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奖状:
张某某同志在参加国防建设工作中表现积极,有显着成绩,曾光荣立下三等功一次,特发奖状表扬。
华南修建委员会,一九五三年某月某日。”
这是一张中上位置有旗帜、嘉禾、伟人图像、盖有钢印,边框位置有众多飞机图案、制作精美的奖状。
光荣:
张某某同志在“大yue进”的59年生产和工作中,发挥了冲天某某干劲,一贯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积极带头完成各项任务…………
被评为工程处59年先进生产者…………
1960年某月某日。
这张奖状中上方为天安门、锦旗图案,两侧有红灯笼、花卉、“光荣”字样,其它位置有拖拉机、麦穗、厂房等。
还盖有“某省工业设备改装公司”、“某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第二工程处”的章子。
某钢铁厂奖状:
张某某同志,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发挥了冲天干劲,在生产工作中有显着成绩,被评为六〇年二季度先进生产工作者…………
厂长唐某某。
一九六〇年八月某日。
奖状中上方为旗帜、五角星麦穗图案。
其它位置有棉花、高粱、厂房等图案。
奖状:
张某某同志在积极响应…………鼓足干劲,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模范行动,勤俭持家…………
某城县人民委员会。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某日。
奖状中上方为旗帜、五角星图案,边框位置有花卉、几何纹饰。
四张奖状是一个人的。
把钱取出来交给马师傅后,常顺就直接返回了拆迁区。
跟吴老板见面,看起了他收购到的物品。
这是对方最先拿给他看的,也是价值最大的。
这些东西,据老吴说,是在一堆五六十年代的旧书纸里面找到的。
因为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的死去,东西放久了,在老宅就会被人遗忘,拆迁混在了普通物品里一起售卖。
这就给了回收废旧的人机会。
他们把这类有历史价值的物件找出来,转手卖给了需要的人、喜欢的人。
老奖状制作精美,不是现在的奖状能够相比的,这些,对于奖状了解的人都清楚。
当然,不仅仅只是奖状,其它的很多物品都是。
现在的人做出来的物件,只要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完全就是敷衍了事。
不是说现在的东西都比以前的好,不如以前的很多。
这些真正了解过去的人都清楚。
“常老板,这几张奖状还行吧!”
见他看完,吴老板问。
“只有那张立功的还行,其它的价值不怎么大!”
跟十年前的奖状类物品行情相比,现在降了太多。
要是行情好的时候,这几张奖状的价格轻松过万。
特别是第一张,2万块钱都有人买。
其它的一千两千的也会有人要。
“你说说想卖多少钱?”
常顺问价。
“四张一起给3000块钱怎样?”
吴老板想了想,说了一个价格。
“把这个伟人瓷像搭给我,我给你3000,这个最多300块钱。”
他扫了一眼旁边的瓷像,然后说道。
伟人瓷像为半身军装瓷像,六七十年代的,很开门。
300的价格也是他随口说的。
就这瓷像,价格轻松过千。
反正这些是吴老板当垃圾买过来的,他怎么都是赚钱,赚多赚少而已。
要是不同意,那就再加点,反正该砍价还是要砍价。
“行!瓷像搭给你了!”
考虑了片刻,吴老板答应了。
把奖状、瓷像拿起来放到三轮车座椅下的箱子空间里,常顺扫码付了钱。
这几张奖状,特别是五十年代初的“立功奖状”,随着岁月的沉淀,现在比较少见,大多数因为一些原因,损坏或者遗失了。
纸类更难保存。
他准备自己先收藏。
以前在拆迁区遇到过很多奖状,但真正早期的“立功”这种,却没遇到几张。
“常老板,你再看看这两本老照片!”
谈完一笔生意,吴老板又拿出来了东西。
好些的都单独被他选了出来,放在了一个大纸盒里。
常顺把他接到手里看了起来。
第一本照片——红旗战斗队。
那些人胸前佩戴的都有伟人像章,少数人还戴着红袖章。
一看就是特殊年代。
很多照片都是这个年代的场景,内容也跟那个特殊年代相关,里面有破坏历史建筑、打砸某些老物件的照片。
从这情况来看,什么古董不古董的,炒作它们,它们就值钱,有价值。
不炒作,人人喊打,它们就一文不值。
古董不古董,终究还是一件物品。
有人喜欢它们,它们就值钱。
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送给他们,他们都不要,不能吃也不能喝,放家里还占地方。
不过那个年代,故意毁坏东西毕竟不对,好好的东西,打了砸了,很可惜。
另外一本照片,比较杂,有厂里工作的照片,有生活照,还有一些乡村照片。
第二本很明显没有第一本的价值大。
“吴老板,你再说说这两本照片的价格!”
整体看完,他又问价道。
“这些照片可不少,一共有两三百张,特别是第一本,里面可是有好照片的,我听说过那个特殊年代的照片价值,喜欢收藏的人很多,你先出个价看!”
这次吴老板没有急着说价,反问他道。
“拆迁了这么多年,出过很多这样的照片,只是你可能见的比较少,我们天天买东西,且别说一个月遇到一次,两三个月怎么的都能遇到一次,一年就能遇到好几次。
这么多年下来,你说我遇到了多少次,收了多少了?”
他也没有说价,只是说了这样的照片并不算少见。
“搞收藏的人多,就算像你说的那样,那也不一定够分!”
吴老板又说道。
“全国大小城市都在拆迁,这样的照片不算太稀有,东西是你的,还是你说价格吧!”
“那好,那就我说了,两本一起最低价1500,你看能不能要,不能要我先留着,我自己没事以后翻出来看看,不急着卖!”
听了他说的话,吴老板说价道。
看他样子很认真,不可能低于这价格售卖。
“行!1500就1500,我要了。”
这价格买这两本照片的确不高。
特别是那本特殊年代的,里面的几张有特色的可能就值这价。
谈完这笔生意,常顺付了钱又把照片放到了三轮车座椅下的铁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