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跑一次”的承诺
星期五的午后,安城市秋意正浓。孙少林站在自家“西江酒店”门前,抬头看了看刚刚挂上的“农家鲜”招牌。这块招牌他精心挑选了三天,红底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菲菲,你看这位置怎么样?”孙少林回头问站在身后的妻子刘菲菲。
刘菲菲眯着眼打量了一番:“左边再高一点,对,就这样。”她仔细调整着店铺牌匾,“营业执照办下来,咱们明天就能开业了吧?”
“应该没问题,我这就去市场监管局。”孙少林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从兜里掏出车钥匙,“货都备齐了,就等这最后一道手续。”
孙少林坐上出租车去市里的市场监管局。后视镜里,他看见妻子还站在门口目送。
取号、排队,孙少林等了约莫四十分钟,终于轮到他。
“您好,我想办理一个农产品销售的营业执照。”孙少林把准备好的材料递进窗口。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孩,她快速翻看着材料:“您的税务登记办了吗?”
“税务登记?”孙少林一愣,“不是先办营业执照吗?”
“现在实行‘先税后照’,您得先去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然后才能来我们这儿办执照。”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
孙少林皱起眉头:“可我打听过,以前都是先办执照啊。”
“政策变了,上个月开始的。”工作人员已经把他的材料推了出来,“下一个。”
孙少林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后面排队的人已经开始不耐烦地咳嗽。他只好收起材料,转身离开。
税务局距离市场监管局有三公里远。正值下午三点,路上堵得水泄不通。等赶到税务局时,已经快四点了。
“您好,我想办理税务登记。”孙少林气喘吁吁地跑到窗口。
“农产品销售是吧?”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填表,准备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场所证明……”
等所有手续办完,税务局已经下午四点了。孙少林站在空荡荡的大厅里,看着手里新鲜出炉的税务登记证,长舒一口气。明天一早就能去办营业执照了,他想。
第二天清晨,孙少林起了个大早。市场监管局一开门,他就第一个冲了进去。这次手续顺利多了,不到一小时,营业执照就拿到了手。
“可以开业了!”孙少林兴冲冲地给妻子打电话。
刘菲菲在电话那头也很高兴:“太好了!我这就把招牌上的红布揭下来!”
回到酒店,孙少林亲自揭下了盖在“农家鲜”招牌上的红布,放了一挂鞭炮。附近的商户和路人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人已经开始询问价格。
正当孙少林忙着招呼客人的时候,一辆标着“环卫”字样的面包车停在了店门前。
“谁是老板?”一个穿着制服的中年男子下车问道。
孙少林赶紧迎上去:“我是,请问有什么事?”
“你们店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交了吗?”男子掏出一个笔记本,“还有门前‘三包’责任金。”
孙少林愣住了:“这些……都要交吗?昨天办执照的时候没人说啊。”
“这是环卫部门收的,跟执照没关系。”男子不耐烦地说,“一共680元。”
孙少林咬了咬牙,拿出钱付了。刚付完款,消防队和城管分别来了,消防队收费980元,城管以超出店面范围为由罚款500元。孙少林感到一阵眩晕,他机械地交了罚款,他的手微微发抖。这才开业第一天,一分钱还没赚到,就已经交出去两千多了。
傍晚时分,孙少林疲惫地坐在店里,面前摊开着今天收到的各种收据和单据。刘菲菲端来一杯热茶:“喝点水吧,明天会好的。”
孙少林苦笑:“明天?谁知道明天还会来哪个部门……”
正说着,社区的工作人员又上门了:“孙老板,您的摊位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交一下……”
孙少林猛地站起来,茶杯被打翻,茶水洒了一桌。他双手撑在桌子上,指节发白:“今天环卫的已经收过垃圾处理费了!你们这是重复收费!”
社区工作人员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后退半步:“这……这是不同的项目……”
“不同在哪里?你告诉我不同在哪里!”孙少林抓起桌上的收据挥舞着,“我这小店还没开张,就被你们各个部门刮了一层又一层!”
