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青徐战局的最后一役,仅用两个时辰便尘埃落定。此役青州军几乎零伤亡,斩敌首两万余人,俘获战卒四万余、民夫五万,缴获驮畜万余头,粮草六十余万石。
庆功宴上,曹操帐下文武济济一堂。曹操举杯高声道:这第一杯酒,当敬太阿先生!满座轰然响应,纷纷向陈渡遥敬。陈渡先敬曹操,再回敬众人,仰首饮尽。
随后曹操依次向奇袭立功的吕虔及其部将敬酒,最后才嘉奖曹仁、于禁等诸将。酒过三巡,夏侯渊面红耳赤道:此战之酣畅,堪比淮阴侯背水一战!若世人知晓此乃主公与祭酒早有的布局,怕是要惊掉下巴!
曹纯摔杯大笑:祭酒真乃神机妙算!自讨董结束后便暗中筹谋......
从焚天煮海之战彻底剿灭青州黄巾,到界桥白马之战震慑群雄,直至此番青徐大战,主公已让天下大势尽归我手。这一年来每一场战役都堪称惊世骇俗!如今天下还有谁敢与我青州争锋?
子和所言极是!
主公文韬武略,举世无双!
主公神威!
青州必胜!
军师神机妙算!
在夏侯渊和曹纯的激励下,众将领豪情万丈。短短一年间,他们从讨董联军中的一支弱旅,已然成长为当世最强的势力。
赵云被曹氏兄弟劝得酒兴正浓,举杯来到陈渡面前:当年军师命我与恶来兄百骑劫营,本以为已是旷世奇谋。如今方知那不过是雕虫小技。自入主青州以来,军师以天下为棋局,诸侯为棋子,这才是真正的鬼神之谋!
陈渡大笑着与赵云碰杯。此刻宴席上气氛热烈,他自然不会扫兴。
子龙说得好!曹操振袖而起,我得军师相助,犹如周得姜尚,汉得张良,何愁不能匡扶社稷,平定四海!
在场文武无不热血沸腾。所有人都明白,曹操志在天下,而他们要追随主公建功立业。
程昱起身问道:主公今日故意放走陶谦,想必又与军师在谋划新局?
军师又有妙计?
青徐之战刚毕,就要再布局天下?
下一战攻取何处?
可是要拿下徐州?
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的目光在曹操与陈渡之间来回游移。徐庶忍不住追问:究竟是何等计策?
曹操轻抚酒樽,嘴角浮现莫测笑意:此乃堂堂正正之策,借势而为的阳谋。话音甫落,满座肃然。
青徐一役所获颇丰。曹操环视诸将,兵马粮秣、声威大势俱已收入囊中,更有青州屏障固若金汤。子孝麾下两千铁骑已南下开阳,有此要地,青州全域已成不败棋局。
夏侯渊皱眉:按兵不动?众将面面相觑,唯见赵云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徐庶忽然击掌:莫非是......纵虎噬敌?
曹操颔首示意继续。徐庶整理思绪道:
陶谦败局已定,徐州士族本应箪食壶浆以迎明公。然若故作无力进取之态,淮南袁术必趁虚而入。
他手指蘸酒在案几上划出形势:
袁术夺得徐州后定会横征暴敛以充军资,待其与陶谦两败俱伤之时,徐州士族必将再度恳请明公入主。届时三辞三让,天下人便无话可说。
帐中静默片刻,陡然爆发出赞叹之声。曹操把玩着青铜酒樽,目光深邃似海。
曹操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方才所言借势而为,孝直似有不解?
徐庶拂袖执礼:属下愚钝,仅能参透驱虎吞狼之策,却难悟明公阳谋深意。
下邳陈氏、东海麋氏皆已知我心意。曹操指尖轻叩案几,徐州一日不应,孤便一日不踏彭城。
愿闻明公所欲?徐庶眼中精光闪动。
曹操提壶斟酒,琥珀光倾:
三事而已。
其一,呈报隐户名册;
其二,依制完税纳粮;
其三,准予佃农赎身。
堂下顿时哗然。夏侯惇手中酒樽微颤——这可是在掘世家根基!即便是当今天子,怕也不敢轻提此事。若真能...
