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悟顾不得失礼,抬头认真看了一眼李靖。
见李靖的眼神,虽说带了几分审视,却并无任何轻视之意。
反倒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探究和考量。
这让他心中稍定,伸手接过水袋,取下木塞,却没有立刻喝,而是借着这个动作稍稍平复了一下心绪。
冰凉的皮囊握在手中,带来更多的冷静。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对上李靖的视线。
“回总管的话,末将确是殿下从勾注山带下。当年末将等人虽栖身山林,却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只为乱世中求一条活路。”
“幸得殿下明察,不以末等卑贱,收入麾下,赐予新生。末将等唯有肝脑涂地,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他这番话是经过慎重斟酌考虑过的。
既没回避 “勾注山出身” 的往事,又着重强调 “未做伤天害理之事” 的底线。
更把重点落在 “殿下知遇之恩” 上,既表了忠心,又巧妙绕开了 “私纳匪兵” 的敏感点。
可谓滴水不漏。
李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将军不必多心,老夫绝无他意。”
见唐俊悟选择坦诚相告,没有回避过往,李靖的语气反而更加平和,甚至带着几分安抚的意味。
“隋末乱世,多少英雄好汉落草为寇,当今朝廷上,胡国公秦叔宝、英国公李绩、卢国公程知节,这些国公,昔年也曾历经漂泊,有的甚至寄身瓦岗,可谁又会因他们过往的出身,否定他们如今为大唐立下的赫赫战功?”
唐俊悟闻言,原本紧绷的脊背,彻底放松了下来。
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对着李靖道。
“末将可不敢与这些国公爷相比。”
唐俊悟连忙欠身,语气带着几分谦逊。
“这些国公爷哪位不是辅佐陛下平定天下的栋梁,末将不过是乱世中求存、蒙殿下不弃的小兵,能够追随燕王殿下,就已是万幸。”
“当年落草,实属无奈。若不是殿下在勾注山接纳末将,给末将一条正途,末将如今怕是还在山里浑浑噩噩。”
提及李恪,唐俊悟的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感激。
“殿下从不提及末将的过往,反倒委以重任,这份知遇之恩,末将此生难报。”
他这话说得谦卑,却也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李靖眼中笑意更深,觉得这唐俊悟倒也算的上妙人。
跟程咬金程兄弟倒是很像,看似粗豪,实则心思细腻,应对得体。
“唐将军过谦了。”
李靖摆摆手,不再纠缠于此,话锋看似随意地再次一转。
“只是见将军带兵有方,麾下士卒气象非凡,心下好奇,殿下是如何将一群……嗯,如何将诸位锤炼成如今这般虎狼之师的?想必其中定有非凡手段。”
听到李靖这话,唐俊悟心中一凛,知道这才是李靖真正想问的。
只不过李恪这治军之法,本就没什么玄虚的 “非凡手段”,全是实打实的 “笨办法”。
无非是赏罚分明、纪律严明、训练刻苦罢了。
只是其中许多细节,诸如如何细化操典、如何保障后勤、如何激励士气,皆是殿下心血,他自然不能和盘托出。
唐俊悟略一思忖,便恭敬答道。
“回总管,殿下那有什么非凡手段,唯有‘实’与‘信’两字罢了。”
“‘实’与‘信’?”
李靖挑眉,指尖轻轻摩挲着膝上的马鞭,示意他继续说。
“是。”
唐俊悟点头,如实相告道。
“想必总管也知道,燕王殿下麾下的燕王卫与大唐闲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制度不同。”
“我们燕王卫,殿下称之为“职业化的军人”。”
“职业化?”
李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个词颇为新颖,却精准地概括了他所观察到的燕王卫与大唐府兵的根本区别。
他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浓厚的兴趣。
“愿闻其详。”
唐俊悟见李靖并未反感,反而表现出探究之意,便继续解释道。
“回总管,殿下说,‘职业化’便是让当兵成为专门的军人。士卒无需耕作,专司操练与征战。粮饷由殿下发放,不再为了生计而分心,将全部精力投入战事,将杀敌本领练到极致。”
“我们燕王卫每日早操晚练,练刀枪、练射箭,哪怕是包扎伤口、辨识地形,野外生存,这些科目都是日日不辍,风雨无阻。
“殿下常说,‘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这句话一出,李靖听得指尖微微收紧。
目光扫过不远处正默契配合擦拭铠甲的燕王卫,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殿下这是把战场的苦,先挪到训练里吃了。这般‘贴着生死练’,兵士上了战场自然不慌。”
“总管说得是。”
唐俊悟点头,眼底添了些暖意。
一旁的苏定方忍不住追问。
“那么“信”呢?”
“‘信’自然是赏罚分明、绝无虚言。”
唐俊悟眼底亮了亮。
“作战时,谁冲在前面、谁立了功,殿下当赏就赏,军功赏赐丰厚,升迁通道明晰,从不拖延;谁犯了错,哪怕是亲近之人,也按军法处置,绝不徇私。”
“待遇上,殿下从不克扣粮饷,冬日有棉衣,伤了有专业的医疗兵。”
听完唐俊悟的讲解,与一旁还陷入震惊的苏定方不同。
李靖想得更多,就比如像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训练。
以燕王李恪的天资,他会不教那些燕王卫渗透和伪装?
只不过,这等职业化的军人,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要知道战场上,兵危战凶,受伤乃是常事。
府兵若是重伤残疾,尚可解甲归田,依靠家中田亩度日。
可这些职业士卒,一身本事皆在行伍,一旦因伤致残,无法再战,便等于断了生计。
若无妥善安置,其下场恐怕比残疾府兵更为凄惨。
李靖想到此处,目光变得格外深邃,他看向唐俊悟,语气沉凝地问道。
“唐将军,老夫还有一问。燕王卫士卒若因战重伤,乃至残疾,无法继续服役……”
“殿下对此,可有何长远之计?
“这些为国流血的勇士,晚年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