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刘晔参谋来了。”
“让他进来。”
随着一声令下,一位文士缓缓走入。
刘晔的面色红润,显然这段时间他得到了很好的调养,如今已经足以参加战斗。
段尘为刘晔设定的职位是军师参谋,隶属于参谋部。
所谓参谋部,是与内阁齐平的军务机构,它将内阁掌控的兵部、原先设计的军部,以及各军的军师全部纳入其中,统一安排任职。
由郭嘉任参谋部长,和简雍,诸葛亮齐平。
至于说关羽等武勋,同样挂职到参谋部中,军师体系进而统一。
“陛下,我来了。”刘烨在原地站了很久,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了,只能是尴尬的向段尘表露自己的存在。
“过来吧,这些时日可好?”段尘的声音传来,在刘晔的耳边回荡。
他从愣神中惊醒,目光投向那个身影。
刘晔快步走到段尘身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畏。
刘晔虽然是降臣,但他的守城能力却是大辽最为出色的。当初,如果不是刘晔的坚守,南阳城恐怕早已沦陷,也不会成为最后一个被攻破的城池。
段尘看着刘晔,心中暗自思忖:“叫刘晔过来,是不是太欺负他们了?”他
刘晔的能力,哪怕是辽东的精锐也无法撼动,就连李世民亲临,恐怕也难以攻破这道防线。如此一来,这场战争似乎确实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然而,段尘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打仗,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并且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过程,他并不在意。
“我想要你直接释放天赋技能,如何?”段尘的话语打破了沉默。
刘晔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的天赋技能可以召唤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将整座城严密地笼罩起来。
这乌龟壳坚不可摧,亲测下来,连核弹都无法轰开。唐军想要摧毁镇国塔,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刘晔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他不禁反问道:“陛下,我的天赋虽能形成绝对的防御,但也有诸多限制,或许很难达到您的目标啊!”
段尘听后,眉头微微一皱,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刘晔,反问道:“我目标在守卫镇国塔,只要守住交趾,那唐军不攻自破,又能如何呢?”
却听刘晔一脸凝重地说道:“陛下,我之天赋确实可以防守,但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将自己困在了城中,画地为牢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接着,他便举了南阳战争的例子:“南阳一战,曹军虎豹骑被困在城中无法发挥全力,这就是我天赋的后果啊!”
“反应到当今,天赋一开,交趾虽能守卫,但安南百姓又当如何呢?我军此来,不正是为了千万传奇级百姓吗?”
人口对于一个国家的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这传奇级以上的秘境中,人口的潜力更大,适应性也更强,因而与其说他要安南,不如说他要在这片土地的人口。
段尘听着刘晔的话,心中不禁一震。
他并非不认错之人,想要直接动用刘晔天赋确实是他犯下的重大错误。
一旦战事开启,他们甚至可能瞬间陷入被动局面。
到时候,刘晔的天赋受到损耗,城中的民望也将耗尽,而被迫解除护盾的他们,实则和直面唐军没有任何区别了。防守方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战事的商议就此确定,以守为主,随机应变。
交趾这边的远征军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安排防务,有的确定方案,还有的负责迁移百姓。
紧张氛围中,十天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
这十天里,交趾的大街小巷,士兵们日夜巡逻,城墙上的守卫们时刻保持警惕,一场准备已久的大战即将来临。
在大唐的广袤土地上,各方大军集结调动,日夜兼程,急行军数天,终于翻越了崇山峻岭,抵达了岭南之地。
安南边境
十万大山绵延不绝,镇南城坐落在这片山脉的深处,成为了唐军集结的最前沿。
在镇南城的南北两侧,道路纵横交错,联通着岭南和安南。
而在其南方,镇南关高高矗立,守护着这片土地。曾经,它是拱卫安南地区的隘口,如今却已成为一条畅通无阻的坦途。
山林深处,绿树成荫,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野兽在其中穿梭,它们的身影若隐若现,灵气弥漫在空气中,使得整个十万大山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高阶异兽时常出没,要比神话三国更多一些。
小城内外,军营严密齐整,宛如钢铁般坚固。
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神情肃穆,严阵以待。
空出的联通通道中,人流如织,物资运输有条不紊。
天空中,数千仙人腾空而起,身影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探查着内外的情况,传递着重要的信息。
大唐皇帝李世民亲征,他的到来让整个大唐的士气大振。
在这座小城的最中心,一座堡垒高耸,李世民端坐于中央,在他的下方,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李靖、李孝恭、侯君集等一众名将整齐地排列着,身上散发着强大的气息,令人不敢直视。
在这个时代,仙武体系纵横天下,文臣体系逐渐消散。
武强文弱的局面已经成为定局,谋士们虽然存在,但他们的角色逐渐走向了后方。
与大辽不同,大辽讲求文武双全,文臣同样能够上战场,同样能够作为统帅,文武之间仅仅是体系的不同,并不代表统兵能力的差距。
而到了儒道大宋,历经五代之乱后,强文抑武成为了定局。体系的变化使得武道逐渐消散,人们的气血变得孱弱,而儒道却大兴起来。
三个时代,三种不同的趋向,带出了三个不同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