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折粮的口子在这,稍微砍一砍折粮的水平,想要粮食的吃点小亏领粮食,想要钱的领钱。
长此以往官吏会发现,嘿,两个级别一样的人,前者领钱能换十万石粮食,比以前还多,另一个只领粮还比以前少了。
慢慢的想折粮的就少了。
王允的提醒刘辩完全明白,且就在计划当中,当场夸赞道:
“太傅说的好,以汉钱取代粮俸之事,即日起在司隶实行,朝廷过后会发布新的官秩令,五年内天下普及!”
刚讨论的事,现在就宣布要发布,速度之快令众臣咂舌。
看来天子已经做足了准备。
刘辩确实筹备了许久,而且不久前他就在崇德殿当着百官的面,用钱抵过粮。
当时并没有引发什么抵制,那就是一个小型的试点。
既然天子已经决定,大家便记了下来,准备迎接朝廷的新变化。
深究的话,这是好事。
皇甫嵩送上关键问题,“既然以钱作为官秩,自秦而来的官秩等级,是否要更改?”
比起换个形式,反正都会到手的钱粮,官秩等级才是天下官吏着重关注的事情。
比二千石、中二千石等等,既是官吏到手的秩禄,也是等级的体现。
粮俸没了,留下个这石那石的等级,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对此刘辩早有准备,他要用正从品级,划分每一位官吏。
当然,现在他还没准备好,刘辩随口糊弄道:
“朕会另外再谈,先议下一件事。”
众臣也没追问,等待着刘辩继续发话。
第二个重要议题是军事。
军事方面,议起来速度加快。
刘辩将规划托出,荆州的刘繇调回来,送往凉州当州牧,同时年后调五虎军开往荆州,关羽兼任荆、益总督,徐庶随军为军师。
其次,封袁术为吴侯,兼任扬州牧。
刘辩妥协了。
他要改变风格,不再急不可耐、锐气凌人。
朱儁突然离世,是他性格的转换的因素之一。
他现在的皇位很稳,百姓对他赞不绝口,朝堂清明,军队忠心。
他没有今天不发兵,明天叛贼就要逼近司隶的紧迫。
刘辩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刚刚和众臣说的五年计划。
他要在五年内,完善一个符合大汉情况的科举、让印刷术普及、打造一支庞大的水师舰队、天下各州一统、重启丝绸之路、推行九品制。
说是五年,但也要去争一争三年。
但不管是三年也好,还是五年也罢,时间都还长。
在水师没建设好前,贸然越过长江,容易栽跟头。
刘辩还打算在推行九品制的时候,对军队再进行一次调整。
三军做个划分,设立一个类似骠骑将军的水师官职,管理全国舰队。
在这期间若有征战,最好控制在局部,至于局部在哪,刘辩已经想好了。
益州。
当着三公九卿的面,刘辩道:“开春后,朕决定抽调十万汉军前往益州屯驻,此事的细节,大将军府拿主意送上来吧。”
“老臣遵旨。”皇甫嵩当场答应,内心一下子就想到了曹操。
聊着政事,天不知不觉就黑了,刘辩拍拍屁股起身,笑道:
“诸卿都回去吧,其他事明日再来议,皇后还等着朕用膳呢。”
众臣脸上露出都懂的笑容,拱手告辞了。
出了章德殿,寒风吹来,荀彧等人还好,王允皇甫嵩打了个哆嗦。
卢植裹紧衣服,踩着小碎步下台阶,“冷死了,让开让开,老夫先走。”
大冷天的早点回去睡炕上最舒服。
而且他的府邸也有火墙可烧,放在以前肯定是舍不得,但架不住宫里赏赐出来的实在太多。
最重要的是木炭价格早就降下来了。
王允突然阿嚏一声打了个大喷嚏,引得众人回头。
荀彧短暂迟疑,开始解身上的衣服。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接下披肩,卢植又踩着小碎步折返回来,把自己的貂毛披风拉开,给王允拥了进去。
两个老头挤在一块,王允的面色有所好转,往卢植怀里挤了挤,老脸满是笑容,笑呵呵的说道:
“子干公真是……”
“好了好了,少说废话,快走快走。”
卢植揽着王允的腰,两人一起在雪地里踩小碎步往殿门走。
“这两个老家伙。”皇甫嵩看得直摇头。
他听别人说过一件趣事。
卢植对王允一直有照顾,曾经在崇德殿上,卢植和朱儁两人因为粮草吵架,王允出来帮腔卢植,遭到朱儁拔胡子威胁。
最后还是卢植像护鸡崽子一样护住王允,这才作罢。
皇甫嵩虽然没亲眼见到,但听别人说起时,脑海中绘声绘色的出现了那个画面。
只可惜……那个火爆的老东西不在了。
皇甫嵩叹口气,裹紧衣服下台阶,跟上落后的蔡邕,准备同行回家。
走到章德殿门口,却见卢植王允停下了,再一看,门口停着车驾,马车帘子拉开,里面烧着火炭,暖味扑鼻。
“这是?”皇甫嵩奇怪,他们进宫时还没那么冷,众人在宫门撞见了,就一起步行来了,没乘轿子。
他随身的虎贲卫都没带。
鲍信站在一旁,朝四老拱手:“太傅、司徒、大将军、司空,陛下怕诸公受寒,特意令虎贲卫及羽林军护送诸公回去,请诸公各自上驾。”
“哎呀,这好啊。”王允喜笑颜开,一下子推开卢植钻了出来,“还是天子心疼老臣。”
他挑了辆敞亮的车驾往上爬,却爬了半天没蹬上去。
一只脚上去了,另一只脚在空中乱动。
王允趴在车驾上,老脸涨红,喊道:“救命,谁来救救老夫。”
鲍信看得想笑,强忍笑容上前帮忙。
犹记得当初寻天子至北邙,董卓军来袭时,自己也是这般,把王允架上车马。
卢植满脸鄙夷。
好在他能文能武,上个车驾轻轻松松。
一个小助跑,然后一翻。
卢植也趴在了那,蹬了好一会儿,喊道:“快来人,老夫要扒不住了。”
鲍信汗颜,一边命令手下去搬板凳来当台阶,一边向卢植那边走去。
轮到皇甫嵩和蔡邕时,他们已经可以踩着板凳上去了,旁边还有羽林郎帮忙搭把手,倒是没出岔子。
四辆马车载着四位老人离开北宫。
黑夜中。
还有个老头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疑惑的四处张望。
陶谦无语,他不是跟王允说了去茅房解个方便,等他一会儿吗?
他的存在感也没那么低吧?
还是说王允的记性太差了,这都能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