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里,水晶吊灯将整个空间照得如同白昼,掌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保罗早已按捺不住,一个箭步跳进舞池,随着欢快的节奏肆意摆动。
张新月裙摆扫过地面,像是掠过水面的燕子,轻盈地走到潘逸冬面前。她微微歪着头,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喂,整天泡在乒乓球馆的大球星,敢不敢和我跳支没有节奏的舞?”
潘逸冬一下子愣住了。这些年来,他的生活几乎被乒乓球训练填满,每天从早到晚,不是在球台前挥汗如雨,就是在健身房进行体能训练。参加这种聚会,对他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放松,更别说跳舞了。
可看着张新月那充满挑战的眼神,不知怎的,他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跳就跳!”
当他的手掌触到她指尖的茧时,心里不由得一颤。那粗糙的触感,他再熟悉不过,就像自己握球拍的手上那厚厚的茧子一样,都是无数个日夜坚持与努力的见证。他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女孩,和自己一样,都在为热爱的事物默默付出。
刚开始跳舞,潘逸冬紧张得不行。他的手脚仿佛突然不听使唤,三步里倒有两步踩错,脸上火辣辣的,连耳根都红透了。
“别急,跟着我的节奏来。”张新月轻声安慰道,随后哼起了一段即兴旋律。那温柔的歌声,像潺潺溪水,缓缓流淌进潘逸冬的心里,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随着旋律流淌,他慢慢找到了感觉,舞步也不再那么僵硬,开始能踩中节拍。
她的头偶尔轻触他胸口,发间的茉莉香混着啤酒花气息,让潘逸冬想起昨夜两人共披毯子聊天的场景。那时候,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聊起训练和创作中的酸甜苦辣。原来,在这异乡的夜晚,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孤独与坚持。
潘逸冬突然觉得,原来自己的生活,除了枯燥的训练和紧张的比赛,还有这般美好的时刻,有这样能懂自己的人。
当《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响起时,窗外已经缀满了星星。潘逸冬望着张新月发间的银月发卡,思绪万千。
他想起在乒乓球的世界里,有个术语叫“黄金落点”,指球台对角线最刁钻的制胜位置。而此刻,他的指尖与她的指尖,在舞步里完成了最完美的相遇,这种感觉,和在赛场上打出漂亮球时的畅快截然不同,却更加让人心动。
“你知道吗?和你跳舞比打赢一场比赛还开心。”潘逸冬忍不住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
张新月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笑意:“那以后多带你跳,让你天天这么开心。”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音符与笑声中悄然流淌。当最后一块黑森林蛋糕化作舌尖的甜意,这场被星光浸润的晚餐也已近尾声。
张新月将两人送至酒店门口,铁艺路灯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光影,像是谁打翻了调色盘,把离别的轮廓染得朦胧。
潘逸冬的鞋尖碾过一片落叶,发出细碎的脆响。他望着张新月发间的银月发卡,心里满是不舍,多希望时间能像乒乓球的旋转那样,在触台的瞬间逆势回弹,让这一刻停留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谢谢你,保罗。”张新月拥抱保罗时,发丝扫过他肩头的队徽,“记得去听我的新歌。”
“一定单曲循环。”保罗挤挤眼,转身钻进驾驶座,“你们聊,我去发动车子。”
引擎声在街角渐弱,只剩路灯电流的嗡嗡声。张新月转身时,裙摆上的莱茵河浪纹又一次扫过潘逸冬的鞋面。她身上的香味混着夜露气息,再次让潘逸冬想起昨夜共披的毯子,可此刻,那些温暖却要变成记忆里的余温。
“明天的飞机?”潘逸冬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沙哑,像被揉皱的乐谱。
“嗯。”张新月点点头,发梢垂落遮住了睫毛,“得回去了。还有好多新歌等着我去创作呢。”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打破这沉重的氛围,可声音里还是藏不住一丝失落。
“真舍不得你走。”潘逸冬喃喃道,“和你在一起,我才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有意思。”
张新月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我也是啊,认识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打乒乓球的人也可以这么有趣。”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就像乒乓球台两端的留白。潘逸冬看见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裙摆的纹路,忽然想起她在舞台上弹唱时,那些震颤的音符如何落进他的血脉,让他沉醉其中。
“其实……”
“我……”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笑了。张新月抬头时,睫毛上沾着的光点不知是露水还是星光。
“谢谢你,”她忽然上前,将头轻轻靠在他胸口,“让月亮在异乡遇见了星星。”
潘逸冬的手臂悬在半空,犹豫了一下,最终轻轻落在她背上。她的发顶蹭过他下巴,他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像球拍击打乒乓球的脆响,在静谧的夜里格外清晰。
“我会记住的。”潘逸冬说,声音轻得像片羽毛,“记住月亮与星星相遇的夜晚。记住和你一起跳舞,一起聊天的每一个瞬间。”
张新月退后半步,从口袋里掏出枚银色徽章别在他外套上——是阿尔卑斯山的轮廓,山顶嵌着粒碎钻般的星子。“下次见面,换你带我去看你的星空。去看你训练的球馆,去吃你家乡的美食。”她说这话时,身后的酒店正巧飘来《友谊地久天长》的钢琴曲。
就在这时,保罗的车喇叭打破了这份浪漫的沉默。潘逸冬坐进副驾,回头时看见张新月仍站在路灯下,裙摆被风吹起半弧,像枚即将圆满的月牙。她朝他挥手,大声喊道:“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一定不会忘!”潘逸冬也大声回应,挥舞着手臂。
在后视镜里,她的身影渐渐缩成小点,最终与漫天星子融为一体。潘逸冬摸着胸前的徽章,忽然想起乒乓球术语里的“擦边球”——看似偏离轨道,却在最后一刻触碰到命运的边界。或许有些相遇本就无需约定轨迹,就像月亮与星星的引力,早已在宇宙大爆炸时写下注脚。
车载音响里忽然响起张新月的歌,副歌部分的弦乐像银河倾泻。潘逸冬望向窗外,十月的德国夜空里,某颗流星正划过慕尼黑的方向——那是他写给月亮的,未说出口的晚安。
他知道,从今晚这场特别的舞蹈开始,自己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期待,期待着下一次与星光共舞的时刻,期待着再次见到那个让他的生活泛起涟漪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