彭乐乃沙场老将,让他听命于段韶这个晚辈,恐怕...\"
\"这是朕的旨意!\"高欢斩钉截铁,\"段韶虽年轻,但沉稳多谋,正是克制彭乐莽撞的最佳人选。朕这就亲自给段韶写信,授他临机专断之权,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高澄只得躬身领命:\"儿臣这就去办。\"
待高澄退下,高欢独自走到窗前,望向南方,眼中满是忧虑。
——————
翌日,邺城外,点将台上,
彭乐接过虎符,脸上满是兴奋之色。这员猛将年过四十,却依然雄壮如狮,满脸虬髯更添几分凶悍。他听说侯景造反,正摩拳擦掌想要会会这个\"跛脚奴\"。
\"陛下放心!\"彭乐声如洪钟,\"末将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定将侯景那反贼的头颅砍下来,献给陛下当酒壶!\"
高欢沉声道:\"彭将军,朕的旨意可曾收到?此次南下,你需听从段韶调遣,不可擅自行动。\"
彭乐一愣,随即不满道:\"陛下!段韶只是个娃娃,让老臣听他的?这...这岂不是贻笑大方?\"他声音洪亮,台下不少士兵都听到了,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高欢语气严厉,\"段韶虽年轻,但深谙兵法。你若违令,军法处置!\"
彭乐只得悻悻领命:\"末将遵旨。\"心中却大骂,好个段韶小儿,仗着是高欢外甥就敢骑到老子头上!
走下点将台,副将万矣力达低声道:\"将军何必郁闷?段韶确实有些本事...\"
\"放屁!\"彭乐怒道,\"老子打仗的时候,他还在吃奶呢!让老子听他的?哼!\"他狠狠啐了一口,\"什么狗屁兵法,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花架子!老子这三万精兵,一个冲锋就能把侯景那点人马踏平!\"
万矣力达劝道:\"将军息怒。陛下既然有旨,咱们表面遵从就是。真要到了战场上,还不是谁本事大听谁的?到时候将军立下头功,陛下自然明白该重用谁。\"
彭乐眼睛一亮:\"说得对!到时候看老子怎么收拾侯景那个反贼!\"他翻身上马,高声喝道,\"儿郎们,随老子南下建功立业去!\"
三万大军开拔,烟尘滚滚。彭乐一马当先,心中早已盘算好如何抢在段韶之前击败侯景,立下头功。他甚至已经想好要生擒侯景,好好羞辱这个跛脚奴一番。
与此同时,光州城外五十里处,宇文导派出的武川会密探张贲正在一处隐蔽的山坡上观察侯景大军动向。
\"侯景行军速度真快。\"副手低声道,\"照这个速度,明日就能兵临光州城下。听说他下令破城后屠城三日,真是狠毒。\"
张贲点头:\"段韶只有一万人,怕是撑不了多久。你速回彭城向会主报告,请将军早作决断。\"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最好等齐军和侯景两败俱伤,我军再出手收拾残局。\"
\"那您呢?\"
\"我继续跟着侯景军。\"张贲眼中闪着精光,\"这场大战,将决定中原格局,绝不能错过任何细节。特别是要盯紧彭乐和段韶,看看高欢这步棋到底能不能奏效。\"
副手领命而去。张贲继续观察,心中暗自盘算:侯景若胜,北周可得四州;侯景若败,北齐也将元气大伤。无论哪种结果,对北周都是有利的。
\"打吧,打得越惨越好。\"张贲轻声自语,\"最好两败俱伤,让我大周渔翁得利。\"
而远在彭城的宇文导因为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将大军的指挥权委托给权景宣,自己在彭城等候消息。权景宣深恨侯景残暴,故意放慢行军速度,每日只行三十里,还时不时\"遇到\"各种\"意外\"需要停下来处理。
\"将军,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光州,仗早就打完了。\"副将王轨忍不住提醒。
权景宣慢悠悠地品着茶:\"急什么?让侯景和高欢先狗咬狗,我们看戏就好。\"他眼中闪过冷光,\"侯景这个恶贼,杀我淮州百姓数万,如今造反更是祸乱天下。让他多流点血,也好替天行道。\"
副将担忧道:\"可是宇文军师那边...\"
\"放心,宇文军师深明大义,会明白我的用心。\"权景宣放下茶杯,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再说了,我军粮草不足,道路难行,慢一点也是情理之中嘛。\"
就这样,在北周的故意拖延和北齐的内部矛盾中,侯景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扑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