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军撤退的命令虽已下达,但数万人的大军想要在敌方眼皮底下安然脱离接触,绝非易事。孙策与周瑜亲自断后,指挥各部依序南撤,朝着长江岸边的预定登船点疾行。队伍绵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混乱和脱节。
然而,他们并未料到,有人早已将他们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
巢湖通往长江的一条必经之路的侧翼,芦苇荡深不见底。周泰和蒋钦率领的五百水军精锐,如同潜伏的鳄鱼,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们放弃了继续骚扰粮道,而是根据关羽军令和自身判断,精准地预判了江东主力的撤退路线。
“来了!”蒋钦眼神锐利,低声道。只见远处烟尘大作,江东军的后队正在通过,队伍显得有些冗长散乱。
“好机会!”周泰舔了舔嘴唇,眼中闪烁着嗜战的凶光,“公奕,你带人截断其后队,放火制造混乱!我去寻那孙策!”
“幼平小心!孙策骁勇,不可恋战,搅乱即可!”蒋钦叮嘱道。
“晓得!”周泰低吼一声,猛地站起身,“儿郎们!随我杀敌建功,就在今日!”
“杀!”
五百精锐如同猛虎出闸,从芦苇荡中呼啸而出!蒋钦率一部直扑江东军后队尾部,箭矢火箭齐发,瞬间点燃了数辆辎重车,引发一片惊惶混乱!
而周泰则一马当先,如同离弦之箭,竟直插江东军中段!他目标明确——那杆最为醒目的“孙”字大旗下,正在指挥撤退的孙策!
“孙策小儿!休走!周泰在此!”周泰声如炸雷,手持长刀,势不可挡!他根本不顾自身安危,如同一把烧红的尖刀,硬生生切入江东军阵中!所过之处,江东士兵试图阻拦,却被他那狂暴的力量和悍勇的气势杀得人仰马翻!
孙策正督促军队加快速度,忽闻后方大乱,又听到一声暴喝直呼其名,不禁大怒,回头望去,只见一员魁梧如熊罴的敌将,正疯狂地朝着自己冲杀而来,其勇猛势头竟无人能挡!
“无名下将,也敢猖狂!”孙策少年气盛,岂容他人如此挑衅?加之撤退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当即勒住战马,提起古锭刀就要迎上去。
“伯符!大局为重!不可恋战!”周瑜急忙劝阻。
但周泰来得太快!几句话的功夫,他已连破数道阻拦,冲到了距离孙策不过数十步的地方!
“保护主公!”孙策身边的亲卫将领急忙上前拦截。
“滚开!”周泰怒吼一声,长刀横扫,势大力沉,竟将一名冲过来的江东裨将连人带武器劈飞出去!其勇悍之气,令周围江东兵将为之一窒!
就这一瞬间的迟滞,周泰已冲破最后阻碍,杀到孙策马前!
“看刀!”周泰毫不废话,抡起长刀,带着撕裂风声,直劈孙策面门!
孙策也被激起了真火,挥动古锭刀奋力迎上!
“铛——!”
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两人身形都是微微一晃!
孙策心中再次震惊:这又是哪里来的猛将?力量竟如此之大!刀法虽不及关羽那般老辣磅礴,却多了一股亡命徒般的凶狠暴烈!
周泰得势不饶人,一刀快过一刀,刀刀不离孙策要害,完全是搏命的打法!他口中还不断怒吼:“孙策!留下头来!”
孙策被周泰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死死缠住,一时竟脱身不得!两人刀来刀往,火星四溅,转眼间便斗了十余合,周泰竟凭借一股血勇之气,与孙策斗了个旗鼓相当,丝毫不落下风!
而此刻,更大的威胁来临了!
江东军后方的混乱和喊杀声,早已惊动了不远处的关羽大军!
关羽站在营寨高处,看得分明,丹凤眼中精光一闪:“江东军果然溃退!还有我军小队袭扰?好机会!传令!全军出击!掩杀过去!”
“轰——!”
燕军营寨大门洞开,养精蓄锐已久的关羽主力如同洪流般倾泻而出,朝着混乱的江东军猛扑过来!周仓、廖化等将一马当先,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好!关羽全军出击了!”周瑜脸色大变,看着前方被周泰死死缠住的孙策,又看看后方汹涌而来的关羽大军,心知若再拖延,必将陷入重围!
“伯符!快走!”周瑜急得大喊,同时命令身边所有将领,“一起上!救出主公!断后部队死战挡住关羽!”
韩当、黄盖等将一拥而上,拼死攻击周泰,终于将杀得性起的周泰暂时逼退数步。
孙策得了空隙,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燕军主力,又看看眼前这个浑身是血却依旧凶光毕露的敌将,知道今日已不可能取胜,甚至脱身都难。
“走!”孙策不甘地怒吼一声,在众将的护卫下,狠狠瞪了周泰一眼,拨转马头,朝着江边方向疯狂逃去。
周泰还想再追,却被蒋钦从后面拉住:“幼平!够了!关羽大军已至,我等任务完成,不可深追!”
周泰看着孙策远去的背影,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恨恨道:“可惜!差点就能留下这小子!”
但他也知道,若非关羽大军及时出击,仅凭他们五百人,迟早被江东军吞没。
随着孙策的逃走和关羽主力的全面压上,江东军的撤退彻底演变成了一场溃败。断后的部队被关羽大军轻易击溃,丢盔弃甲,伤亡惨重。
周泰和蒋钦则率领着五百儿郎,与关羽大军汇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以区区五百之众,不仅成功袭扰了敌军后方,更是险些截住敌军主帅,立下了奇功一件!