曹操突然拍案,惊得烛火摇曳:
与其留虎兕于柙中,不若驱之于郊野!
刀兵可靖外患,内忧却要束手束脚!
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恍然击掌,有人若有所思。陈渡捋须暗叹:历代开国之君若不能犁庭扫穴,此后便再无人能撼动这盘根错节的利益罗网。光武帝当年向豪强低头,虽得中兴汉室,终究连丈量田亩这等小事都...
如今若曹操直接接管徐州,以妥协换取当地豪强的支持,那么土地与隐户的顽疾便不止关乎徐州。
这将演变为豫州之患、兖州之困、冀州之危,终将席卷天下。
正如另一时空的曹魏,为何曹操逝世后,上层旋即奢靡成风?
根源在于土地与隐户问题悬而未决,加之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彻底垄断仕途。
财富与权柄,尽数落入豪族囊中。
曹丕缺乏其父的武略,唯有不断让步,方能换取称帝的契机。
因此当下的青州,宁可暂缓扩张步伐,也要从徐州着手——哪怕血流成河,也誓要破除旧秩序,在废墟上重塑属于曹操的新规则。
当然,彻底根除顽疾绝无可能。即便世家表面应允交出隐户,最终仍会玩弄花样,欺瞒作假。
但只要他们迈出第一步,所有矛盾便暴露于朗朗乾坤之下。
届时律法为刃,杀一儆百,自可名正言顺严惩不贷。
要让徐州低头,谈何容易?
缺乏压倒性优势,不过徒增笑柄。
另一时空的三国英杰,曹操、刘备、孙权,皆曾竭力遏制世家。
却都因根基薄弱,最终不得不作出妥协。
幸而这个时空的曹操手握青州盐利,推行集体农庄,兼之一连串辉煌胜绩,已积聚足够资本。
他携雷霆之势压境,以阳谋破局:
若尔等不肯屈服,便纵容袁术为刀俎。待其敲骨吸髓之时,我再以救世主姿态降临。
这分明是裹着蜜糖的 ** 。
初时或可抗拒,终究不得不咽下。
只要曹操保持绝对强势,借袁术这把贪婪之刃,将内忧转化为外患,便是上上之策。
待袁术攻入徐州,我军即刻进驻沛国。曹操目光如炬,将其困死于淮南一隅。当徐州世家俯首之日,便是袁术退出争霸之时。
此言激起满座哗然。
沛国驻军!徐州封锁!
青徐硝烟未散,竟已布下擒袁之局!
堂上众人无不热血沸腾。
(
2.把内忧当成外患来解决
3.末段通过拆分长句增强戏剧张力
4.新增裹着蜜糖的 ** 等隐喻
5.调整语序增强气势,如律法为刃,杀一儆百句式)
《权谋之弈》
主上与军师的韬略,确非寻常可比。元直抱拳慨叹。
陶恭祖在曹氏兄弟率领千余丹阳劲卒护卫下,趁着夜色向南急遁。行至安全处,立即解散部曲令其自行返邳,仅留百余亲骑继续逃亡。
为避曹军铁骑,未取官道,专择荒僻小径。逃窜整宿后,以为脱险,遂于山野暂歇。岂料甫入眠,曹子威便惊慌摇醒他:突骑距此仅三五里!
老迈的州牧如遭雷殛。此败已摧垮其精神,年迈之躯更经不起颠簸,骨骼似散架般,再难上马。他瘫坐于地:尔等自去罢。
曹氏兄弟对视片刻,终弃之而去。
须臾,曹子孝率铁骑至,从草堆中揪出陶谦。老者受此大辱,惨白面容竟泛出血色:速取老夫首级!
