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辩在找三公九卿前,先让人传来一个不起眼的人物。
豫州四名士之一的陈群,他随军参加几次战役,如今在尚书台挂个尚书的职。
此人虽现在不显,但历史曾官拜三公,能力没得说。
陈群一进门就行了个大礼,对于天子突然召见自己,内心是忐忑的。
“起来吧,来和朕一起研究研究这个。”刘辩手里拿着木炭,朝陈群招手。
陈群躬着身走过去,这才发现刘辩的面前有块木板,木板上被炭勾勒出框架,里面填写着内容。
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
一直看到最底下,一共有九品十八等。
刘辩见陈群出神,笑呵呵的问道:“卿觉得这是何物?”
陈群回过神来,赶忙抱拳,说道:“臣听闻陛下要改革官秩,定与此物有所联系。”
果然是人才啊。
怪不得能在曹魏的治下,创立九品中正制。
不过他这个九品中正制,和刘辩要改革的九品十八级不是一回事。
九品中正制是人才评价体系,评定士人出身才能,供授官参考,短期看是利好,长期则加剧门阀垄断。
九品十八级,起源于九品中正制,最初是用来选拔官员的,后演变为官员等级的划分标准。
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品级越高,地位越显赫。
刘辩自打一开始,就决定跳过,直接进入后世的部分。
因为陈群上道,刘辩兴致盎然问:“朕若是以九品十八级来取代原本的官秩,陈卿觉得如何?”
果然。
陈群内心紧张,没有第一时间作答,而是好好观察起了这份简单勾勒的官职体系。
正品对应中石,从品对应比石。
原本的粮俸后面,都以汉钱标注着新的年俸。
正一品年俸二百四十万钱,年可折粮2.4万石。
从一品年俸二十万钱,正三品八万钱,正六品十二万钱,从九品九千六百钱。
陈群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对应关系。
大将军有上万石的年俸,对应正三品以上。
三公万石,同样在正三品以上。
再往下看就出问题了。
现在的官秩,九卿多在二千石之间,可刘辩新划分的十八级中,正六品就能拿到年俸禄十八万钱,换成粮食有两千石。
北军中候更是得落到七品去了。
要是直接换过来,中间会有很大的空档。
郡太守直接和九卿平起平坐。
陈群内心迟疑着,正想着该怎么回复天子,就听刘辩主动说道:
“新官秩取代旧官秩,势在必行,找卿过来,就看看如何更合理的过渡。”
就曹操那情况,历史上陈群都能推动九品中正制落地,现在他圣君名声在外,不至于让陈群畏首畏尾。
他不能完全照搬后世,那不符合汉情,要做本土化兼容。
陈群终于开了口,揖礼道:“臣认为,直接转换不可行,陛下新订的九品,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比如呢?”
“敢问陛下,大将军、太傅、太师等该处于何品级?”
“大将军为武将之首,太傅为文臣之最,太师乃是天子之师,都当居一品。”
一口气刘辩就要为上公们涨一倍的薪水。
得益于粮价暴跌,他完全不肉疼。
粮价已经跌到了不足百钱,价格暴跌超十倍。
给上万石粮食刘辩肉疼,但给钱他不会。
他的回答没出陈群预料,陈群沉吟道:“如若上公处于一品,三公便位于从一品了?”
“没错。”刘辩又给三公涨了一倍收入。
陈群凝视着天子,问道:“九卿呢?”
毛病就出在这,定不好九卿的位置,其他人也动不了。
汉朝的官秩有很大问题,三公地位超然轻松上万石,但九卿中甚至还有比二千石的存在。
不含隐形收入的情况下,比二千石意味给不满二千石的粮食,郡太守都比其强。
刘辩盯着木板开始思考,五六品肯定不行。
“暂定二品。”
他语出惊人,让陈群吓了一跳。
陈群往前一步,确认了一下木板上写着的新俸禄。
正二品年俸一百六十万可以买粮一万六千石,对比原来的二千石,近十倍的暴涨。
比三公翻的还夸张。
这么发下去,确定不会把朝廷给拖垮?
要知道天下两千石以上的官吏不少,尤其是那些太守。
刘辩注意到陈群的动态,笑道:
“朕只说了九卿二品,又没说其他两千石以上官吏皆二品。”
陈群松口气,再次拱手询问:“不知陛下打算将太守置于何处?”
“四五六品皆可。”
陈群心放回肚子里,这么安排的话,涨幅不大。
他开始沉吟思索,三公九卿确定了,其他人就好办多了,依次往下排。
他内心已经有了个大概雏形,一品的大将军到九品的驿卒长,都可以顺势排下来。
刘辩也来了兴致,让人赐座以后,拉着陈群坐在火堆前,补充自己的见解。
“朕做一个假设,假设州牧为正三品,对于刺史和都督应该这么安排,都督为正三品,而刺史为从三品,不知卿能否懂朕的深意?”
陈群秒懂,天子这是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
权利制衡上,州牧掌行政,刺史管监察,都督负责军事,三者互不隶属,避免地方割据。
州牧想造反没兵,都督想动兵又需要州牧的粮草和刺史的批准,否则刺史的弹劾奏疏不日就能送到御前。
如今更是从品级的划分上,形成三角制约。
自发成型一套三角死锁机制。
州牧闹事,刺史弹劾,都督断其护卫,州牧被免。
都督谋反,州牧断粮,召集备倭兵防守,刺史上疏朝廷出兵,平定都督。
刺史渎职,州牧都督品级更高直接制约,刺史只得老实。
但这里面也有一个漏洞,就是级别更低的刺史督邮,能不能做到监察同级别的州牧太守。
答案不言而喻,但比起三权分立所带来的好处,这点不确定性不重要。
至少刺史能将除州牧外的人,看管的明明白白。
当然,有漏洞也不能当看不见,这就需要巡察御史和司隶校尉,时不时的巡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