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策马狂奔,身后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他回头望了一眼紧追不舍的彭乐骑兵,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这个鲜卑猛将如附骨之疽,已经追杀他三十余里。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部将宋子仙气喘吁吁地跟上,\"彭乐的骑兵速度太快,我们迟早会被追上!\"
侯景突然勒住马缰,脸上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既然甩不掉,那就给他找点别的事做。\"
他招手让宋子仙靠近,压低声音:\"让弟兄们大喊'权将军,速来助我'!声音要大,要让所有人都听见!\"
宋子仙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钦佩之色:\"将军妙计!我这就去办!\"
很快,侯景军中响起一片呐喊声:\"权将军,速来助我!权景宣将军,快来接应!\"
这喊声在战场上格外刺耳,果然引起了后方彭乐的注意。
\"停!\"彭乐猛地举起右手,骑兵队伍骤然减速。他侧耳倾听,脸色越来越阴沉。
\"好个权景宣!\"彭乐勃然大怒,一把扯下头盔,\"果然与侯景是一伙的!传令下去,分兵五千,给我把那个周将也拿下!\"
副将急忙劝阻:\"将军三思!权景宣一直按兵不动,未必真是侯景同党,这可能是侯景的离间之计啊!\"
\"放屁!\"彭乐一刀劈断身旁的树枝,\"若不是同党,侯景为何向他求救?当我彭乐是三岁小儿吗?给我杀!\"
副将还想再劝,但看到彭乐赤红的双眼,知道再劝无用,只得叹气道:\"末将遵命。\"
此时,权景宣正在高处观战,突然见一支齐军向自己的阵地冲来,不禁愕然:\"这是做什么?彭乐疯了吗?\"
部将王轨急道:\"将军,怕是中了侯景的奸计!彭乐以为我们与侯景是一伙的!\"
权景宣气得脸色铁青,破口大骂:\"侯景这个狗贼!临死还要拉我垫背!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但他心里明白,已经来不及了。彭乐的骑兵如狂风般卷向周军阵地。权景宣虽已下令防御,但周军以步兵为主,在平原上难以抵挡骑兵冲击。
\"顶住!长枪兵在前!弓箭手放箭!\"权景宣声嘶力竭地指挥,但阵线还是被冲得七零八落。
王轨策马来到权景宣身边,焦急地说:\"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伤亡太大了!\"
权景宣咬牙切齿:\"我知道!但彭乐这个莽夫根本不听解释!\"他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明明是与自己无关的战斗,却无端卷入,损兵折将。
就在这时,侯景趁机甩脱了彭乐的追击,带着三万人化整为零,向许昌方向逃窜。他回头望了一眼混乱的战场,眼中露出得意的神色。
\"打吧打吧,等你们打个两败俱伤,老子早就到许昌了!\"侯景对宋子仙笑道,\"段韶和彭乐都是聪明人,但聪明人最容易中计。\"
宋子仙敬佩地说:\"将军神机妙算!这一石二鸟之计,既脱了身,又让齐周两军结下梁子。\"
侯景冷笑一声:\"这才只是开始。待我到了长安,定要宇文泰发兵东征,到时候...哼!\"
掖县城头,段韶目睹这一切,立即明白了侯景的诡计。他当机立断,下令打开城门。
\"传令下去:放下武器,投降无罪!侯景已逃,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这些侯景的叛军,见主将已逃,大都放下武器投降。段韶深知,这些士兵多是被迫从贼,与其杀戮,不如招安。
这时,段韶看见彭乐和权景宣的部队战成一团,立即拨马上前,想要阻止这场无谓的战斗。
\"彭将军住手!\"段韶大喊,\"权景宣是被侯景当枪使了!优先追击侯景!\"
彭乐此时正杀得兴起,哪里听得进劝告:\"小段休要拦我!侯贼西去,分明是要去投宇文泰,这权景宣就是周将,他两都是一伙的,等我杀了权景宣,再去杀侯景,一个都跑不掉!\"
段韶没有骑兵,而彭乐又不听指挥,急得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副将王峻急匆匆赶来:\"将军,我把陛下圣旨带来!\"
