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昏迷的众人陆续从深沉的黑暗中苏醒过来。
首先醒来的是那些功力较为精深的,如谢烟客、白自在等人。他们猛地睁开眼,第一时间便是警惕地内视周身,催动真气,检查是否有异状。然而,令他们惊疑的是,经脉畅通,内力运转无碍,非但没有任何中毒或被制住的迹象,反而感觉丹田气海暖洋洋的,内力似乎比昏迷前还要浑厚、精纯了几分!
“这……” 白自在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脸上惊疑不定,他尝试挥出一掌,掌风呼啸,威力确实胜过往昔,“怪哉!这腊八粥……莫非真有奇效?”
紧接着,那些功力稍逊的武者也纷纷醒来,他们的感受更为明显。
“我的内力!增长了三成不止!”
“瓶颈……困扰我多年的瓶颈竟然松动了!”
“神奇!太神奇了!侠客岛果然名不虚传!”
惊喜的呼声此起彼伏。先前对腊八粥和侠客岛的种种猜疑、戒备,在这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前,瞬间烟消云散了大半。就连心思最为缜密的贝海石,反复探查自身数遍,也未能发现任何隐患,只能将那份隐隐的不安压入心底,认为或许是自己多虑了。
石破天(狗杂种)也揉着眼睛坐了起来,他只觉得睡了一觉,精神饱满,体内那本就浩瀚的内力似乎更加活泼灵动,让他浑身充满了力气。他咧嘴笑着对身边的张三李四说:“大哥二哥,这粥真好,睡得真香!”
张三李四相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诡秘。
这时,龙木二位岛主再次适时出现,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热情的笑容。
“诸位看来休息得不错。” 龙岛主笑道,“想必已感受到敝岛腊八粥的些许微效。此粥药力温和,需配合相应功法,方能尽数吸收,化为己用。诸位请随我来。”
戒心大减的众人,此刻对侠客岛已是信了七八分,闻言纷纷起身,怀着好奇与期待,跟随龙木二位岛主,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一片更为宏伟的石室群前。
这片石室嵌于山腹之中,规模远胜他们之前休息居住之所。放眼望去,足足有四十九间巨大的石室,排列有序,每一间的石门上都刻着不同的古朴符号。
“便是此处了。” 木岛主指着这些石室,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的狂热,“这四十九间石室之内,便镌刻着敝岛武学的无上瑰宝——《太玄经》!经文包罗万象,深奥无比,我兄弟二人耗费数十年光阴,亦不过窥得其中一二,便已有今日之修为。”
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些中原武林的精英,语气充满了诱惑:“诸位皆是天资聪颖之辈,若能在此潜心参悟,必能有所得,甚至超越我兄弟二人,亦未可知!”
龙岛主接口道,语气显得十分大度:“诸位可自行选择石室参研,彼此亦可交流心得。敝岛绝不会干涉。一月之后,若有哪位朋友觉得收获已足,或思念故土,我侠客岛必安排船只,恭送诸位返回中原,绝无强留之理!”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众人最后的顾虑。既能参研绝世神功,来去又如此自由,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机缘吗?
当下,众人便迫不及待地涌向那些石室。
石室之内,果然如龙木二位岛主所言,巨大的玉璧之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图形、文字与运功线路。其内容之繁复,意境之玄奥,立刻便将在场所有人的心神牢牢吸引。
更让他们安心的是,在许多石室中,他们果然见到了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便已登岛的前辈高人!如少林妙谛、武当愚茶等人!
只见这些前辈们,或凝眉苦思,或手舞足蹈,或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那玉璧的武学世界之中。他们虽然形容略显憔悴,衣衫有些陈旧,但气息悠长,眼神(在专注于玉璧时)锐利,显然武功并未搁下,反而可能大有精进。
“看!是妙谛师叔祖!他果然在此!”
“愚茶师伯!他……他似乎比二十年前更加深不可测了!”
“前辈们无恙!看来侠客岛确实是一片武学净土!”
见到此情此景,所有残存的怀疑都彻底烟消云散。众人再无顾忌,纷纷寻了位置,如同那些前辈一般,将全部心神投入了对玉璧的参悟之中。
起初,还有人试图保持理智,约定时间互相提醒,交流心得。谢烟客更是冷眼旁观,试图从中找出破绽。
然而,那《太玄经》实在是太过玄妙!每一笔刻画,似乎都直指武学至理;每一句口诀,都蕴含着无穷变化。越是钻研,便越是觉得自身武学之浅薄,便越是无法自拔。
一天,两天……
渐渐地,交流的声音少了。
提前的约定被忘了。
谢烟客紧锁的眉头,也不知在何时渐渐舒展,目光被那壁上一个诡异的人形姿态牢牢吸引,开始不自觉地模仿、推演……
石破天心思单纯,不懂什么武学至理,但他身负完美炎炎功,内力阴阳交融,混沌初开,与这《太玄经》中某些蕴含天地至理的图形竟隐隐产生共鸣。他看不懂文字,便只看图形,体内内力便随之自行运转,忽快忽慢,忽刚忽柔,竟是别有一番进境,只觉得好玩得很,越发沉迷。
白自在沉迷于一套看似完美无缺的剑法图形,口中念念有词,仿佛要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贝海石试图破解一组关于气血运行的奥秘,眼神越来越亮,却也越来越偏执。
丁不三丁不四为了一个运劲法门争吵不休,几乎要在石室内动起手来。
所有人的眼中,那狂热的光芒越来越盛,偶尔在目光移开玉璧的瞬间,一丝极淡的黑色幽光会不受控制地掠过眼底,随即又被对武学的渴望迅速覆盖。
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中原,忘记了彼此,甚至……渐渐忘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