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灰色雾霾消散后的第七小时,Site-██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在黎明前的黑暗里舔舐伤口。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熔化的金属和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紧绷后的疲惫。收容坞站的破损处被紧急用复合装甲板封堵,像一块块难看的补丁。威尔逊指挥着人手清理战场,清点损失,他脸上的油污和血迹都没来得及擦。
李烁坐在主控室角落,面前放着半杯冷掉的咖啡。他的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与044古老律动强行同步的后遗症远未消退。那份来自钢铁内部的、非人的痛苦与疲惫,如同毒素般残留在他意识的褶皱里。他面前的屏幕上,正反复播放着一段由全球地震监测网络自动标记的异常波动记录。
时间戳,精确对应着Scp-044发射那铅灰色雾霾的瞬间。
不是一场地震,而是全球范围内,超过七个分散在不同构造板块上的监测点,同时记录到了一次极其短暂、源头发散、无法用常规地质活动解释的低频震颤。能量级别不高,若非基金会监控网络的特殊算法,几乎会被当作背景噪音忽略。
“巧合?”威尔逊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拿起李烁那杯冷咖啡灌了一大口,眉头都没皱一下。
李烁摇了摇头,手指在屏幕上划动,调出另一组数据。是基金会部署在近地轨道的能量感应卫星在同一时刻捕捉到的读数。同样微弱,同样短暂,但模式与地震波动惊人地相似一种跨越了物理介质(岩石圈与近地空间)的、同步的“涟漪”。
“每一次,”李烁的声音干涩,“每一次044进行超过一定阈值的能量释放,无论是测试,还是像昨晚那样的异常爆发,全球的‘背景噪音’里,都会出现这样的同步波动。强度与044释放的能量规模呈正相关。昨晚是迄今为止最强的一次。”
他调出一张叠加了所有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从最初的卡车测试,到后来的几次小规模实验,再到昨晚的危机,每一个标点下方,都对应着全球传感器网络记录到的一次微弱的“叹息”。
威尔逊盯着那张图,脸上的疲惫被凝重取代。“它在……拉扯什么东西?像弹弓皮筋,拉得越狠,回弹越响?”
“更像是一个共振腔。”李烁指向屏幕上的波形分析,“044不是原因,它是……一个音叉。敲击它,某个更大的、我们无法直接观测的‘东西’会与之共鸣。我们之前一直关注它直接的破坏半径,却忽略了它在更宏大尺度上的……回响。”
他将其命名为 “信之效应” ,以纪念最早提出异常现象可能引发全球性背景辐射扰动的已故研究员“信”。
“这玩意儿到底连着什么?”威尔逊感到一股寒意,比战场上直面枪口更甚。
“不知道。”李烁坦诚,“可能是地球本身某个未知的物理层面,可能是维度壁垒,也可能……”他顿了顿,说出那个最不愿相信的猜想,“……是某个沉睡的、以现实为食的古老存在的脉搏。044的每一次开火,可能都是在轻轻叩击它的门扉。”
就在这时,控制台收到一条来自基金会最高加密级别的信息。o5议会下令,即刻起,Scp-044的所有测试与应用无限期暂停,等待“信之效应”评估委员会的结论。同时,提升全球所有与地壳活动、深空能量、现实稳定度相关监测站的警戒级别。
命令很明确:在弄清楚那“回响”意味着什么之前,不能再让这头巨兽发出任何可能惊醒更恐怖存在的声音。
威尔逊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金属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那我们就被捆住手脚了!分裂者下次再来,我们难道用眼神阻止他们?”
李烁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过屏幕,投向窗外开始泛白的天空。阻止分裂者,保护站点,这些原本清晰的目标,此刻被蒙上了一层更巨大的阴影。他们不再仅仅是在守护一件危险的武器,而是在维系一种岌岌可危的、关乎整个星球甚至更广阔现实的……寂静。
一种无力感攥紧了他。他们手握着一把能撕裂现实的钥匙,却恐惧于打开门后可能面对的东西。
“我们需要知道更多,”李烁喃喃自语,像是说给威尔逊听,也像是说服自己,“关于044的起源,关于它被制造出来的真正目的。克虏伯的工程师,斯佩尔……他们知不知道自己在锻造什么?”
他调出044的原始设计图(那些能够被理解和复制的部分),那些无用的、只会旋转发出噪音的机件被特别标注出来。它们是否并非无用,而是用于“调谐”?调谐与那个未知“共振腔”的连接?
分裂者显然知道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那个被植入的黄铜装置,其目的不仅仅是扭曲044的输出,更像是在尝试主动“演奏”那个共振腔,引导其能量。
门被推开,一名通讯官快步走进来,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
“长官,来自南极‘冰下前哨站’的紧急通报。就在‘信之效应’发生的同时,他们监测到冰盖下方两公里处,一个已知但处于稳定休眠状态的、编号为Scp-███ 的巨型不明生物信号源,出现了持续约三点七秒的、极其微弱的生命体征激活迹象。激活模式……与‘信之效应’的波动特征存在高度相关性。”
控制室里一片死寂。
威尔逊缓缓看向李烁,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惊。
李烁闭上了眼睛。最坏的猜想,似乎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044的炮口所指,不仅仅是眼前的敌人。它的每一次嘶鸣,都在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黑暗的森林里,荡起危险的涟漪。
而他们,刚刚差点扣动扳机,惊动沉睡的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