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还是来了!”
听到苏定方的话,赵鸣神色一凛,心中暗道。
对于李恪为什么没有前来迎接李靖一行,赵鸣也十分不解。
但面对李靖与苏定方这般名将的询问,赵鸣总不能实话实说,告诉他们。
我们家殿下因为昨晚熬夜太久,到现在还在床上补觉。
好在,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措辞。
“回苏将军,燕王殿下自然在城中,在昨晚就提前提醒我们,记得要喊他一起前来迎接诸位。”
说到这里,赵鸣话锋微顿,脸上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凝重,语气却依旧恭敬。
“只是想必诸位也熟知朝廷法度,受限于殿下亲王身份,在没有明确受到陛下领兵旨意的情况下,殿下最多只能统领我们三千亲王卫。”
“并且,为了擒下颉利可汗,这个对大唐威胁巨大的心腹之患,又拆出一千多人前去追击逃跑的颉利溃军。”
说话间,赵鸣抬手指了指身后的定襄城,语气愈发沉重。
\"以城中不足两千的守军,却要看守数万突厥降卒俘虏。殿下方方面面都得兼顾,既要防降卒生乱,又要安排粮草分发,还要安抚城内的大唐百姓,这几日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寅时。”
“直到昨天,那些突厥俘虏才稍稍安分些,城中诸事也渐渐步入正轨。殿下这才有时间,稍作歇息。”
赵鸣垂了垂眼,语气里添了几分真切的无奈。
“今早末将和其他几位将军去帅帐请殿下时,见他趴在案上就睡着了,铠甲都没来得及脱,实在不忍心叫醒。”
“几位将军和我便商议着,由我先过来迎候二位将军,等殿下醒了,再让他亲自去校场给您二位赔罪。”
这番话既把李恪的忙碌说得具体可感,又用 “不忍叫醒” 的细节藏住了 “补觉” 的真相,合情合理。
没看到苏定方听到赵鸣的话后,立马就想起定襄城还关押数万降卒的事。
一时间恨不得给自己来上两耳光。
毕竟,别说他了,就算是一旁的李靖。
就算以他的军事造诣,也没有想过要以不足两千兵力,同时兼顾守城、看押数万降卒与安抚百姓。
这其中但凡有一处出了岔子,便是万劫不复的乱局。
一想到此处,李靖不由得赞叹道。
“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燕王以弱兵守危城,还能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份能力与担当,着实难得。”
苏定方也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几分歉意。
“方才是我急躁了,不该对殿下的安排多有疑虑。忘记了殿下肩头上这么重的担子,歇息也是应当。待他歇好,我们再登门拜访,商议后续军务。”
赵鸣颔首,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 “请” 的手势。
“末将已备好引路兵士,营地内也已备好饭食和热炊,弟兄们入城就能歇整!诸位请随末将来!”
\"那就有劳了!\"
\"请!\"
在赵鸣的一番急智下,终于是将李恪没来迎接的事情给圆了过去。
李靖与苏定方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对燕王多了几分敬佩与体谅。
赵鸣暗自松了口气,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沉稳。
他策马在前引路,两百燕王卫在苏定方的配合下,分散到大唐府军当中,分批分段的引领大军入城。
军队安营扎寨,其实是一门极高的学问。
尤其是像眼下数量如此庞大的军队,若是扎营不当,轻则影响士气,重则可能引发营啸。
在任何地方,不同地位的人,受到的待遇也是略有不同。
在留下一些基层将领配合燕王卫引导兵士安置后。
赵鸣便带着李靖、苏定方等高层将领,前往营地内的专属营帐。
这几顶营帐内,不仅铺了厚实的毡毯,还备了炭火盆与干净的茶具,帐外更有专门的卫兵值守,既保证了清净,也兼顾了安全。
更重要的是,每顶帐篷中还准备了两大桶热水,用来给李靖等人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