杀你这老物有何用?曹仁冷笑,军师有令,留你为青州效力。
陶谦骤闻此言,忽如见鬼般厉嚎:军师?!
自然是你处心积虑欲除之的那位。
陈元让?!陶谦声音颤抖,他不是...
住口!曹仁虚踏其臂,所谓刺杀,不过是军师引你入彀的香饵。
陶谦轰然瘫倒,双目圆睁望天,恍若离水之鱼。原来这场杀局,自始至终都握在那位白衣谋士掌中。
思绪混沌之际,他丧失了思考能力。
曹仁带领两千骑兵迅速南下,丝毫未作停顿。
直至正午烈日当空,曹仁部队早已消失无踪。
陶谦逐渐清醒,不得不面对现实。
忽然间,曹仁临别之言在耳边回响:祭酒特意留你性命,望你为青州效力。
陶谦顿时耳鸣目眩,怔愣片刻后发出凄然苦笑:原来苟活并非侥幸,全是陈渡谋划。
抬眼望去,只见陈登与麋芳正冷眼相视。
此二人随曹仁南下途中被刻意遗落于此。
他们暗自权衡是否该在此了结陶谦性命。
若任其存活,返回下邳后恐会借助曹宏等人势力重整旗鼓,这对已遭重创的徐州更为不利。
陶谦若死,徐州便能自主选择归附对象,避免无谓战事。
然而他们终究不敢动手。
深知曹操欲借陶谦之手消耗徐州实力。
更明白曹操对徐州志在必得。
这份认知令他们不敢违逆曹操。
或许这正是曹操留下他们的用意:这是道效忠的考题,借处置陶谦来试探陈氏与麋氏的臣服之意。
陶使君,启程吧。陈登终是将陶谦扶起。
......
青徐战事落幕的消息,最先传至袁术手中。
闻讯时,袁术惊愕万分。
陈太阿遇刺竟是诈局?!
臧霸竟败于曹操?!
曹操竟敢任用臧霸镇守青州要地?!
陶谦竟被假扮臧霸的曹军偷袭得手?!
陶谦、臧霸、公孙瓒之辈,莫非尽是愚钝之徒?!
置身事外的袁术自信洞若观火,对众人破口大骂。
且看陶谦末战之溃,曹军都杀到身后了,竟还懵然不觉!
整整七万大军!
纵是七万头猪,曹操也不可能这般迅速取胜!
震惊之余,袁术暗自盘算起自身前程。
此刻的袁术对徐州觊觎已久,却因曹操军力强盛而举棋不定。
他原以为陶谦再不济也能重创曹军,谁料战局急转直下——臧霸归顺、曹军屯驻琅琊,曹操势力不减反增。苦思无果之际,他转向谋士:巨伯,依你之见,眼下是否还要图谋徐州?我总觉曹操另有所图。
阎象强自镇定后进言:曹军大胜却止步琅琊,显是在积蓄力量。若等其羽翼丰满,我军将错失良机。当务之急是双管齐下:既联络徐州豪强,又厉兵秣马准备接管。纵使短期难施善政,也要将徐州作为战略要地。
袁术啜饮蜜水,愁容渐展:所言极是。那说客的人选......
阎象早有计较:陶谦大势已去,说不定徐州士族自会来投。届时这些本地豪强,便是最好的引路人。
......
北境战事正酣。冀州清河战场上,袁绍佯装溃败诱敌深入。公孙瓒追击途中阵型涣散,最终四万先锋仅半数突围。怀着刻骨仇恨的袁绍将降卒尽数处决,用首级在敌营前垒起森然京观。
---
**战火重燃**
袁绍又一次将清河握入掌中。
公孙瓒元气大伤,袁绍终与其平分秋色。
可怒火仍在胸中翻腾——
清河,本该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