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地牢的入口处,陆峥年曾短暂地出现过。他下来听取狱卒的初步汇报,冷峻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颔首。
他没有去看牢房里的情况,也没有去听那些痛苦的声音。他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动摇他的东西。
但当他转身走上台阶,离开那令人窒息的环境时,背后隐约传来的、属于年轻书生的压抑呜咽声,却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他耳中,让他离去的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随即,他加快了步伐,将那些声音彻底甩在身后。他是执刀者,不能,也不该对砧板上的鱼肉产生任何多余的感触。
炼狱之火,灼烧着每一个人,只是方式不同。
地牢里的时间失去了意义,只有无尽的寒冷、饥饿和恐惧。沈砚之蜷在角落的枯草堆上,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
父亲的惨状、家族的覆灭、自身的绝望,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反复上演,每一次都带来新的刺痛。
偶尔有狱卒送来馊硬的窝头和浑浊的冷水,动作粗暴,言语充满鄙夷。
从他们零星的、毫不避讳的交谈中,沈砚之拼凑出一些信息:女眷已被发卖为奴(他强迫自己不去想母亲和妹妹们的下场),家产正在被清点抄没,而父亲的“案子”,似乎已经“铁证如山”。
他听到狱卒嗤笑着说:“……还翰林呢,骨头也没多硬,打了几轮,愣是没画押……”
另一个声音回道:“哼,等着瞧吧,赵大帅要办的人,有没有供词都一样。迟早……”
这些话像冰锥一样刺进沈砚之的心里。既为父亲的坚韧感到一丝微弱的骄傲,又为这注定的结局感到彻骨的寒意。
在地牢的入口处,陆峥年又下来过一次。
这次,他没有只是听取汇报。负责刑讯的一个头目,脸上带着几分谄媚和几分无奈,凑到他身边低语。
“旅座,那老家伙嘴太硬了,各种家伙事儿都上了,只剩半口气,还是咬死了不认。”头目搓着手,“您看……是不是……”
他比划了一个下作的手势,意指更阴毒或者直接了结的刑罚。
陆峥年眉头蹙紧,并非出于同情,而是出于一种任务可能受阻的烦躁,以及……一丝极其微弱、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不安。
他冷声道:“大帅要的是定案,不是死无对证。别弄死了,继续审。”
“是,是。”头目连忙点头,却又压低声音,“只是……旅座,兄弟们私下里嘀咕,那几封信……看着是像,但……总觉得有点太‘像’了……”
他不敢明说,但眼神里透露着疑虑。陆峥年的心猛地一沉。连这些行刑的粗人都看出不对劲了吗?
他猛地瞪向那头目,目光锐利如刀,带着警告的意味:“做好你分内的事!不该说的别说,不该想的别想!想活命,就管好自己的嘴巴!”
头目被他看得一哆嗦,立刻噤若寒蝉,连连称是,再不敢多言半句。陆峥年不再停留,转身快步走上台阶。
地牢里污浊的空气和那些痛苦的声音让他感到窒息。他需要回到地面上,需要冰冷的空气和绝对服从的秩序来稳固心神。
然而,他刚走出地牢,回到督军府那冰冷却“干净”的回廊下,一名传令兵就跑了过来,立正敬礼:“旅座,大帅请您过去一趟。”
陆峥年整理了一下军装,压下心头所有翻涌的情绪,恢复了冷峻的神情,走向赵承业的办公室。
赵承业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后,而是站在窗前,背对着他,看着窗外操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气氛有些压抑。
“大帅。”陆峥年立正。
赵承业没有回头,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沈家的案子,进展如何了?”
“回大帅,正在加紧审讯,沈文渊尚未画押,但证据链已初步形成。”陆峥年谨慎地回答。
“嗯。”赵承业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目光却冰冷地落在陆峥年身上,“峥年啊,你跟我多久了?”
“回大帅,七年零三个月。”
“是啊,七年多了。我从一个营长把你提拔到今天的位置,看你是个可造之材,懂事,也知道轻重。”赵承业踱步走到他面前,语气依旧平淡,却像山一样压下来。
“这案子,关系重大,牵扯甚广。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人,该活;有些人,该死。这其中的分寸,你要把握清楚。”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陆峥年微微绷紧的下颌线,继续道:“我听说,你老家还有个老娘,身体不太好吧?还有个妹妹,快出嫁了?在乡下地方,能平平安安的,不容易啊。”
陆峥年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了!赵承业的话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精准地刺入了他最脆弱、最不敢触碰的软肋!
他猛地抬头,对上赵承业那双深不见底、充满了掌控欲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明确的威胁,只有一种洞悉一切、随时可以捏碎他一切的冷酷。
所有的疑虑,所有的不安,所有那一点点因为沈砚之的目光而产生的细微动摇,在这一刻,被最原始的恐惧彻底碾碎!
他明白了。这不是办案,这是一场交易。用沈家的毁灭,换取他和他家人的平安,换取他现在的地位和未来的前程。
沉默,是他必须付出的代价。
他垂下眼睑,将所有情绪死死锁进心底最深处,声音变得异常干涩,却又异常坚定:“属下明白。请大帅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做。绝不会让大帅失望。”
“很好。”赵承业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把案子办漂亮点。以后,还有更重的担子要交给你。”
陆峥年敬礼,转身,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坚定。只是走出那间办公室后,他的后背,在冰冷的军装下,已被一层细密的冷汗浸透。
他不再去地牢,不再过问审讯细节。他把自己彻底变成了一把刀,一把冰冷、锋利、毫无自我思想的刀。
他命令自己只关注结果,完成赵承业的指令。那夜,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喝了很多酒,试图用酒精麻痹那啃噬内心的愧疚和恐惧。
但那双充满愤怒和不解的、属于沈砚之的眼睛,却总是在他眼前晃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沉默的代价,如此沉重。他选择了自保,选择了家人,却也亲手将自己的一部分,埋葬在了那座阴森的地牢里。
天色依旧阴沉得可怕,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平州城的飞檐斗拱,仿佛随时都要垮塌下来。
寒风卷起地上的碎雪和尘土,打着旋,抽打在行人的脸上,冰冷刺骨。今日不同往日,城西菜市口一带,气氛格外肃杀压抑。
大批士兵持枪警戒,将围观的百姓远远隔开,清出一大片空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恐惧和病态的兴奋。
人们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那片空旷地带中央新搭起的一个简陋台子。
“听说了吗?是沈家……” “哪个沈家?”
“还有哪个?城东那个翰林老爷家!”
“哎哟,真是造孽啊……怎么就通敌了?”
“谁知道呢?这年头,上面说你有罪,那就是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