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无小事
星期五下午一点,县委常委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县委书记鲁为民面色凝重地走进会议室,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步伐中的紧迫感。
“各位,今天的会议就一件事情。”鲁为民没有坐下,而是直接站在会议桌前,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连翻动笔记本的声音都消失了。
“三元村幼儿园的校车事故,大家都知道了。”鲁为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一个五岁的孩子,就这样没了。家长哭得死去活来,我看着心里像刀割一样。”
林小华坐在靠窗的位置,他清楚地看到鲁为民眼中闪烁的泪光。作为常务副县长,他参加了昨天的现场处置,那辆侧翻在路边沟渠中的黄色校车,那个被白布覆盖的小小身影,至今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今天的任务只有一个——各位常委领导立即分赴各镇检查校园安全,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鲁为民直起身子,声音提高了几分,“我要的是行动,不是报告!发现问题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向我汇报!”
会议只持续了二十分钟,但林小华感到这二十分钟比平时两个小时的会议还要沉重。
“林县长,您负责西江镇。”县委办主任快步走过来,递给他一份简单的材料,“这是西江镇学校的基本情况。”
林小华点点头,接过材料快速浏览。这些学校他都熟悉,他曾在一些学校担任过校长。
电梯门关闭前,林小华掏出手机,拨通了西江镇党委书记刘仁华的电话。
“刘书记,我是林小华。”电话接通后,林小华直截了当地说,“一个半小时后,中心小学门口见。县委安排的校园安全检查。”
电话那头传来刘仁华略显紧张的声音:“林县长,这么急?我这边正在例会……”
“你先不管。”林小华打断他,声音不容置疑,“三元村的事故你知道吧?我们不能再让任何一个孩子出事了。会议可以暂停,安全检查不能等。”
挂断电话,林小华已经走到了县委大楼门口。
“张师傅,以最快速度到西江镇,注意安全。”林小华对司机说道,同时翻开材料再次查看。
车子驶出县城,林小华的靠着休息一会儿。
“林县长,前面修路,可能要绕行。”司机的声音打断了林小华的回忆。
“不行,绕行至少多花二十分钟。”林小华看了看手表,“直接过去,小心点就行。”
车子颠簸着通过施工路段,林小华的身体随着车子左右摇晃,但他眼睛始终盯着前方。四十五分钟后,当车子停在中心小学门口时,林小华惊讶地发现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十五分钟。
“林县长!”西江镇党委书记刘仁华已经等候多时。
“刘书记,我们直接开始吧。”林小华与刘仁华简单握手,“这次来主要是开展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防止类似三元村的事故发生。”
刘仁华点点头:“林县长,西江镇中心小学目前确实有一个重大安全隐患。”他指向学校后方,“就是那条河。”
林小华顺着刘仁华手指的方向望去,河水因为连日降雨已经变得浑浊湍急,河面比平时宽了近一倍。
“每次河里来洪水的时候,有65名学生需要徒步过河,十分危险。”刘仁华的声音充满忧虑,“镇上已经确定了桥梁施工方案,但是……”他欲言又止。
“但是资金不到位,对吧?”林小华接过话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
穿过小门,他们来到了河边。眼前的景象让林小华倒吸一口冷气——河水已经漫过了平时孩子们过河的踏脚石,湍急的水流冲起白色的泡沫。岸边站着几个老师,正手拉手形成人墙,阻止好奇的学生靠近河边。
“这太危险了!”林小华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万一有孩子掉下去……”
他没有说完,但刘仁华明白他的意思,脸色变得更加凝重:“我们安排了老师在雨季值守,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林小华掏出手机,快速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转向刘仁华:“你一会儿就联系县交通局张局长,就说是我说的,这个桥必须在一个半月内完工。资金问题我亲自向鲁书记汇报。”
刘仁华眼睛一亮:“一个半月?雨季还没结束就能……”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必须!”林小华斩钉截铁地说,“孩子们的安全等不起。”
离开中心小学时,林小华看了看表,已经十点半了。
“下一站,西江中学。”他对刘仁华说,“听说校门口交通问题严重?”
