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亦可与周正履职半年后,“共赢”战略落地成效显着——在陆亦可的督查推动下,“数字共赢”项目在偏远地区的宽带覆盖率提升至80%,“绿色共赢”技术培训覆盖非洲10万农户;周正则协助林天完善了“全球粮食安全共同体”的法律保障体系,推动5个国家签署长期粮食合作协议,解决了近百万人口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年秋天,林天带队赴欧亚考察“共赢”能源项目,陆亦可与周正随行。在欧亚跨境铁路枢纽,陆亦可现场协调解决了货物通关效率低的问题——她发现各国海关流程不统一是关键,当即组织召开临时协调会,推动制定“共赢项目通关便利化标准”,让货物通关时间缩短50%。当地负责人感慨:“陆书记一来,就找到问题根儿,这效率真是没话说!”
而周正则在考察期间,始终带着笔记本记录细节——从能源运输的安全规范,到当地劳工的权益保障,甚至是项目周边社区的民生需求,都一一梳理成册。晚上复盘时,他将这些细节整理成建议,供林天参考:“林书记,我们可以在能源项目中加入‘社区帮扶计划’,比如为周边村庄建光伏路灯、办技能培训班,这样能让项目更受当地民众欢迎。”林天采纳了他的建议,很快推动“共赢”项目与社区民生深度绑定。
考察结束回国后,林天在中枢会议上特别提到陆亦可与周正的表现:“做‘共赢’工作,既要像陆亦可那样敢闯敢干、破解难题,也要像周正那样细致严谨、关注细节。只有把‘大事’干实,把‘小事’做细,才能让‘共赢’真正落地生根。”
此后,陆亦可又牵头启动了“共赢政策回头看”行动,组织团队对已落地的100个项目进行回访,重点排查“政策空转”“落实走样”等问题。在回访非洲农业基地时,她发现部分农户因市场波动导致杂粮滞销,当即联系国内商超与电商平台,搭建“跨国产销对接通道”,仅半个月就帮助农户卖出300吨杂粮。农户们拉着她的手说:“陆书记不仅帮我们种出好粮食,还帮我们卖出好价钱,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周正则在协助林天处理日常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共赢”政策文件的标准化工作。他将近年来的政策文件、法律指南、执行案例整理成册,分类标注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形成《“共赢”工作标准化手册》,发放给国内基层与海外团队。赵东来在使用手册后说:“有了这本手册,新人上手更快,老员工也能少走弯路,周正这工作做得太扎实了。”
年底,林家小院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家宴,陆亦可与周正也受邀参加。饭桌上,林父特意给两人倒了杯果汁:“你们俩帮天伦分担了不少事,基层和海外的人都夸你们,这杯我敬你们!”陆亦可与周正连忙起身,齐声说:“都是林书记领导得好,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林天看着眼前融洽的场景,笑着说:“咱们做‘共赢’,靠的就是这样——中枢有方向,团队有担当,基层有干劲,海外有信任。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我们,但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夜色渐深,小院里的笑声仍在回荡。林天望向窗外的万家灯火,又想起欧亚铁路上穿梭的货轮、非洲稻田里丰收的景象,心中满是力量。他知道,中枢的每一项决策,团队的每一次行动,最终都要落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上——而他会带着这份初心,与陆亦可、周正,与所有“共赢”路上的同行者一起,继续笃行向前,让“共赢”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