刘菲菲赶紧拉住丈夫:“少林,别这样……”
社区工作人员尴尬地站在那里:“那……那我改天再来……”
“不用改天了!”孙少林突然冷静下来,然后转向妻子,“菲菲,明天早上你看店,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你去哪?”刘菲菲担忧地问。
孙少林指了指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早间新闻预告:“明天八点半,孙书记做客‘市民有话说’,我要去反映这个问题。”
第二天早晨七点,孙少林就来到了安城电视台门口。让他惊讶的是,门口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位市民,有的拿着材料,有的举着牌子。他赶紧去领号处抽号——3号,还不错。
八点整,电视台开始放人进场。孙少林跟着工作人员来到演播厅,坐在了前排。八点二十五分,现场导演示意大家安静。随后,市委书记孙志鹏在台长的陪同下走进演播室。孙少林注意到,孙书记今天穿得很朴素,一件深蓝色夹克,里面是白衬衫,没有打领带,看起来比电视上更亲切些。
“各位市民朋友早上好。”孙志鹏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是直接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简单开场后,第一个市民开始反映小区物业问题。孙少林一边听一边整理自己的材料,手心微微出汗。轮到第二个市民时,他深吸一口气,摸了摸口袋里的各种收据。
“下面请3号市民孙少林先生。”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
孙少林站起身,走向发言席。就在这时,孙志鹏突然眼睛一亮,站起身来:“哎呀,这不是孙常委吗?”
孙少林没想到书记会认出自己,连忙快走几步上前握手:“孙书记好。”
“市政协的常委我怎么能不记得?”孙志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上次的提案写得很好啊。来,坐下说。”
主持人赶紧搬来一把椅子,孙少林有些拘谨地坐下。近距离看,孙志鹏眼角的皱纹比想象中更深,但眼神很锐利。
“孙常委今天有什么问题要反映?”孙志鹏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孙少林定了定神,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收据:“孙书记,我在西江酒店开了个农产品销售小店,本来想为市民提供些新鲜农产品,结果……”
他开始详细讲述这两天来的遭遇,从市场监管局的“先税后照”,到环卫、消防、城管、社区的轮番收费。说到激动处,他的声音有些发抖:“孙书记,我这小店还没开张,就已经交了2000多块钱,而且很多收费明显是重复的!”
孙志鹏眉头紧锁,接过那叠收据仔细翻看。演播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看着这一幕。
“这个垃圾处理费,环卫收了一次,社区又收了一次……”孙志鹏指着一红一绿两张收据,“还有这个消防器材费,明显高于市场价。”
孙少林点头:“外地很多地方都实行一站式服务了,只进一扇门就能办完所有手续。咱们安城的行政审批大楼早就建好了,为什么迟迟不启用呢?”
孙志鹏的脸色变得严肃,他转向一旁的工作人员:“把孙常委反映的问题都记下来。”然后又对孙少林说:“您反映的问题很典型,这不是个案,而是我们行政审批体系存在的系统性弊端。”
他合上笔记本,郑重地说:“我向您保证,多收的费用今天就会退还给您。从星期一开始,行政审批中心正式运行,所有手续一站式办理。”
孙少林没想到书记这么干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那...那太好了...\"
孙志鹏站起身:\"我还要感谢您,孙常委。作为政协委员,您不仅反映了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握住孙少林的手,\"希望您继续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安城发展多提宝贵建议。\"
整个发言过程只用了十五分钟,但孙少林走出演播室时,感觉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当天下午两点,孙少林正在店里整理货架,几辆公务车先后停在了店门前。环卫、消防、城管、社区的负责人纷纷上门,不仅退还了多收的费用,还带来了道歉信。
“孙老板,这是多收的380元垃圾处理费,请您查收。”环卫局的负责人双手递上一个信封。
消防队的指导员也来了:“我们重新核定了费用,多收了420元,实在抱歉。”
孙少林一一收下退款,心中的郁结渐渐消散。刘菲菲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少林,孙书记的话这么管用?”
“不是孙书记的话管用,”孙少林把退款放进抽屉,“是咱们的政府开始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了。”
傍晚时分,孙少林接到市政府办公厅的电话,邀请他作为市民代表参加下周的行政审批中心启动仪式。挂掉电话,他走到店门口,看着“农家鲜”的招牌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回到店里,孙少林拿出手机,在政协委员的qq群中发了一条消息“今天向孙书记反映了行政审批问题,得到了积极回应。建议我们政协就此开展专项调研,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安城落地生根。”
很快,群里就炸开了锅,几十条回复接踵而至。孙少林一条条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今天不仅解决了个人的问题,还为整个安城的营商环境改善出了一份力。
刘菲菲端来晚饭:“先吃饭吧,忙了一天了。”
孙少林放下手机,看着妻子:“菲菲,我突然觉得,这个政协委员的身份不只是个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刘菲菲笑着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快吃吧,菜都凉了。”
窗外,安城的夜色渐渐深沉,但行政审批大楼的轮廓在灯光映照下格外清晰。大楼顶部的钟指向八点,钟声悠扬,仿佛在宣告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