刘仁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是的,特别是上下学时段,面包车抢客严重。”
西江中学距离中心小学只隔着一堵院墙。当他们到达时,校长郑晓辉已经在校门口等候多时。
“林县长,刘书记,您们可算来了。”郑晓辉快步迎上来,“今天早上又差点出事,一辆面包车为了抢学生,倒车时差点撞到几个孩子。”
林小华环顾四周,校门口确实停着几辆面包车,司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抽烟聊天,看到领导来了才慌忙散开。
“这些车每天都这样?”林小华问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每天如此。”郑晓辉叹气,“我们多次劝阻,但效果有限。有些司机甚至威胁老师。”
林小华的脸色变得铁青。他走到一辆停在校门口正中央的面包车前,敲了敲车窗。车窗摇下,露出一张满不在乎的中年男子的脸。
“师傅,这里不能停车,没看到校门口的禁停标志吗?”林小华尽量保持平静。
“哎呀领导,我就停一会儿,中午接几个学生就走。”司机嬉皮笑脸地说,“孩子们回家不方便,我们这是做好事呢。”
“做好事?”林小华的声音陡然提高,“三元村的校车事故听说了吗?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好事’!”
司机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吓得愣住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郑校长,”林小华转向站在一旁的校长,“你们联系镇上的交警中队,请他们每天派两名警察在上下学期间加强执勤。”他又看向那个司机,“必要时直接扣车、罚款,绝不姑息!”
刘仁华赶紧记下这个要求:“我马上联系交警中队,从明天开始执行。”
“不是明天,是今天下午放学就开始!”林小华强调道,“孩子们的安全一刻都不能等。”
离开西江中学时已近下午四点,但林小华顾不上吃饭,坚持要去最后一站——田坝小学。这是一所位于集镇西北方8千米的乡村小学。
当他们到达时,正值学生放学回家吃晚餐的时间。校长陈绪坤是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正在校门口组织学生排队。看到领导的车到来,他匆忙交代了几句,便快步迎了上来。
“林县长,刘书记,欢迎检查指导工作。”陈绪坤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睛布满血丝,显然工作繁重。
林小华刚想说话,突然目光被校门口右侧的一口池塘吸引——三个七八岁的男孩正趴在池塘边,伸手去够水里的什么东西,半个身子都探出去了,危险至极。
“小心!”林小华大喊一声,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刘仁华和陈绪坤也反应过来,赶紧跟上。
听到喊声,三个男孩吓了一跳,其中一个差点失去平衡,幸好林小华及时抓住了他的衣领。等把孩子拉到安全地带,林小华才发现自己的心脏跳得厉害,手心全是冷汗。
“你们在干什么?不知道这很危险吗?”林小华蹲下身,与孩子们平视,声音严厉但不失温和。
“我们……我们想抓那条鱼……”最大的男孩怯生生地指着池塘,一条小鱼正在水面附近游动。
林小华这才注意到,池塘周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也没有防护栏。他站起身,转向陈绪坤和刘仁华,脸色异常严肃。
“陈校长,这口池塘离学校这么近,为什么不设警示牌?”林小华质问道。
陈绪坤面露难色:“这个……我们之前申请过资金安装护栏,但……”
“又是资金问题?”林小华打断他,转向刘仁华,“刘书记,镇内各学校立即排查校园周边库塘河流数量,今天之内必须全部树立警示牌。”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汛期要求镇村干部开展值守,防止学生溺水。各学校也要加强溺水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能力。”
刘仁华连连点头:“我马上安排,今天下午就落实。”
“孩子们的安全不能只靠文件和会议。”林小华看着池塘平静的水面,声音低沉,“需要我们真正走到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检查完田坝小学,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林小华提议再回中心小学看看,确认上午发现的问题是否开始整改。
当他们再次来到中心小学时,林小华惊讶地发现校门口已经挂上了“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的警示牌,几名工人正在河边测量,显然是为建桥做准备。
“动作很快啊。”林小华对刘仁华露出今天第一个笑容。
“您下了死命令,我们哪敢怠慢。”刘仁华也笑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交通局张局长亲自带队来的,说资金明天就能到位。”
就在这时,林小华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他这才意识到,从下午一点半到现在,已经连续忙碌了五个多小时,连午饭都没吃。
“刘书记,我们去镇上餐馆吃点东西吧?”林小华笑着说。
“镇上食堂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这就回去吧。”刘仁华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