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岸,牛渚大营。
虽然经历了合肥城下的败退和追击中的损失,江东军的士气一度低落。但此刻,中军大帐内的气氛却并非一片消沉。
孙策换上了一身新的甲胄,虽然眉宇间还残留着一丝不甘,但那股锐意进取的“小霸王”气势已然重新凝聚。周瑜站在一旁,依旧是那般从容淡定,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伯符,合肥之败,乃一时之挫,非战之罪。”周瑜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刘隽势大,准备充分,更兼有关羽这等万人敌和神秘水军助阵,我军暂避其锋,乃是明智之举。如今我军主力未失,根基未动,何必因一城一地之失而丧气?”
孙策重重一拳砸在案上,却不是出于愤怒,而是重新燃起的斗志:“公瑾所言极是!刘隽老贼不过仗着兵多将广,暂时得势罢了!我江东儿郎岂是易与之辈?此仇,我孙伯符必报!”
周瑜微微一笑,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庐江郡。“眼下,便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可让我军重振声威,并进一步巩固江东基业!”
孙策目光随之望去:“庐江?”
“正是!”周瑜眼中闪烁着谋略的光芒,“刘隽虽得合肥、寿春,吞并了整个九江郡,然其地新附,人心未定,百废待兴。其主力需要时间消化战果,镇压地方,短时间内绝无力南顾。此乃天赐良机于我江东!”
他详细分析道:“如今,我主已尽得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四郡,江东基业已具雏形。唯庐江一郡,尚在汉室所任太守陆康手中。陆康虽为名士,忠贞不二,然其兵力有限,且庐江地处江北,与江东本土隔江相望,实为我江东北方之屏障,亦是我军日后北进之前哨!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孙策的眼神越来越亮:“公瑾之意是…”
周瑜断然道:“趁刘隽无暇南顾之机,尽起我江东精锐,速攻庐江!以雷霆之势,在其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只要拿下庐江,我江东六郡便连成一片,尽握长江天险!进,可窥伺淮南,与刘隽争雄;退,可凭江自守,成就一方霸业!此乃奠定王基之关键一步!”
“好!”孙策霍然起身,所有的郁闷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斗志和征服的渴望,“就依公瑾之计!刘隽在江北消化他的战果,我孙伯符便在江南拓展我的疆土!庐江,我志在必得!”
他立刻下令:“传令三军!整顿兵马粮草,集结战船!三日后,兵发庐江!我要亲率大军,让那陆康老儿知道,谁才是这江东真正的主人!”
“诺!”帐下众将齐声应命,被合肥之败压抑的士气重新高涨起来。相比于强大的刘隽,攻打庐江陆康,显然让他们更有信心。
江东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无数的战船开始集结,精锐的士卒开始调动。
周瑜看着信心重燃的孙策和摩拳擦掌的众将,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合肥之败的阴影正在迅速褪去。拿下庐江,整合江东六郡,凭借长江天堑,未来与北方的燕王刘隽,还有的是较量!
很快,孙策亲统大军,以周瑜为军师,浩浩荡荡,溯江西进,直扑庐江郡治舒县!烽烟,再次于长江之畔燃起。
长江之上,千帆竞渡,旌旗蔽空。孙策站在最大的楼船船头,江风猎猎,吹动他赤色的盔缨,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志在必得的锐气与刚刚经历失败后急于证明自己的渴望。周瑜一袭白袍,立于其身侧,目光沉静地眺望着北岸。
江东大军倾巢而出,声势浩大。孙策此番志在必得,不仅要拿下庐江,更要借此战重振“小霸王”的威名!
