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羽眉头紧锁,低声道:
“殿下,依我看,情况恐怕不妙。
他们内部很可能分裂了。
那些尚有余财、能拿出钱来‘支持北伐’换平安的,或许会接受您的条件。但那些已经被我们彻底打垮、一无所有的,比如被断了财路的,很可能狗急跳墙。
莫相这样…怕是内部火拼,他是逃出来的?”
柳青脸色也凝重起来:“意思是…江南士族一部分人,还是选择造反了?”
这时,莫廷晟终于把那口气喘匀了,猛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殿下!老夫无能啊!未能劝服所有人!
那钟宏治、蔡维奇、栾迭云等贼子,狼子野心!
他们…他们竟然偷偷将罪人白澶从琼州接了回来,打着‘靖难’的旗号,造反了啊!”
“什么?!”白庚猛地站起身,“还有白澶的事?!他还不死心?!”
他强压怒火追问:“莫相,江州是您经营多年的地方,江南士族也并非铁板一块,难道所有人都跟着反了?”
莫廷晟哭诉道:“那白澶他不是人啊!戾气深重,动辄打杀!
钟、蔡、栾三家贼子全力支持他,白澶已杀了江州刺史,占据了江州城为据点,正准备挥师东进啊!
其他不愿附逆的同僚,被他关的关,杀的杀…
郝仁郝大人忍辱负重,假意投诚,如今身在江州心在建康,正在贼营中为我们做内应啊!”
“老夫一看情况不对,拼了这条老命才逃出来给王爷报信!
现在白澶恐怕已经控制了整个江州!
估计兵部的紧急文书,最快明天早朝就会送到!”
白庚闻言,却露出一丝狐疑:
“莫相,您…七八十岁的高龄,从江州到京城,千里之遥…比兵部八百里加急的驿马还快?”
莫廷晟一把鼻涕一把泪:
“王爷明鉴啊!老夫逃出来时一路被追杀,慌不择路,幸好半道遇见这头神驴拉着辆破车…老夫是日夜兼程,不敢停歇,这驴都累得口吐白沫了,这才抢先一步赶到中书省!苍天可鉴啊!”
白庚算了算江州到京城的距离,起码一千五百里,看着外面那头眼看就要驾鹤西去的驴,嘴角抽搐了一下。
好家伙…当年北宋有高梁河车神,今日我大靖这是出了位“江州车神”啊?!
这驴怕不是赤兔转世?
情况紧急,白庚也顾不上深究这离谱的赶路速度了,沉声道:
“事不宜迟!莫相,您赶紧随我进宫面圣!此事非同小可!”
莫廷晟连连点头,挣扎着爬起来。
出门前,还不忘死死拉住一个中书省小吏的手,千叮万嘱:
“一定…一定要治好我的驴!它是我救命恩驴,再生父母啊!”
小吏:“……”
这老头怕不是疯了吧?
当然,莫廷晟还是精明地留了一手。
他没说是自己最初把白澶“请”来的,也没说自己怎么跑出来的。
实际情况是,白澶在莫府如同战神下凡顷刻间弄死他十几号精锐家兵,吓的其他家兵一时不敢上前。
莫廷晟和郝仁等一众“投诚派”直接跪了,吓得当场表示效忠的。
然后一群投诚派找机会偷跑,结果一群人没跑过一个七八十岁的莫廷晟,要不然说人家凭啥之前当宰相呢。
至于郝仁,郝大人则跟莫廷晟说他委屈自己在白澶军中当内应,是不是真心的咱也不知道。
在莫廷晟号召一群人准备跑时,郝仁一把鼻涕一把泪握住他的手,说:
“莫老你一定要告诉陛下和王爷我是自己人!我这是忍辱负重啊!你一定要说啊!”
然后转头追捕他们时比谁都卖力…
莫廷晟自己都搞不清这孙子到底是演的,还是真想拿他们的人头向白澶表忠心。
反正,一群人没跑过他这个七八十岁的老莫跑出来了!
白庚带着形象堪比难民的前宰相莫廷晟,火速入宫求见白穆。
养心殿内,白穆听完莫廷晟,经过艺术加工的汇报,当场勃然大怒,一把将手中的暖炉摔在地上:
“这兵部八百里加急文书还没个老头骑驴快?”
白庚都快无语了,怎么最近这老爹闲了脑子也有点不正常了。
那重点是驴吗?
白庚咳了一声:“父皇,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平叛吧。”
白穆急忙点头:“对对对,还是得是我庚儿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白庚心想:他是不是在pUA我啊,想让我一直这么干中书省?
白穆补充道:“老二那个逆子,居然还敢蹦跶!”
莫廷晟在一旁添油加醋:
“何止是蹦跶啊陛下!他现在简直变了个人,戾气冲天,毫无体统,动不动就扇人耳光!一点都不体面!”
白穆深吸一口气:“庚儿,你觉得…此事该派谁去平叛?”
白庚想都没想,立刻报菜名一样回答:
“父皇,郭老王爷?郭子敬?我岳父?随便哪一个伸根手指头不都能碾死白澶那只秋后的蚂蚱?”
白穆看着他,忽然语重心长地说:
“庚儿…你就不想…亲自出去历练历练?总待在京城处理政务,也闷得慌吧?”
白庚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脸“您可别逗我了”的表情:
“父皇!我不会打仗啊?”
白穆看着他那怂得理直气壮的样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最终摆摆手: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来人迅速宣兵部尚书郭子敬、郭炜、慕英三人来上朝。”
白穆看了莫廷晟一眼吐槽了一句:
“我得好好问问郭子敬,这兵部的八百里加急文书怎么还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骑着驴快!”
莫廷晟:……。
太侮辱人了!但还是老配方!
被阴阳几句也比在江州挨耳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