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汉是在换人质的第二天回来的。
林中积雪不多,还算好走,但没有树木遮挡的山路就格外难行了。
雪漫过小腿,两根探路的木棍插下去就是个黑乎乎的窟窿。
这让许多出来捡柴火的山民愈发愁苦,愁粮食,苦寒雪。
跟随陆老汉一起来的除了寨上的五六个壮小伙,还有两位族老,分别是陆家寨三叔公和一个独臂的老头,据说是陈王寨那边的。
“这个洞可不大好,有水流出去,里面太潮了,到处是青苔,都没法住人。”
独臂老陈打量着冒热气流出去的山泉水,不住摇头。
他们这些老头子在山里山外摸爬滚打一辈子,不说对这些山洞了如指掌,也能熟悉个七八分。
像陆老汉家选的这个小山洞冒泉水,他们更是不能不记。
最近这些年干旱,对水格外上心。
“也是山神老爷眷顾,有多余的柴火烧干山洞,不然是住不了的。”
陆老汉打了个哈哈,招呼人往洞里走。
洞口守着的人早就把里面的人叫起来收拾被褥,又硬生生挤出一些空间,容纳外人进来。
三个老头,六个半大小子,这个洞本来就不大,不把被子卷起来连落脚的地儿都没了。
闻到洞里玉米的清香和盐水煮的毛豆香气,三叔公和独臂老陈咽了咽口水,心里也随之一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光听陆老汉说山神老爷显灵,赐下粮食柴火,哪有亲眼所见来的震撼?
别的不说,光这现煮的嫩玉米和毛豆,都没地方能造假。
大雪天上哪儿去找这些东西?
两个老头子顾不得坐下喘口气,就着急忙慌地打开锅盖看玉米和毛豆,对一旁青绿的豆秧敬若神明。
然后由陆老汉引着去了最深处那简陋的供桌。
云澈也不知道那现搭的石台有什么好看的,但他看着山上下来的这几个小伙倒是觉得不错。
这几人明显比陆家家里的正梁正风壮实,眉宇间也带着杀气,身上有不少暗红色的痕迹,想来是和流民兵战斗留下来的。
陆家女孩多,除了两个适龄的,其余也有几个快到年龄的。
因此他们一进来,纷纷红了脸,低着头不敢往陆家人身上看,只拿余光偷偷打量。
反倒是陆家的小娃娃好奇地看着这些陌生人,还小声问自己姐姐和娘这些人是哪里的亲戚。
陆老太和陆大嫂热情地给他们盛热水喝,山泉水煮玉米的热水清甜可口,一人一碗下了肚,热乎乎的,驱散一路的寒气。
这时几个老头子也从洞里的夹角退出来了。
“你家五小子的身子好了吧?该去山上看看大夫,看还要不要吃药。”
三叔公等人出来,陆老太也就开始盛饭了,把先前盛热水的碗拿来给他们装了玉米毛豆,让他们先吃。
陆老汉客气两句,被点了名的陆鸣弯腰也走了过去,直到头顶山壁不碰头才直起腰杆:“三叔爷,我身子好多了,昨天眼睛也能看清不少,正说这两天有空上山看看。”
“嗯,好了就好,这是老陈,你可能没见过,陈王寨那老王头死了,他顶上来的。”
三叔公给陆鸣介绍人,陆鸣也转头叫了声陈爷爷。
老陈一只手吃东西不方便,但他也不喜欢让别人帮忙,点点头算是应了:“你的事我听你爹说了,山神老爷显灵对咱们连云峰是大事,得回去商量商量怎么把山神老爷请上去。
你的身子也要紧,有空就赶紧上山看看大夫。”
其实独臂老陈没心情吃东西,只想赶紧回寨上把这山神老爷的事办了,连带着陆鸣也赶紧带回去。
但他这把年纪天不亮就出发,走了一个多时辰,身体实在扛不住,不喝点热水吃点儿热乎的,恐怕上了山就得去找前任族老叙旧去。
而且外面雪这么厚,把陆鸣这个身子没好全的人带着,万一摔坏了山神老爷怪罪怎么办?
因此种种,他也只能闷头干饭,好快点吃完歇歇脚,回寨上去。
云澈看他们几人吃着喝着,之前心里琢磨的“约柜计划”感觉也该提上日程了。
不然这些人把陆鸣带走供起来,他这位幕后神明就变成白打工了。
靠着石壁背光处,他摸了摸石碑,意识昏沉,进入梦境。
青绿色的玉米叶子在洞里哗啦啦如下雨一般散落,把几十口子吓得不轻。
即便是习惯“神迹”陆家人也直打哆嗦,她们可没经历过这种饱和式神迹降临。
平时都是有东西忽然在陆鸣和云澈床铺上出现,陆鸣叫人来收走,或者云澈自己收拾出来。
现在这种宽大的玉米叶子从半空中哗啦啦的掉,她们可没经历过。
众人惊惧过后,很快反应过来,赶紧下跪口呼山神大老爷。
陆鸣从纷乱飘零的玉米叶子里看向自己媳妇的方向,那里的人影也缓缓转身跪下,跟着大家的动作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明明是她搞出来的把戏,偏偏还装出一副与她无关的样子。
他媳妇儿真招人稀罕。
正陷入每日一赞的陆鸣忽然感觉衣服被拽了一下,低头看,却是他爹拽的。
陆老汉表情严肃,心里急坏了:就算你被山神老爷眷顾也不能不敬神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