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正好的爱情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西城县的街道上还笼罩着一层薄雾。林小华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来,生怕吵醒身旁熟睡的妻子。他刚穿上拖鞋,身后就传来陈雪儿带着睡意的声音。
\"这么早就要去店里?\"陈雪儿支起半个身子,长发散乱地披在肩头,眼睛里还带着未散尽的困意。
林小华转身,伸手将她额前的碎发拨到耳后,温声道:“昨天不是说好今天要换燃气灶吗?我想早点过去收拾一下厨房,免得耽误工人干活。”
陈雪儿闻言立刻掀开被子:“等我五分钟,我跟你一起去。”她动作麻利地扎起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
九月的清晨已有些凉意,两人并肩走在去西江饭店的路上。陈雪儿则挽着他的胳膊,嘴里不停地规划着今天的安排。
“新燃气灶我已经联系好了,四台,都是最新型号的。”陈雪儿掰着手指数着,“工人说九点就能到,咱们争取中午前换完,不影响午市。”
推开饭店后厨门,熟悉的油烟味扑面而来。林小华径直走向厨房,开始收拾灶台周围的杂物。陈雪儿则拿出账本,核对这几天的收支。
“小华,你看这个月的燃气费又涨了。”陈雪儿皱着眉头,“老灶台太费气了,效率还低。”
林小华从厨房探出头来:“可不是,王师傅前天还说火候不好控制,炒出来的菜总差点意思。”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两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工具箱:“是你们家要换燃气灶吧?”
陈雪儿连忙迎上去:“对对,师傅快请进,厨房在这边。”
工人们跟着进了厨房,开始检查旧灶台。其中年长些的师傅刚拆开灶台下面的面板,就“啧”了一声:“这管路老化得厉害啊,你们这用了多少年了?”
林小华蹲下身查看,只见金属管道上布满了锈迹,连接处还有细微的裂缝。他的心猛地一沉:“有这么严重?这灶台是接手店面时就有的,少说也有七八年了。”
老师傅摇摇头,表情严肃:“这可不是小事。你看这里,”他指着一段发黑的管道,“这明显是漏过气的痕迹。再继续用下去,搞不好会出大事。”
陈雪儿闻言脸色发白,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前几天厨师还说点火困难,原来是这个原因……”
“幸亏你们决定换了。”工人一边拆卸旧管道一边说,“这种老化的管路,一旦漏气遇到明火,轻则火灾,重则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林小华感觉到妻子的手在微微发抖,他悄悄握住了她的手,发现掌心一片冰凉。他知道妻子在想什么——如果没及时发现,万一出事,不仅饭店毁于一旦,更可能危及员工和顾客的生命安全。
“师傅,今天一定要全部换好。”林小华声音坚定,“需要什么配件您尽管说,我马上去买。”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林小华帮着工人搬运新灶台,清理厨房角落。陈雪儿则忙着准备茶水,时不时询问进度。到了十一点,四台崭新的燃气灶终于安装完毕,银灰色的面板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试试看吧。”工人调试好气压,示意陈雪儿点火。
陈雪儿深吸一口气,转动旋钮。“啪”的一声轻响,蓝色的火苗立刻窜了出来,比原来的火焰更加集中、稳定。她调整火力大小,火势随之变化,反应灵敏。
“这火候真好控制!”陈雪儿眼睛亮了起来,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比以前那个强多了。”
工人笑着解释:“新灶节能效率高,火力更集中,炒菜更好掌握火候。”
正说着,陈雪儿的肚子“咕噜”叫了一声。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忙了一早上,都忘了吃早饭。”
林小华这才想起来,自己也是饥肠辘辘。他看了看时间:“要不我出去买点吃的?”
“别麻烦了。”陈雪儿卷起袖子,“正好试试新灶台,我给你们炒个快手菜。”
她从冰箱里取出早上备好的牛肉片,又拿出酸辣椒、葱姜蒜等配料。林小华自觉地站到一旁洗米煮饭,两人配合默契,不需要多余的语言。
新灶台的火力果然不同凡响。陈雪儿倒入凉油,不一会儿油就开始微微冒烟。她迅速下入牛肉,只听“刺啦”一声,肉片在锅中欢快地跳动起来。翻炒几下后,牛肉变色,她立即盛出备用。再下入配料爆香,香气瞬间充满整个厨房。
“好香啊!”林小华忍不住凑过来,鼻子抽动着。
陈雪儿得意地笑了,将牛肉重新倒入锅中,快速翻炒。火候恰到好处,牛肉嫩而不生,熟而不老。最后撒上一把香菜,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炒黄牛肉就出锅了。
这时米饭也刚好煮熟。林小华盛了满满一大碗,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牛肉送入口中。牛肉鲜嫩多汁,酸辣适口,配上热腾腾的米饭,简直是人间美味。
“太好吃了!”林小华含糊不清地称赞道,腮帮子鼓鼓的,“新灶台的火候确实不一样,牛肉比平时更嫩。”
两位工人师傅也被邀请一起品尝,纷纷竖起大拇指。年纪稍轻的那个甚至开玩笑说:“这手艺,我都想跳槽来你们店里打工了。”
正说笑着,饭店的其他员工陆续到岗。厨师王师傅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味,好奇地走进厨房:“哟,换新灶了?”