庐江太守陆康,乃江东名士,年事已高,却以忠贞刚烈着称。他早已得知孙策来犯的消息,提前闭城坚守,动员全城军民,准备誓死抵抗。舒县城墙虽不及合肥坚固,但陆康深得民心,守军士气颇为高昂。加之不久前袁胤率领部分袁氏残部和溃兵来投,带来了一些生力军,更增添了守城的信心。
孙策大军抵达舒县城下,毫不迟疑,立刻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攻城!”孙策手中古锭刀直指城头,厉声下令。
震天的战鼓敲响!江东军如同潮水般涌向舒县城墙。云梯、冲车、井阑……各种攻城器械被推至阵前。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城头。
然而,陆康的抵抗异常顽强。守军凭借地利,滚木礌石、热油金汁如雨般落下,弓弩手射击精准,给攻城的江东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战斗从第一天起就陷入了惨烈的拉锯战。
一连十余日,江东军昼夜不停地猛攻。舒县城墙多处出现破损,摇摇欲坠,但总是在即将被突破时,被陆康亲自率领敢死队堵上缺口。城上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江东军损失惨重,士气开始受挫;守军也已是强弩之末,疲惫不堪,全凭陆康的威望和决死之心在支撑。
孙策焦躁不已,周瑜也眉头紧锁。他们没想到陆康一个文士,竟如此难缠。
“公瑾,如此下去,即便拿下庐江,我军亦要伤筋动骨!”孙策看着又一次被打退的进攻部队,语气沉重。
周瑜沉吟道:“陆康深得民心,将士用命,强攻确非上策。或许…可从内部瓦解…”
就在孙周二人苦思破城之策时,转机意外地出现了。
这夜,数名神秘人悄悄潜入了江东大营,求见孙策。来人正是日前投奔陆康的袁氏部曲中的几个中层军官。
“孙将军!我等愿献城投降!”为首之人跪地低声道。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心中讶异:“哦?你等是袁胤部下,为何要降我?”
那人愤愤道:“将军明鉴!那陆康老儿,表面收留我等,实则心存猜忌,将我等部署于险地,粮草供给亦多有克扣!其心中只有汉室朝廷,视我等为溃兵流寇!如今城外攻势如潮,城破只在旦夕,我等不愿陪这老朽殉葬!愿献西门与将军,只求将军入城后,饶我等性命,并予以重用!”
孙策闻言大喜!周瑜却谨慎地问道:“西门守备如何?你等如何能打开城门?”
那人详细说明了西门守军布置、换防时间以及他们如何里应外合的计划,听起来颇为可行。
周瑜仔细盘问后,对孙策微微点头,示意此事可信。
孙策当即拍板:“好!若此事能成,你等便是首功之臣,吴必有重赏!”
是夜,约定的时辰。舒县西门悄然打开了一条缝隙,等待已久的江东精锐在程普、韩当等将领率领下,如同幽灵般涌入城中!随即四处放火,高声呐喊:“城破了!大军进城了!”
城内守军经过连日血战,本就精神紧绷,骤闻此变,又见火光四起,顿时大乱!许多地段防线瞬间崩溃!
陆康正在府邸部署明日防务,闻听西门失守、敌军入城的消息,如遭雷击,一口鲜血喷出:“天亡我也!恨不能守土报国,竟败于宵小之手!”
他知道大势已去,城破就在眼前。悲愤之余,他强撑病体,做出了最后的安排。他召来最信任的几名老部下,将自己的印绶和一份血书交给他们,决然道:“我陆康世受汉恩,唯有以死报国!你等速带我家眷,尤其是尚在稚龄的幼孙,趁乱从北门突围,北上…去投奔燕王刘隽!为大汉继续效力…”
“太守!”部下泣不成声。
“快去!”陆康拔出佩剑,指向门外,“再迟就来不及了!”
几名亲兵含泪叩首,护着陆康的家眷,趁着城中大乱,悄然从北门突围而出,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陆康自己,则整理好衣冠,手持汉节,端坐于太守府大堂之上,面无表情地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很快,喊杀声逼近,江东军攻破了太守府。孙策和周瑜在众将簇拥下,踏入大堂。
看到端坐堂上、视死如归的陆康,孙策心中亦不免生出一丝敬意,他开口道:“陆府君,庐江已破,何不早降?吾必以礼相待。”
陆康睁开眼,目光冰冷而决绝:“孙策逆贼,侵州略郡,枉顾朝廷法度!我陆康唯有忠魂一缕,报效国家,岂能屈膝事贼?”
说罢,他猛地拔出佩剑,横剑自刎!鲜血溅满了身后的汉节!
孙策阻止不及,看着陆康的尸体,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厚葬之。以太守之礼。”
庐江之战,以孙策惨胜告终。他虽得了庐江,却损失了大量兵力,更逼死了一位忠臣,在道义上留下了污点。而陆康家眷的北逃,尤其是其幼孙,小小一孩童双目赤红却无一滴泪水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