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穆召集郭炜、慕英、郭子敬的旨意刚传下去不到十分钟,养心殿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来:
“陛下!兵部尚书郭大人求见!说有八百里加急军情!”
白穆一愣:“这么快?让他进来!”
只见郭子敬一脸凝重,甚至带着几分愠怒,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封插着羽毛的信函,单膝跪地:
“陛下!八百里加急!罪人白澶伙同江南士族,在江州谋反了!
叛军兵分水、陆两路,以江州为大本营,攻势迅猛,已连下三城,正朝京城方向扑来!”
“三城了?!”
白庚惊得从椅子上弹起来,“沿途那些太守、守将是干什么吃的!都是纸糊的吗?!”
旁边的莫廷晟不满说道:“郭尚书,注意言辞…造反的只是部分江南士族…”
潜台词:别地图炮,我们投诚派还在呢。
白穆摸着下巴,一脸匪夷所思地看着郭子敬:
“子敬啊,朕有个问题…你们兵部的八百里加急,为啥还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骑驴快?”
郭子敬:“???”
他准备好的慷慨陈词卡在了喉咙里,一脸懵逼地看着白穆,又看了看旁边那个灰头土脸、散发着可疑气味的老乞丐。
陛下…这是听到有人造反该有的态度吗?
郭子敬瞬间觉得,眼前这位曾经威严的君主,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了。
于是他发出了灵魂疑问:“陛下…这位…老叫花子是?”
这也不是个正常人。
莫廷晟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他努力将垂在额前那几根珍贵的毛发向后捋了捋,挺起胸膛,试图找回一丝昔日的威严:
“老夫!就是比你们兵部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还快上一步,从江州叛军窝里跑来向陛下禀报此事的!”
郭子敬瞪大了眼睛,仔细辨认了半天,终于从那满脸的污垢和绝望的眼神中看出了熟悉的轮廓,失声叫道:
“莫…莫相?!真是您?!您怎么…怎么从江州跑出来的?还弄成这副模样?”
莫廷晟悲愤道:“正是老夫!”
白庚没理会他们的认亲戏码,皱眉追问郭子敬:
“各地太守难道就没有组织抵抗?就任由他连下三城?”
郭子敬无奈道:“殿下,他们想拦,也得拦得住啊!”
白庚:“此言何意?”
这时,白穆终于从“驴速VS马速”的哲学思考中回过神来,替郭子敬解释道:
“庚儿,你是真忘了还是装傻?
他鲁王白澶的那个亲王爵位是怎么来的?
不就是十年前在北境,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大破北齐防线,为朝廷夺回豫州立下首功换来的吗?”
白庚更疑惑了:“他那么能打?那上次在京城宫变,怎么输得跟条…呃,那么狼狈?”
郭子敬叹了口气,解释道:
“殿下,情况不同。
白澶此人,极其擅长闪电战与奇袭战术,讲究一个‘快’字。
上次宫变,是我们提前察觉把他拖住了,让他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但若是在开阔地带,让他掌握了进攻主动权…况且,白澶本身就有万夫不当之勇,各地太守仓促之间,如何能抵挡他的兵锋?”
白庚发出了最后的疑问:“那他哪来的兵?琼州流放还能带着军队去?”
一旁的莫廷晟开始心虚地抠手指头,小声嘀咕:
“那些…那些江南士族中的反动分子,私下里养的家兵家将,林林总总加起来…凑个三万应该没问题…
再加上一些闻风而动的投机者,多凑够点人也不是不可能…”
他没好意思说自己“贡献”了五千精锐家兵,那简直是资敌典范。
就在这时,郭炜和慕英也赶到了。
两位老将龙行虎步地走进养心殿,人还没站稳,声音先到了:
“听说白澶那小子又造反了?”
“这回又折腾什么幺蛾子?”
然后,两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乞丐版的莫廷晟身上。
郭炜\/慕英异口同声:“这老叫花子是谁?”
莫廷晟:“……”
内心咆哮:没完了是吧?!每个进来的人都得来一遍?!老子不要面子的啊!
白穆立马对两人说:“哈哈哈哈!我跟你们说个笑话!老郭儿子一个兵部尚书,管的八百里加急,没跑过一个七八十岁老头骑的驴!你说可乐不可乐!哈哈哈哈哈!”
养心殿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
郭子敬、郭炜、慕英:“……”
陛下,您真的还好吗?
白穆笑了好一阵才停下来,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咳嗽两声:
“咳咳…好了好了,说正事。现在讨论一下,该怎么办。”
慕英看了一眼旁边努力板着脸、装作严肃思考状的白庚,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摸着下巴,眉头紧锁,又看了看还在憋笑的白穆,凑到郭炜耳边低声道:
“老郭,我是看出来了,他们白家谁不掌权,谁就容易…嗯…变得比较随性。”
郭炜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言简意赅:“很难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