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袁术重重叹了口气,颓然垂下头。
阎象见状劝道:桥将军福大命大,定能逢凶化吉。
帐中一片沉寂。
两千追两百,哪还有活路?
袁涣沉吟道:当务之急是主公安危。依属下之见,主公应率亲卫两百轻骑速返下邳。
下邳尚在掌控,城中尚有五千守军。主公进城后即刻命其南撤淮南。
至于此地四万大军,唯有且战且退,待与张勋将军会师后,交由张将军统领撤回淮南。
曹操昨日刚取彭城,此刻必在驰援下邳路上。两地相距甚远,即便急行军也需三日。
何况曹军要分兵驻守彭城,看管降卒。满打满算最多能调两万兵马。
我军现有四万之众,加上张勋将军三千精兵,应当能够周旋。
若还是挡不住呢?袁术猛地拍案。
若挡不住......
袁术心乱如麻。开阳、彭城、下邳三城恰成掎角之势——曹仁据守的开阳在北,曹操新克的彭城在西南,自己掌控的下邳居东南。而此刻四万大军驻扎的兰陵,正处在这三角包围圈的中心。
这分明已成瓮中之势。
难怪曹操敢放手一搏。拿下彭城便截断了他的退路,正如他若攻下开阳同样能困死曹军。如今想要活命,唯有采纳袁涣之计,丢下大军独自逃回淮南。
至于这四万将士和下邳五千守军能否全身而退,只能听天由命了。
** 已见分晓。
而他袁公路,输得一败涂地。
他已全然料不到自己竟会毫无招架之力便被曹军围困。
两时辰克彭城。
旷古未有,措手不及。
若无法抵御……
唯有令张勋及众将领舍弃这数万兵马,速返淮南。
兵卒易募,良将难求。
阎象长叹一声。
曹军攻城之迅猛远超预期,瞬息间他们已陷绝境。
若无那投石车,即便战败尚可退守下邳,从容撤兵。
而今困守下邳无异自取 ** 。
这番博弈可谓满盘皆输,寸缕不留。
这四万残部与下邳五千守军,必将遭曹军截杀,难有生还。
袁术颓然颔首:既如此,若事不可为,便让张勋弃军归寿春。
桥蕤多半已遭不测,张勋绝不可再失。
存得性命,何愁东山再起。阎象宽慰道,以明公威望,重聚十万大军易如反掌。
袁术勉强点头。
此非久留之地,请明公速作决断,趁夜取道小路撤离。袁涣进言。
袁术又叹:然则军中事务托付何人?不若待张勋归来再行。
四万士卒若无统领,必将大乱。
阎象急道:时不我待!天将破晓,曹军铁骑随时可至,我愿留守!
袁术愕然。
纵使逃命亦须携心腹谋士同行。
如此险境,阎象竟自请留守,足见赤诚。
不可!诸君皆须随我同行!袁术突然厉声喝止,环视帐中众人。
否则本将军亦不离去!
众臣皆惊。
危难之际方显真情,袁术虽刚愎,却也有可取之处。
他沉声道:暂将兵权交付刘馥、戚寄、秦翊、苌奴四人。彼等虽非将才,然忠心可鉴。
众人不再争执,生死关头自当速决。
须臾间苌奴等人奉召入帐,袁术交代完毕,将兵符郑重交予苌奴。
一年多前白马战场,苌奴为给袁术传递情报曾历经生死,其忠诚无可置疑。袁术安排苌奴临时掌管军队,待张勋抵达便交接兵权,率部撤回淮南。
苌奴重重点头应允。
夜色掩护下,袁术携阎象、袁涣、李丰、杨弘等亲信沿偏僻小道潜往下邳。
子夜时分。
刘馥寻得戚寄与秦翊。
袁术倒行逆施,二位难道还要追随他为祸苍生,背负千古骂名?刘馥直指要害。
戚寄与秦翊闻言色变:元颖此话怎讲?
虽未跻身袁术核心集团,但刘馥的才干在军中备受推崇,与二人素有交情。
刘馥肃然道:
原以为袁术出身名门,纵无大德亦不至丧尽天良,谁知其恶行令人发指。今夜特来相邀共举义旗。
举义旗?!二人惊疑低呼。
刘馥继续剖析:
袁术所到之处民不聊生,曹操治下却百姓称颂。如今曹公奉天子密诏,持节统辖四州,讨逆伐罪名正言顺。
戚寄仍有顾虑:我等终究是袁氏门生,背主求荣恐为世人诟病。
秦翊亦附和称是。
刘馥正色反驳:
大义面前何论门生?袁术已是 ** ,从逆才是真正不忠!何况投效曹公即是为朝廷效力,何来骂名?
短暂沉默后,戚寄拍案道:元颖所言极是!我早不满袁术 ** ,只是碍于情面隐忍至今!
秦翊恨声道:他弃大军于险境,自己却带着心腹 ** 逃命,何曾将我等放在心上?
戚寄怒火更盛:即便我等战死,他也不过心疼折损兵马罢了!
二人愈发激愤,痛陈袁术苛待下属、屠戮百姓诸罪,最终决意追随刘馥改投明主。
“现在去请降,时机是否不妥?”戚寄犹疑道。
刘馥拂袖道:“虽非最佳时机,却也无妨。主动献城与兵败乞降,岂可同日而语?既是我等诚心归顺,性命自可保全,来日前程更是一片光明。”
秦翊与戚寄相视一怔:“此话怎讲?”
刘馥捻须反问:“二位可记得臧霸旧事?”