段韶眼睛一亮,立即接过圣旨,高声宣读:\"陛下有旨:光州战事,一切听从段韶节制!违令者斩!\"
彭乐闻言,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停下攻势,悻悻地说:\"末将遵旨。\"他狠狠瞪了权景宣一眼,啐了一口:\"算你走运!\"
权景宣的周军此时已被彭乐的骑兵斩杀大半,两万人马只剩不到八千。权景宣本人也受了轻伤,甲胄上沾满血污。
段韶策马来到权景宣面前,拱手道:\"权将军,刚才你没有助侯贼攻城,我看在眼里。两国虽互为敌手,但这次,我放将军一马,恩怨两清。\"
权景宣感激地看着段韶,苦笑道:\"段将军明鉴。我宁死不与恶贼为伍,今日之恩,景宣记下了,他日必还此恩。\"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感激段韶的明理,又痛惜无辜战死的将士。
段韶点点头:\"将军快走吧。彭乐性情暴躁,我怕他一会儿又改变主意。\"
权景宣抱拳行礼,随即带领残余部队向南徐州方向撤退。望着周军远去的背影,段韶长叹一声:\"都是英雄好汉,何必自相残杀...\"
段韶和彭乐立即整军追击侯景,但为时已晚。侯景利用这段时间,已经化整为零,带着三万精锐向许昌方向逃窜。
\"追!\"彭乐大吼,\"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住这个狗贼!\"
然而侯景极其狡猾,将军队分成数十股,走不同的路线,让追兵无从下手。段韶和彭乐追出百余里,连侯景的影子都没见到。
\"罢了。\"段韶勒住马缰,\"侯景既已逃远,追之无益。当务之急是收降残兵,收复失地。\"
彭乐愤愤不平地一拳砸在马鞍上:\"可恨!让这狗贼跑了!下次见到,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段韶遥望侯景逃走的方向,目光深邃:\"侯景此去,必投宇文泰。将来恐成心腹大患啊。\"他心中隐隐不安,总觉得放走这个祸害,日后必生事端。
回到掖县,段韶立即着手整顿防务,安抚降兵。这些降兵大多是各州的州兵,一是想发财,二是惧怕侯景的威势,才跟随侯景,见段韶待人宽厚,大都心甘情愿地归降。
三日后,段韶率领收编的部队,顺利收复山东四州。段韶在光州任上,治军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所以每到一个州县,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庆功宴上,彭乐仍然耿耿于怀:\"可惜让侯景那个狗贼跑了!还有权景宣,明明可以全歼他的部队...\"
段韶正色道:\"彭将军,战争不是一味厮杀。今日我们若全歼权景宣部,正中侯景下怀。放他一条生路,将来或许能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
彭乐不以为然:\"小段太过仁慈了!战场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你看那权景宣,走时连句谢谢都没有,我看他是怀恨在心!\"
段韶微微一笑,举杯道:\"彭将军勇猛无敌,今日若没有将军,侯景也不会败得如此狼狈。韶敬将军一杯。\"
彭乐被这么一捧,脸色稍霁,举杯一饮而尽:\"小段会说话!不过下次再遇到权景宣,我定要取他首级!\"
段韶笑而不语,心中却想:这乱世之中,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彭乐这样的猛将,勇则勇矣,却不懂政治之道。
半个月后,捷报传到邺城。高欢大喜,亲自下旨嘉奖:\"段韶以一万之众,破侯景七万叛军,收复山东四州,功在社稷!特封镇东将军,都督山东四州诸军事!\"
从此,段韶名震天下,成为北齐一代名将。而光州之战,也成了他军事生涯中辉煌的一笔。
然而,段韶心中明白,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他站在掖县城头,望着远方,轻声自语:\"侯景虽败,但必会卷土重来。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
今天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另一场大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