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山岩坚实而温热,那是经过了一整天日晒后残留的温度。
我们终于站在了这片可以被称为巴山北麓、秦岭南坡的群山之巅。
连续数十日不见天日的潜行与跋涉,在这一刻,似乎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终点。
放眼望去,视野豁然开朗。
南面,是我们刚刚穿越过来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巴蜀群山,
此刻回望,只觉得那些曾经吞噬了我们无数汗水与精力的险峻山岭,已然驯服地匍匐在脚下。
而北面,地势明显开始变得开阔,一片广袤的、呈现出浅绿与土黄交织色块的平原,如同画卷般在远方缓缓展开,
一直延伸到天际线尽头那道巍峨、连绵不绝、宛如巨龙般横亘东西的雄伟山脉——那,便是秦岭!
而在秦岭与我们脚下这片山地之间,那片富饶的平原,就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汉中盆地!
一条闪烁着粼粼波光的大河,如玉带般蜿蜒其中,正是滋养了这片土地的汉水。
“汉中……我们到了!”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低声呼喊出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如释重负的叹息。
紧接着,压抑不住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在队伍中扩散开来。
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克服了那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当目标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时,那种巨大的喜悦足以冲散所有的疲惫。
许多士兵激动地相互拥抱,有人甚至跪倒在地,亲吻着脚下的土地,泪流满面。
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胸中积郁的沉重感消散了不少。
回首望去,队伍虽然风尘仆仆,衣衫褴褛,每个人的脸上都刻满了疲惫和风霜,
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憧憬。
那种在生死考验中磨砺出来的坚韧和凝聚力,如同最坚固的磐石,将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
孙尚香站在我身边不远处,她脱下了那顶遮挡风尘的斗笠,任由山风吹拂着她汗湿的鬓发。
她的脸颊被晒黑了一些,少了些许江东郡主的娇贵,却多了几分英武飒爽的坚毅。
她的目光同样紧紧地锁定了远方的汉中平原,那双总是燃烧着火焰的眸子里,此刻也充满了激动和好奇。
注意到我的目光,她转过头来,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明媚得如同雨后的阳光:“子明,我们做到了!”
“是啊,我们做到了。”
我微笑着回应,心中也感慨万千。
这一路行来,比我预想的还要艰险,但也比我预想的收获更多。
不仅仅是成功抵达了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真正拥有了灵魂,成为了我未来争霸天下的第一块基石。
孙尚香的成长尤其令我欣慰,她已经初步褪去了郡主的骄纵,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将领的潜质和担当,
更重要的是,她对我、对这支队伍的归属感,正在与日俱增。
老吴默默地站在我身后两侧,如同一尊铁塔。
他的脸上虽然也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警惕,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确保着我的安全。
徐庶则走到我身边,递过来一个水囊:
“主公,喝口水吧。前面就是汉中了,但越是接近目标,越不能掉以轻心。”
我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清冽的山泉水,点了点头:
“元直说的是。
传令下去,让各部原地休整,加强警戒,但切勿生火暴露行踪。
我们需要了解最新的情况。”
“喏!”徐庶应道,随即转身去传达命令。
片刻之后,石秀带着两名玄镜台的情报分析员,拿着几卷刚刚整理好的密报匆匆赶来。
他们的脸色有些凝重。
“主公,这是玄镜台潜伏在汉中的人员,以及沿途部署的监控点,传回的最新情报汇总。”
石秀将密报呈上。
我接过密报,在徐庶和孙尚香(她好奇地凑了过来,我没有阻止)的注视下,仔细阅读起来。
情报显示,汉中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
张鲁的五斗米教统治虽然深入人心,但也并非铁板一块。
其内部,以其重臣杨昂、杨任兄弟为首的本土豪强势力,与张鲁从益州带来的旧部之间,矛盾日益显现。
张鲁本人近年来似乎更加沉迷于教务和修炼,对军政事务有所懈怠,使得内部权力斗争有暗流涌动的迹象。
军事上,汉中主要的兵力部署在阳平关(防御西面刘璋)和南郑(汉中治所)一带。
但由于五斗米教的组织特性,其兵民一体,一旦有事,可以迅速动员起数量庞大的教众参与战斗,不可小觑。
此外,张鲁手下还有一批被称为“鬼卒”的精锐部队,战力颇强,是其核心武力。
更令我注意的是,情报中提到了一个细节:
近期,似乎有来自北方的使者频繁出入南郑,与张鲁及其谋主阎圃接触。
虽然具体内容不明,但玄镜台分析,极有可能是曹操在赤壁战败后,为了稳定后方,重新开始拉拢或施压张鲁。
这个消息让我心中一凛。
曹操的动作比我想象的要快!
如果让他抢先一步,或迫使张鲁彻底倒向他,那我夺取汉中的难度将呈几何级数增加。
“看来,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可以从容布局了。”我放下密报,眉头微蹙。
徐庶显然也看到了情报,他沉吟道:
“主公,曹操若介入,汉中局势将瞬息万变。
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需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既能迅速控制局面,又不至于过早引发大规模冲突,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
孙尚香也插话道:
“这张鲁既然内部不稳,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
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充满了期待。
“可以利用,但需谨慎。”
我沉思着,
“五斗米教在汉中根基太深,强行攻打,必然会激起民变,就算拿下,也难以治理。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能够迅速转化为我们基地的汉中,而不是一片焦土。”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秦岭。
那巍峨的山脉,不仅是地理上的屏障,更是心理上的界限。
越过它,便是关中平原,是曹操势力的核心区域。
拿下汉中,就等于在这道屏障的南侧,楔入了一颗钉子,进可窥视关中、雍凉,退可据险而守,经营巴蜀。
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这也意味着,我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既要果断迅捷,夺取先机;
又要隐蔽周密,避免过早引起曹操和刘备的警觉。
这其中的平衡,极难把握。
但无论多么困难,箭已在弦,不得不发!
汉中,我志在必得!
这里,将是我陆昭摆脱依附、建立自己独立基业的起点!
这里,将是我实践那些超越时代知识的试验田!
这里,也将是我未来安身立命,
并将我的亲人、我的追随者们(包括远在江东,我日夜牵挂的琰儿,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孩儿)安全接来的避风港!
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投入一场决定性战役前的亢奋和冷静。
“元直,”我看向徐庶,语气坚定,
“立刻根据最新情报,完善我们的行动方案。
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张鲁内部矛盾,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南郑和阳平关。
同时,命令玄镜台,将汉中所有重要人物、兵力部署、粮草储备、地理关隘的信息,全部标注在沙盘上。
今晚,我们就要制定出最终的作战计划!”
“石秀,”
我转向石秀,
“技术保障是重中之重。确保所有通讯畅通,侦察傀儡持续监控目标区域。
另外,让格物院那边做好准备,一旦我们站稳脚跟,部分关键设备和技术人员需要第一时间运抵汉中。”
“老吴”我看向身边的护卫统领,
“队伍的安全,就交给你了。从现在起,提高警戒等级,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上报。”
“尚香,”我最后看向孙尚香,目光柔和了些许,
“接下来的战斗,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危险,你……”
她不等我说完,便朗声打断:
“子明放心!我既随你而来,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有所命,无不从!”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充满了信任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此同伴,何愁大业不成?
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将远方的秦岭染成了壮丽的金红色。
山风猎猎,吹动着我们的衣袍。
遥望秦岭,汉中在望。
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挑战,但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我陆昭的传奇,将从这里,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