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长期行军,应当休整一日,明日拔营行军,我今刚来,不知前线情报如何?”李世民声如洪钟,在营帐中回荡。
目光锐利,迅速扫过众人,哪怕不刻意展现,依然带着强势威压。
作为马上皇帝,李世民亲自率军出征,其气势与威严自然非比寻常。
而坐在李世民右手边的是尉迟敬德,身材魁梧,面容刚毅。
两人的实力都堪称顶尖,李世民更是达到了武道大宗师之境,拥有着八阶的修为,丝毫不逊色于一流武将。
尉迟敬德虽然仅是武道宗师,但也已臻至圆满之境,甚至有着越级对战的惊人战绩。在单挑实力上,恐怕也只有武道大宗师秦琼能够稍胜一筹。
然而,众人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这两位猛将身上,而是不约而同地望向了营帐中位的那位不起眼的男子。
此人身材消瘦,面容普通,但却透着一种刚毅之气。他的神色总是平静而淡然,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扰乱他的心境。
若是他去修行仙道,或许真会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但他却精修武道战阵,对军事谋略有着极深的钻研。
实力同样达到了武道大宗师之境,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并非个人勇武,而是那卓越的统帅之才。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很多棘手的问题,只要交给了李靖,就如同有了定海神针一般,无需担忧任何波折。
这与大汉的那位飞将军李广截然不同。
李广的个人勇武堪称传奇,他杀虎、斩将,甚至能从千军万马中成功逃亡,各种英勇事迹数不胜数。
但细细想来,他竟然没有封侯之功。
营帐内,气氛异常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结了。
众人沉默地等待着李靖的发言。他们都明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这位备受赞誉的统帅之才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
李靖缓缓起身,动作庄重而沉稳,他先恭敬地向李世民行了一个礼,然后用坚定的声音说道:
“陛下,刚刚得到消息,敌军已经将北方的百姓全部迁移到那座神秘的传送门内。从岭南到交趾城外,一路畅通无阻,他们显然是打算凭借险要地势进行防守。”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李靖见状,继续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派遣精锐的骑兵绕过交趾,直接袭击敌军的后方。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出城与我们的玄甲军交战。我们要速战速决,一举歼灭敌军的主力!”
双方从一开始就很难做到相互了解。
段尘对大唐充满了足够的重视,而大唐也对段尘有着充分的认知。
辽军会凭借过往的经验轻视大唐,大唐同样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轻视辽军。
但李靖的谋划却跳出了经验的束缚,从最客观的角度出发,做出了最为精准的战略规划。
尉迟敬德突然发出一阵笑声,打破了营帐内的沉寂。他高声说道:“李将军,大家都知道,当大军达到超精锐的水平时,所谓的地形、气候,以及以往所强调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会化为最为血腥的碰撞!”
“想当年虎牢关之战,我与陛下仅用 3000 名超精锐的士兵,就大破了 10 万联军!那时我们可从未考虑过城池的阻碍,直接平推过去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还要吸引他们出城呢?”
尉迟敬德的话语道出了这群悍将心中最直接的想法。
不能直接交战的话,辽国的士兵没有了作战的平台,武将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
同样,大唐的士兵和武将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他们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英勇,渴望获得荣耀和战功。
程咬金跟着说道:“我认为,敌人既然选择退兵,那必定是对我们心存畏惧。试探和防止埋伏固然重要,但过度谨慎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秘境融合才不过 20 日,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和他们消耗呢?必须尽快发动主力决战!如今我们的大军皆是超精锐之师,城墙已失去其作用,强攻才是上策。”
场中众人,侯君集、李孝恭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李世民却始终保持沉默,他静静地坐在那里。
这次出征,他不再仅仅是统帅,更带着御驾亲征的使命。
他深知,多听多问,才能做出最明智的决策,而胜利才是最终的目标。
就在这时,李靖站了出来,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苛责:“难道诸位都未曾查看过往卷宗吗?”
这话说完,众人心中为之一愣。在他们的认知中,情报固然重要,但在这安南之地,又有什么卷宗能够提供关键信息呢?
侯君集不禁好奇地问道:“李将军,来之前我们已经将安南历年卷宗查探了一遍,对气候、地形等也多有了解,剩下的不就是战场上的情报探查吗?难道还有什么关键之处不成?”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求知欲,在李靖这位军神面前,骄纵是不可能的。
“哼!”李靖冷哼一声,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大唐安南档案中,记载着十年前的南召之乱。当时,有一支乱军闯入安南,协助张俊平定局势。这支乱军极有可能就是华夏的援军,只是不知他们用了何种手段来到此地。”
侯君集听后,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深思的神情,再次追问道:
“确实如此,但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那支乱军的数量不过一万,竟然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击败那战象军,其凝聚战阵的方式和我们大不相同,那神秘的云气也与我们的军魂迥异,这些都是已知的信息,难道其中还有什么差别吗?”
侯君集的话语落下,一众将领纷纷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李靖。
他们久经沙场,自然能够猜到,这支士兵正是本次支援的远征军,然而,这与李靖的责问似乎并无直接关联。
“当初记载的南召叛乱中有一场战役,南召的十万联军围攻一座县城,这本应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我在查看相关资料后,心中却充满了疑惑。那可是象兵中的精锐啊,他们的力量足以瞬间摧毁一座城墙。可为何在围攻县城的时候,他们却遭遇了失败?”
此话说罢,众人无不屏息凝神,李世民也不禁屏息凝神,目光紧紧地望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