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一直没关。
苏晴坐在显微镜前,手指按在记录本边缘。她刚从指挥中心回来,手里抱着一个密封盒,里面是昨晚回收的纳米机器人残核。赵明站在操作台边,正把一滴残留的“净化雨”液体注入培养皿。
“颜色变了。”他说。
液体原本是淡金色,现在泛出灰白,像被什么东西中和了。苏晴走过去,调出变异者血液样本的对比图。屏幕上,两组数据并列显示——一组来自接触过净化雨的人,另一组是普通幸存者。
“他们的体内有抗体。”她说,“不是后天产生的,是被激活的。就像身体早就准备好了应对这种物质。”
赵明没说话,转身打开分子模拟仪。他输入几组参数,屏幕开始重组净化雨的结构模型。几分钟后,一个六边形晶体结构浮现出来,表面带有不规则凹槽。
“这不是普通的化学制剂。”他指着凹槽,“它能吸附特定频率的能量波。比如……零域释放的构造场。”
苏晴抬头看他。
“你是说,这东西专门针对林川的能力?”
“不止是针对。”赵明敲下回车键,“它在分解。我刚才做了个测试,用微型零域打印了一根金属丝,放进稀释后的净化雨里。三分钟后,结构开始松动,第五分钟完全解体。”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支试管。里面有一小块银灰色结晶,只有米粒大小,在灯光下看不出光泽。
“反零域物质。”他说,“我从雨水中提出来的。它不产生能量,也不发热,但它能让实体化结构失效。”
苏晴伸手想碰,赵明拦住她。
“别碰。这东西会腐蚀神经组织。我试过用防护层包裹,但它的作用方式不是物理接触,而是场干扰。只要靠近,就会对能力者造成压制。”
他把试管放进恒温箱,锁好密码。然后打开通讯器,准备接通指挥中心。
就在这时,监控屏幕闪了一下。
画面跳到了实验室内部视角。他们看到自己站在操作台前,赵明拿着笔记本在写什么,苏晴正在整理数据线。一切正常。
三秒后,镜头剧烈晃动。
培养舱里的试管突然震动,接着炸开。玻璃碎片溅到终端上,火花一闪,主电源自动切断。等画面恢复时,那支装着反零域结晶的试管已经碎了,液体顺着桌面流进排水口。
“不可能。”赵明冲到恒温箱前,密码还在,锁也没破。可里面的结晶不见了,只剩一点残留痕迹。
苏晴立刻调取门禁日志。系统显示,十分钟前有一次远程访问,来源标为“设备维护部”,权限等级二级。但她查了值班表,今天没人申请过远程调试。
“有人改了登录信息。”她说。
赵明拔掉主机电源,拆下硬盘。他把备份卡塞进衣服内袋,又从抽屉底层拿出一本手写笔记。封面上没有字,翻开全是公式和草图。
“以后所有进展只记在这里。”他说,“电子系统不能信。”
苏晴点头。她打开自己的医疗终端,删除了刚刚上传的所有分析报告。然后她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着《净化雨解药研发进度v1》,内容详细列出了合成步骤、反应温度和所需材料。
但她故意写错了两个关键参数。
“我把它传到公共服务器。”她说,“如果有人急着看这个,一定会下载。”
赵明看着她。“他们会发现是假的。”
“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是假的。”苏晴合上终端,“只要有人动它,我们就能追到权限源头。”
他们没再说话。
外面天色发青,新的一天刚开始。远处传来清扫队的声音,有人在清理街道上的金色粉末残渣。风停了,城市安静得有点异常。
半夜两点十七分,警报没响。
但监控自动启动了。
档案室的红外感应器捕捉到一个人影。那人穿着维修服,戴着帽子,动作熟练地插进读卡器,绕过防火墙,点开了那份伪造的研发报告。
苏晴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锁定按钮上。
“别抓他。”赵明低声说,“让他以为没事。”
那人下载完文件,退出系统,离开时顺手关了灯。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第二天早上,苏晴去了药剂科。
她找了个借口检查通风系统,顺便看了眼维护记录。那个深夜登录的人叫陈岩,负责东区电力检修,入职半年,背景资料齐全,没有任何可疑标记。
但她注意到一件事。
他的指纹登记时间是昨天下午三点,可系统日志显示,他昨晚用的是管理员密钥,而不是指纹。
这意味着,他要么偷了权限,要么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技工。
赵明在实验室等她回来。
“我查了他修过的线路。”苏晴进门就说,“三处配电箱都连着主控网,其中两个靠近指挥中心,另一个在医疗区地下通道。”
“那是通往旧时代冷冻库的路。”赵明站起身,“赵明曾经在那里取过胚胎样本。”
两人对视一眼。
“他不是来修设备的。”苏晴说,“他是来确认我们有没有继续研究基因稳定剂。”
赵明走到墙角,掀开一块地板,下面藏着一台离线打印机。他把笔记翻到一页,按下打印键。纸上慢慢浮现出一张滤网设计图,和世界树的叶脉一模一样。
“这是真正的解法。”他说,“不是对抗净化雨,是让身体自己形成屏障。就像小雨的藤蔓那样。”
“可我们没法让所有人都长出藤蔓。”
“不一定需要。”赵明指着图纸上的节点,“这些交叉点,对应人体经络的几个关键位置。如果我们能做出微型植入体,引导组织按这个结构生长,也许能激发类似的防御机制。”
苏晴接过图纸看了看。“你打算拿谁做实验?”
“我自己。”他说,“我已经接触过净化雨,体内有残留。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下次袭击来的时候,第一个失效的就是科研组。”
他把图纸折好,放进防水袋。
“今晚我会把数据刻成光盘,藏在通风管道b7段。你知道那里。”
苏晴没应声。
她知道那个地方。三年前黑日刚结束时,他们就是靠这种方式传递消息,躲过了守夜人的监听网络。
晚上十一点,她回到办公室。
桌上放着一杯水,是助手送来的。她没喝,直接倒进盆栽里。然后她打开加密频道,给赵明发了条简讯:“b7安全,未见异动。”
回复很快来了:“已放置,明早取。”
她关掉终端,靠在椅背上。
窗外,世界树的幼苗在夜色中微微发光。叶片轻轻摆动,像是在回应某种看不见的信号。
她忽然想起小雨醒来那天说的话。
“它们要来了。”
不是“他们”,是“它们”。
当时她以为是指守夜人。现在想来,也许不是人。
她站起来,走到窗前。
一片叶子飘了下来,落在窗台上。叶脉清晰,排列方式和赵明画的滤网完全一致。
她伸手去捡。
指尖刚碰到叶片,整片叶子突然碎成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