陈雪儿招呼他:“王师傅快来尝尝,新灶炒的牛肉。”
王师傅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味,眼睛渐渐睁大:“这火候……确实不一样。牛肉外焦里嫩,锁住了汁水。”他走到新灶台前,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光滑的面板,“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为火候发愁了。”
午市很快开始,老顾客们陆续登门。陈雪儿特意在厨房帮忙,观察新灶台的实际使用效果。出菜速度明显提升,而且菜品颜色更加均匀。
“老板娘,今天这水煮鱼特别够味啊!”常来的五金店老板张叔大声说道,额头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隔壁服装店的李姐也附和道:“是啊,这回锅肉也比往常更香,是不是换厨师了?”
陈雪儿笑着解释:“是换了新燃气灶,火力更集中,所以火候更好掌握。”
林小华穿梭在各桌之间,一边上菜一边留意顾客反馈。看到大家满意的表情,他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这家小店是他们夫妻的心血,能得到顾客认可,再辛苦也值得。
下午一点,午市结束,员工们开始收拾店面。陈雪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她家店旁边君成大饭店的马师傅。
“雪儿啊,一会儿我再去给你演示一下烩面片的做法,你看方便吗?”
陈雪儿又惊又喜:“当然方便!马师傅您能来是我们的荣幸。”
“正好试试新灶台。”陈雪儿信心满满,“马师傅说过,烩面片的关键在于汤底和火候。咱们有鸡汤底,再加上新灶的精准火力,一定能行。”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陈雪儿亲自熬制鸡汤,林小华则负责准备配菜。下午一点半,马师傅如约而至。
“马师傅!”陈雪儿激动地迎上去,向众人介绍,“这就是我和小华的店。”
马师傅环顾四周后满意地点头:“不错不错,这样收拾得很好。”
寒暄过后,陈雪儿亲自下厨准备烩面片。新灶台的火力让她能够精确控制汤的温度,面条下锅的时机也把握得恰到好处。最后淋上精心熬制的鸡汤,撒上葱花和香菜,一碗碗香气扑鼻的烩面片就完成了。
马师傅在一旁悉心指导,等烩面片出锅,他尝了第一口,眼睛微微眯起:“嗯……汤底醇厚,面条筋道,火候正好。”他突然笑了,“雪儿,你还在我的配方里加了点自己的东西吧?”
陈雪儿不好意思地点头:“我加了一点自制的香料油,还有……用了两种不同的鸡汤勾兑。”
“有创意!”马师傅赞许道,“做厨师就要这样,在传统基础上勇于创新。”
送走马师傅,陈雪儿和店里的厨师服务员又开始了下午的经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顾客。晚上九点半,员工们收拾完后厨和店面陆续离开,店里就只剩下林小华和陈雪儿。林小华瘫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一壶茶。
“今天辛苦你了。”陈雪儿心疼地看着丈夫,他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皮肤上,眼睛下面挂着明显的黑眼圈。
林小华勉强笑了笑:“你不也一样忙前忙后的。”他试图站起来,却因为腿部肌肉酸痛而踉跄了一下。
陈雪儿赶紧扶住他,然后做了一个让林小华意外的动作——她弯下腰,一手穿过他的膝弯,一手搂住他的背,竟然把他横抱了起来。
“喂!”林小华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妻子的脖子,“放我下来,你抱不动……”
“别动。”陈雪儿咬着牙,一步步走向餐厅角落的长椅,“我好歹也是天天颠勺的人,力气还是有的。”
她小心翼翼地把林小华放在长椅上,然后坐在他身边,让他靠在自己肩上。林小华闻着妻子身上淡淡的油烟味和洗发水香气,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今天……很成功。”他含糊地说,眼皮已经开始打架,“新灶台……马师傅的肯定...顾客的好评……”
陈雪儿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哄孩子一样:“是啊,很成功。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安全隐患。”她的声音低了下来,“想到如果没换那个老灶台可能发生的后果,我现在还后怕……”
林小华勉强抬起手,抚摸她的脸颊:“没事了……都过去了……”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为两人镀上一层银边。在这个打烊后的小饭店里,只有他们彼此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陈雪儿低头看着怀中已经睡着的丈夫,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
灶台上的火焰早已熄灭,但心中的那团火,却因为彼此的陪伴而燃烧得更加温暖、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