合肥之战,以燕王刘隽不战而得合肥,江东孙策损兵折将、狼狈溃退过江而告终。而周泰蒋钦二将的勇名,也在此战中彻底打响。
好的,根据修改后的背景进行调整:
---
合肥城门大开,投降的袁术旧部士卒垂头丧气地分列道路两旁,燕军的旗帜已然插上城头。城内刺史府(原仲氏皇宫)前,更是戒备森严,燕王刘隽的赤旗王纛高高飘扬。
府邸大堂内,刘隽高踞主位,神色平静却自带威严。下方,以纪灵、杨弘、阎象为首的合肥降官降将正战战兢兢地跪伏于地,呈上户籍、府库图册、兵符印信等物,口中说着效忠归顺的言辞。
“罪将纪灵(罪臣杨弘\/阎象),昏聩无能,昔日误从袁术逆贼,今蒙燕王殿下天威感召,愿率合肥全城军民归顺王化,献城以降,从此鞍前马后,唯殿下之命是从,望殿下恕罪收录!” 几人声音带着惶恐和卑微。
刘隽目光扫过几人,并未立刻让他们起身,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尔等能迷途知返,顺应天命,献城归顺,免去一场兵灾,保全了合肥军民,此乃有功之举。过往之事,孤可既往不咎。”
几人闻言,如蒙大赦,连连叩首:“谢殿下天恩!谢殿下天恩!”
“然,”刘隽话锋一转,“既入孤麾下,便需恪守《燕律》,勤勉任事,忠于职守。若再有二心,或欺压百姓,贪赃枉法,定严惩不贷!”
“臣等不敢!定当洗心革面,竭诚效忠!” 几人赶紧表忠心。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和甲胄摩擦之声,伴随着朗声通报:“启禀殿下!前将军关羽,得胜归来,于府外候见!”
“宣!”刘隽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很快,关羽那伟岸的身影步入大堂,他虽经厮杀,但甲胄依旧整理得一丝不苟,只是征尘未洗,更添几分沙场悍将的凛冽之气。其身后,还跟着两名浑身浴血、煞气未消却难掩兴奋的将领,正是周泰和蒋钦。
“臣关羽,参见殿下!托殿下洪福,我军追击江东溃兵,斩获颇丰,江东军已狼狈逃窜过江!”关羽抱拳行礼,声若洪钟。
“云长辛苦!快快请起!”刘隽抬手虚扶,目光赞赏,“此战云长稳守营寨,逼退孙策,最后雷霆一击,大涨我军威风,功不可没!”
“此乃臣分内之事!”关羽起身,随即侧身,引荐身后的周泰蒋钦,“殿下,此次追击,多亏了周、蒋二位将军率领奇兵,于敌撤退途中奋勇截杀,甚至一度缠住孙策,才使得我军能顺利扩大战果!二位将军勇武绝伦,更兼临机决断,实乃难得之将才!”
周泰和蒋钦连忙上前,单膝跪地,激动却恭敬地抱拳:“末将周泰(蒋钦),参见殿下!幸不辱命!”
刘隽看着二人,脸上露出欣慰和早已预料般的笑容,他并未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对堂下的纪灵等人道:“尔等都起来吧。也让你等看看,何为真正的勇将,何为凭战功立足!”
纪灵、杨弘等人这才敢起身,偷偷看向周泰蒋钦,感受到二人身上那未散的杀气和平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再对比自己等人献城投降的狼狈,不由得面露惭色,心中更是敬畏。
刘隽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周泰蒋钦,语气中带着赞赏和一丝调侃:“周泰,蒋钦。抬起头来。还记得在彭城时,孤欲授你二人偏将之职,你二人却以‘无功不受禄’推辞,自请带五百人去清剿水匪,欲以战功来见孤。如今看来,你二人岂止是剿灭了水匪?这立下的可是阵前逼退孙策、助大军破敌的奇功啊!如何?现在可还觉得‘无功’,可还愿接受孤的封赏了?”
周泰和蒋钦闻言,想起当日情景,既感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周泰昂首大声道:“回殿下!末将等幸得公子举荐,殿下不弃,岂敢真有推辞之心?实是恐才疏学浅,骤登高位难以服众,更恐辜负殿下与公子厚望!如今侥幸立下微功,全赖殿下运筹帷幄,关将军指挥若定!末将等愿凭殿下安排,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蒋钦也道:“殿下知遇之恩,末将等没齿难忘!今立寸功,皆为本分,不敢居功!一切但凭殿下吩咐!”
“好!说得好!”刘隽朗声大笑,心中极为畅快,“不骄不躁,有功而不矜,真壮士也!孤就喜欢这样的实在人!你二人今日之功,孤与全军有目共睹!若再不赏,岂非寒了将士之心?”
他略一沉吟,当即下令:“周泰、蒋钦听封!”
“末将在!”二人精神一振,再次抱拳。
“擢升周泰为横江中郎将,蒋钦为靖波中郎将!各领水军一营,编入徐州水师序列,归关羽将军节制!赏金百斤,锦缎百匹!望你二人再接再厉,日后随孤扫平江东,再立新功!”
中郎将!这已是军中高级将领职位,远非之前的偏将军可比,更是实打实的统兵大将!
“末将谢殿下隆恩!必誓死效忠,万死不辞!”周泰蒋钦轰然应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云长,此二员猛将,便交予你了。”刘隽对关羽道。
关羽抚须点头,看着周泰蒋钦,眼中也满是欣赏:“殿下放心,此二人皆乃水中蛟龙,必是我军日后横扫江表之利刃!”
“好!你等一路辛苦,先下去沐浴更衣,稍后孤设宴庆功,为你等接风洗尘!”刘隽心情大好。
“谢殿下!”关羽、周泰、蒋钦齐声应道,行礼后退出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