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等人竟未派兵阻拦我军回援东平陵,实在反常。
袁谭却信心满满道:
管亥此刻正忙着攻占乐安,抢掠财物,哪还顾得上阻截我们!
而曹操分兵进攻平原郡,妄想吞并整个平原,对驻守青州的冀州大军形成合围,野心勃勃,胃口太大,自然无兵可设伏!
当务之急是速败曹操,解东平陵之危,再与平原郡守军会合,形成犄角之势,构筑防线抵御曹军。等父亲率大军南下,便可一举歼灭曹操!
见袁谭意气风发,俨然一副沙场老将的姿态,郭图欲言又止。恰在此时,小阳山南北两侧骤然响起震天喊杀声。
山上伏兵万余人冲杀而下。
袁谭军顿时大乱,谁也没料到小阳山竟藏有伏兵。
速撤!快退出小阳山!
弓箭手!阻击山上敌军!
大公子速退!
郭公快走!此地凶险,曹军主力必在附近!
数万冀州军顷刻乱作一团。
袁谭休走!纳命来!
许褚率军从北面杀出,如猛虎下山,瞬间突入冀州军中,大刀挥舞,所向披靡。冀州将士无人能挡,纷纷毙命。
杀!别让袁谭、郭图跑了!
见主将如此悍勇,五千曹军士气大振,奋勇冲杀。冀州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撤!快撤!
袁谭见曹军两面夹击,早已六神无主,仓皇张望不知所措。
郭图急喊:大公子!速向西撤!不可纠缠!
好!好!袁谭不假思索,拍马便向西逃窜。
然而未行多远,西面突然杀出一支万余人的曹军。为首旌旗招展,黑底金字的字大旗格外醒目。
曹操!
袁谭肝胆俱裂——曹操怎会在此?
袁谭、郭图,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曹操率军截断退路,曹军齐声高呼:
投降!投降!投降!
袁谭面如土色,惶然望向郭图。郭图咬牙道:大公子莫慌!杀出去!别人可降,您决不能降!
没错,我乃袁绍长子,若低头归顺,便永远与继承权无缘了。
谁都能降,唯独我不行!
冲锋!给我撕开曹军防线!杀出去必有重赏!
袁谭横下心挥剑前指,厉声高喝。
自寻死路, ** 手压制。曹操面色阴沉,下令弩兵对突围冀州军展开攒射。
密集箭雨笼罩下,冲锋的冀州兵接连中箭倒地,连弩发射的破空声不绝于耳。
惨烈伤亡令冀州将士肝胆俱裂,纷纷溃退回阵。
继续冲锋!退后者立斩不饶!袁谭目眦欲裂。
在死亡威胁下,冀州军又发起数次冲锋,皆被曹军轻易击退。
阵前尸横遍野。
冀州军士气彻底崩溃,将士们已然绝望。
袁谭速降!念在你父亲情面,可饶你不死!
莫要为了颜面葬送全军性命!
郭图,你乃明理之人,此时已是绝境,还不劝主投降!
曹操的攻心之策逐渐见效。
就连袁谭也显露出动摇之色。
郭先生,如今该当如何?
郭图面如锅底,眼中闪过惊惶:曹军 ** 之利,纵使正面对决也难取胜...
现在说这些何用?快拿个主意!
见郭图踌躇不语,汪昭急道:不如改道向 ** 围!
袁谭如见救命稻草,望向郭图。
曹操必不敢取公子性命,此计或可一试。郭图低声道。
领悟其中关节,袁谭精神一振:传令转向东面突围!
主公,袁谭 ** 向东逃了。戏志才抚掌而笑。
未料对方竟不敢再战,选择避其锋芒。
曹操朗声笑道:仲康已率军完成合围,此刻掉头回撤,必遭我军迎头痛击。
连本部兵马都难以突破,更何况是许褚等猛将的防线。
曹操稳坐帐中静观战局。
果不其然,很快便见袁谭军阵型大乱,被切割得七零八落。
全军压上,加速分割战场,迫降冀州军!曹操拔剑直指前方。
传令下去,务必活捉袁谭!
余者,格杀勿论!
曹操确实无意加害袁谭。若取其性命,便意味着与袁绍彻底决裂。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纵使袁绍有心避战,也再无转圜余地。
这是人之常情,谁都无法回避。
不多时,冀州将士纷纷缴械投降。
众将陆续前来复命。
主公请看末将斩获!许褚当先出列,手中拎着颗血淋淋的首级。
那头颅双目圆睁,满是惊惧不甘。
郭图郭公则!蒋干失声惊呼。
作为颍川世家子弟,蒋干自然识得此人。
像郭图这等谋士,生擒后曹操定会礼遇厚待,设法招降。
谁知竟被许褚这个莽夫一刀斩了。
郭公则......曹操眼中掠过一丝惋惜,转瞬即逝,随即赞道:仲康英勇!能在万军之中诛杀重兵护卫的谋士,当记首功!
谢主公!许褚憨笑着将首级交给书记官,浑然不知其中利害。
主公请看末将生擒何人!李乾押着一名锦衣男子上前。那人冠冕落地,披头散发,但仍能看出与袁绍几分相似的面容。
此乃何人?曹操佯作不知。
李乾咧嘴笑道:这正是袁本初长子袁谭啊!
说罢一脚踹去,袁谭踉跄摔倒,引得众将哄笑。
曹操忙上前搀扶:原来是显思贤侄!
袁谭此刻傲气全无,嗫嚅道:多...多谢曹叔父......
