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窈听了微微一怔,旋即笑道:
“这是她钮祜禄家应得的,主子爷在子嗣上倒从不吝啬,该给的都会给,不值得大惊小怪。”
小双喜应声嗻,悄悄窥探一眼令窈,见她神色平和的指挥翠归换门帘。
春意渐深,原本的厚棉帘子也要换成绸子的,等到了入夏又换成竹编的,紫禁城的一年四季不看别的,就看这门帘就能知晓。
令窈那张藏了一个月的面庞更是莹润白皙,许是近来日子平顺,嘴角微微含笑,便是听见这样的消息也是一派云淡风轻,该做什么便做什么。
小双喜暗暗点头,又禀道:
“主子,七阿哥一早就让太子爷带着去上听先生讲学了。太子爷说七阿哥已满三岁,该开蒙学学满文了。”
“太子爷?”令窈蹙眉回头看向小双喜,“小七何时与太子这般熟络了?”
小双喜两手一摊:
“主子,您还不知道吗?主子爷时常带着七阿哥和太子爷一同去景山跑马习射,一来二去,自然就熟稔了。
太子爷对咱们七阿哥甚是关照,奴才上次从毓庆宫路过,还听见太子爷对身边人说,诸多弟弟里头,就数四阿哥和咱们七阿哥最合他心意。”
对于小七突然与太子走得这般近,令窈心中总萦绕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忧虑。她隐隐觉得,与储君过于亲近,未必是件稳妥的事。
正思忖间,龙光门方向传来两道稚嫩清亮的嗓音,由远及近说着:
“太子哥哥,明日小七还跟你去文华殿,听谙达们讲习满文蒙文。”
“好说。明日我就在毓庆宫门口等你,你往文华殿来,正好顺路。”
“嗯!我跟我额涅说了,让她给我也缝个小书袋,要跟太子哥哥那个一样。我额涅手可巧了,给妹妹做的小衣裳都特别好看。太子哥哥,到时候我让额涅也给你做一个。”
不多时便见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穿过龙光门,步入庭院。
走在前头的是小七,太子则在一旁牵着他的小手,细心扶着他迈过门槛。
太子年已九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会在她绣棚下钻来钻去嬉笑玩闹的孩童,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了。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脑后垂着一根乌黑油亮的长辫,举止间已初具储君的端庄气度。
一抬头瞧见令窈正站在廊下,便朝她微微欠了欠身,这倒是让令窈倍感意外,太子是储君,未来皇帝,哪有他给自己这位庶母行礼的,忙福了福身,含笑道:
“太子爷怎么得空过来了?是不是小七又烦您了?”
“额涅!”
不等太子回话,小七已拖长了语调大喊一声,像只欢快的小雀儿,挣脱太子的手,直扑到令窈身边,一把抱住她的腿,像块扭股糖似的缠着她撒娇。
“小七想跟太子哥哥去听讲学!额涅,您就答应嘛!您给我也做个小书袋好不好?”
他说着,又扭头指向太子,眼巴巴地望着令窈。
“您给太子哥哥也做一个吧,他书多,您给他做个大点儿的,好不好嘛?”
太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连忙出声制止小七:
“小七,不必麻烦你额涅了,我嬷嬷已经给我做了书袋。”
他这般客气推辞,反倒让令窈不好再行拒绝。
“无妨的,做一个也是做,做两个也是做。只是不知太子爷可有什么偏爱的样式,或是不喜的纹饰?奴才也好斟酌着来做。”
她说着,伸手将还赖在自己腿上的小七轻轻拎起来,让他站好。
“这小东西,就不要讲究那些了。”
“不行!”小七仰起头,气鼓鼓地看着令窈,“我也要选我喜欢的!”
令窈忍俊不禁,弯下腰替他擦了擦额角的细汗:
“那你说说,想要什么样子的?”
小七立刻皱紧了小眉头,苦思冥想起来。他那小脑袋瓜里尚且不明白“样式”究竟指什么,更说不清有哪些花样。他在那里抓耳挠腮,不住地偷眼瞥太子。
太子轻轻咳了咳,小声嘀咕:
“譬如梅花、菊花之类的,你随便说一个雅致的物件便好。”
小七哦了一声,如醍醐灌顶,忙道:
“额涅,小七要小猴子的!”
众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玄烨早就站在东暖阁小门台阶上,就想听听这个活宝儿子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没想到完全是意料之中。
“小猴子?”玄烨笑着摇头,步下台阶,“保成方才同你说梅花、菊花,皆是风雅高洁之物,寓意深远。你倒好,怎地就想到小猴子上去了?”
小七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扬起小下巴,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因为小七属猴呀,自然要小猴子的。而且小双喜给我讲的《西游记》里有只猴子可厉害了,我就要那只猴子。”
“哦,齐天大圣孙悟空啊?”
玄烨弯下腰,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鼻子,点头笑道,“我看也是,你可不就是只泼猴嘛。”
“那不是泼猴,那是只厉害的猴子。”
小七气的不行,小小的人儿,学着大人抱起胳膊,噘起小嘴,瞪圆了眼睛在令窈和玄烨之间梭巡。
“额涅和阿玛就知道合伙来欺负人!小七不理你们了!”
言罢,他用力一跺脚,扭身就跑进了昭仁殿内。
玄烨与令窈相视一眼,皆是哑然失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保成这是刚下学?”
玄烨负手而立,目光转向太子时,神色已恢复了惯常的肃然。
太子嘴角尚余一抹未散的笑意,被阿玛这般一问,忙收敛神色,恭谨回道:“回阿玛,今日上午是满蒙谙达讲授满文蒙文。儿臣想着七弟年已三岁,开蒙正宜,便带他一同去旁听,也好早些熏陶。”
玄烨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却带着规训:
“你能顾念兄弟,朕心甚慰。只是切记,讲学之时当时刻专心,万不可因与弟弟嬉戏玩闹,扰了师傅清静,荒废了学业根本。”
太子躬身称是。
令窈见时辰已近午膳,便柔声道:
“太子爷若不嫌弃,今日便在昭仁殿用了膳再回去吧。小厨房今早刚得了新鲜的河虾,若是白灼了,蘸些酱汁,最是鲜美爽口。”
太子闻言,眼眸倏然一亮,满含期待地望向玄烨。
玄烨目光在他脸上一扫,沉声道:
“保成午后尚有骑射功课,让他回毓庆宫用膳更为便宜。那边的人伺候惯了,诸事周全,他也能多些时辰预备,不致仓促。”
太子眸中那点光亮一点一点黯了下去,唇瓣紧抿,踌躇片刻,终究还是打了个千儿:
“儿臣知道了。儿臣先行告退。”
玄烨一挥手,语气放缓了些:
“去吧,午后骑射,亦当用心。”
太子微微点头,躬身缓缓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