二人闻言顿悟。
昔日臧霸率四万之众归顺曹操,即刻受封平原相,更被委以镇守青州西陲重镇之责,足见曹公用人不疑之风范。
“臧将军正是曹公树立的典范。”刘馥目光灼灼,“如今我等再率四万将士归顺,岂非第二块活招牌?重用之礼,必不下于臧霸。”
二人抚掌称善:“元颖高见!”
刘馥压低声音:“既如此,当速召苌奴前来......”
话音未落,横掌作势一划。
那苌奴乃袁术死忠,平素助纣为虐。袁术在徐州劫掠豪族时,此獠最是凶狠,不仅洗劫世族,连贫苦农户也要 ** 取乐。
借着军议之名将苌奴诓至大帐。
杯盏坠地间,五百伏兵自帷幔杀出,刀光闪烁,转眼便将苌奴剁作肉泥。
虎符入手时,东方才现鱼肚白。
刘馥三人各率两千亲兵持符夺营,甲胄铿锵中,瞬息掌控全军兵械。自古 ** 皆如此道——欲夺权柄,先据武库。
失了兵刃的袁军将士,纵有千般不愿,也只得随波逐流。基层士卒尚不知开阳、彭城俱破,中低将领虽知战败,却多未闻袁术早已弃军而逃。
黄土高台上,戚寄秦翊将两城惨败、袁术宵遁之事昭告三军。台下哗然如沸,待闻归顺曹公之议,竟有士卒击掌相庆。
谁人不惧曹孟德威名?与其追随袁术屡战屡败,不如转投明主。忽闻探马飞报:张勋所率三千精骑,正朝此处疾驰而来。
刘馥、戚寄和秦翊设下圈套,意图擒获张勋作为归顺曹操的筹码。然而未等张勋现身,曹操的六千铁骑已率先抵达。刘馥独自执白旗面见赵云、曹仁与曹纯三位将领,望见张勋首级时并不感到意外。当他率领四万大军请降时,三位将领却惊疑不定。
莫不是诈降?
难说。
如何应对?
赵云三人既紧张又振奋。他们这支轻骑本为解救兰陵归顺的萧、胡、王三族而来。夏侯渊的两万步兵尚在两日路程外,曹操亲率的主力正包抄下邳。这般布阵原为全歼袁术部众,岂料敌军竟不战而降?
纵有七成把握是真降,亦不可放松警惕。曹仁沉声道。赵云颔首:军师早有告诫,骄兵必败。袁军或正欲诱我入彀。最终他们仅令骑兵在外围警戒,一面飞报曹操。
两时辰后,赵云于行军途中面见主公。曹操听罢朗声大笑:卿等处置甚善!纵是诈降,我四万大军压境,亦教他假戏真做!
接受这支建制完整的四万大军投降,无论真假都必须调兵加以控制。这支队伍里肯定还有不少将士与刘馥、戚寄等人并非同心,一旦生变就会造成不小损失。
曹操召集徐晃、乐进、吕虔、李典等校尉:诸位立即放下粮草辎重,只带兵器轻装赶往兰陵。我与子龙先行一步。
众将先是领命,继而纷纷疑惑发问:
主公要突袭兰陵?
莫非子孝、子和与子龙将军的六千骑兵遭遇不测?
六千精骑对阵四万步卒能有什么闪失?
难道敌军已溃,我军要乘胜追击?
曹操捋须笑道:都不对。
那是?
见主公心情愉悦,众将更是好奇。
袁术抛下这四万大军独自逃窜,如今他们已献降归顺。看来诸位暂时无仗可打了。曹操笑意更浓。
众校尉先是一愣,继而表情各异:有人喜形于色,有人垂头丧气。
恭贺主公!
与袁术在淮水对峙四月,虽耗时良久却未费吹灰之力!
袁术既失徐州又折兵马,怕是要气吐血了!
先是臧霸归降,如今袁术四万大军望风而降,主公英明神武!
袁军也太窝囊,都不给咱们立功机会!
就是,这四月我都寸功未立!
真羡慕徐公明和太史子义跟随夏侯将军立下那么多战功!
曹操见众将为战则喜、无战则恼的模样,捋须大笑道:中原未定,袁绍、吕布、孙坚等强敌尚在,日后立功机会多的是。
莽汉乐进嘟囔道:可咱们有琅琊巨炮,就怕日后敌人见着炮车就跟袁术军一样直接投降了!
曹操对这个矮个子莽夫又爱又气,指着他摇头笑骂。
**892**
“若你所言不虚,区区琅琊炮便可平定天下,即便你无功无过,我也必向陛下为你讨个列侯之位!”
“那不成!”乐进连连摆手,“我乐进堂堂七尺须眉!若不杀得血流成河、尸骸遍野,如何配得上封侯之尊?!”
“莫急,机会多的是。”曹操含笑颔首,稍作停顿,笑意渐敛。
“此番能轻取袁术,不过是因琅琊炮初次现世,袁术毫无防备,军心溃散之故。”
“待袁术败讯传开,琅琊炮现世的消息亦会轰动四方,袁绍、公孙瓒、孙坚、刘表等人必将醒悟——攻城略地,我等已无人可挡。”
“他们若不即刻联手抗我,便会被各个击破。困守孤城,于他们而言,唯有死路一条。”
“他们岂会坐视我等壮大?岂容我等喘息?”
“必会联手出击,先发制人。”
“此战虽在徐州轻松取胜,但尔等须心中有数。天下大势,即将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