战场刀剑无眼,贤侄莫要介怀。且先去沐浴更衣,稍后设宴为你压惊。曹操面不改色,俨然一副慈祥长辈的模样。
“呃……多谢曹叔叔!”袁谭有些错愕,没想到曹操竟如此不拘小节,但他也不敢多言。
身为阶下之囚,自然只能听从曹操的安排。
只要性命无忧,其他都无所谓了。
待袁谭被带离后,众人重新将注意力投向刚刚平息的战场。
不久,朱灵押着另一员敌将前来复命。
“主公,此人是袁谭麾下主将汪昭,末将三刀便将其击 ** 下,请主公定夺!”
汪昭吓得直接跪地叩首:“求曹公开恩!末将愿归顺曹公,为您讨伐逆贼!”
曹操伸手扶起汪昭道:“汪将军能识时务,快快请起!”
“谢曹公不杀之恩!”汪昭如蒙大赦,这才颤巍巍起身。
曹操随即吩咐道:“来人,带汪将军下去好好休整,不得怠慢!”
“诺!”一队士兵领命将汪昭带离。
蒋干皱眉进言:“主公,汪昭此人毫无气节,战败即降,恐非可靠之人。”
连朱灵三招都接不住,这般贪生怕死之将,留着有何用?
曹操轻抚长须道:“此战乃我们对袁绍的首场交锋。汪昭在袁绍军中地位不低,若今日归降之事传开,日后袁绍部将必有效仿。”
“倘若我拒绝受降,甚至苛待降将,今后袁绍麾下众将定会殊死抵抗,徒增我军伤亡,对夺取冀州大为不利。”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曹操的深远用意。
这分明是要树立榜样,让天下人看清他曹孟德的胸襟。
————————
“更重要的是,青州尚有辛评等人盘踞。要想尽快招降彼等,汪昭这类降将正是关键。”曹操目光投向北方东平陵方向。
戏志才献策道:“如今主公有袁谭、汪昭在手,整个青州已是我鄄城囊中之物。”
“但为避免横生枝节,当速取东平陵与平原郡!”
“在下有两策献上!”
曹操眉峰一挑:“志才有何妙计?”
“其一,可令袁谭说服辛评开城归降——毕竟辛评、郭图本是辅佐袁谭经略青州,如今少主被擒,正是良机。”
“其二,派朱灵将军携汪昭急赴平原郡,借汪昭身份诈开城门,助子义将军一举攻克!”
曹操听罢抚掌称善,当即命朱灵带汪昭星夜赶赴平原,又令管亥等人顺势接管乐安国各城。
当夜,曹操设宴款待袁谭。酒过三巡后,他特意提及东平陵之事,暗示若袁谭能劝降辛评,便可将其暗中释放,并允诺对外宣称从未生擒袁谭。
袁谭闻言喜出望外。毕竟投降曹操将成为他仕途污点——袁绍本就偏爱幼子袁尚,此事若传回邺城……
袁谭觉得若能洗刷这个污点,对他日后继承大位大为有益。
他当即应允下来。
次日曹军抵达东平陵。
未等曹操开口,袁谭已策马至城下,对城头的辛评喊道:
仲治先生,如今青州败局已定,我冀州兵马全军覆没!
继续固守已无意义,平原郡亦已陷落。先生困守孤城,父亲不知情更无援兵。为将士们性命着想,还望开城归顺曹公!
听到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辛评气得几欲吐血。
咳咳!
连声咳嗽后,辛评本想训斥袁谭何为真正的大义。
但转念想到袁谭毕竟是主公长子,在敌军阵前训斥少主实属不妥。
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守城将士却深受感动。
没想到大公子如此体恤下属,这般仁德之主着实值得效忠。
公子可曾想过,若开城投降,主公将永失青州,再无南渡黄河之机?辛评提醒道。
袁谭哪顾得上长远谋划,只担心若不劝降,自己性命堪忧。尤其是那个叫许褚的莽夫,连郭图都敢杀,此刻正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脖颈。
他不禁咽了咽口水:败局已定,徒守无益。相信父亲必能体谅我等苦衷。
呵!
袁绍竟养出这等儿子。
罢了!既然公子执意如此,辛某若再坚持反倒成了恶人。辛评转身对众将士道:放下兵器,开城归降吧!
多谢先生!将士们纷纷行礼。
若非辛评松口,他们只能死守东平陵与曹军血战。生死抉择,不过一念之间。
城门开启,冀州军出城请降。
袁谭欣喜若狂,对曹操道:曹叔,侄儿已劝降东平陵,还望叔父遵守约定!
曹操笑眯眯答道:贤侄放心,三日内定让你安然离去。
多谢叔父!袁谭激动地连连道谢。
曹操挥师挺进东平陵。
为免袁谭难堪,特意未让其随行入城。
仲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曹操快步迎向辛评。
辛评躬身作揖未起:败军之臣献城求荣,实在惭愧。
曹操执其手扶起道:先生苦衷,众人皆知。此乃不得已之为。
先生大义,谁敢轻慢!
辛评起身面对曹操热忱,不便推辞,反诘道:
曹公莫非欲放大公子返邺?
曹操神色微滞,旋即笑道:
先生何出此言?
曹公胸怀天下,深谋远虑,岂是庸碌之辈?必已筹谋周全。辛评道,
曹公自幼与袁公相交,最知其性情,当有良策。
袁绍诸子相争,其人多疑寡断,偏宠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