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透过文旅部会议室的落地窗,落在深棕色的实木会议桌上,将摊开的文件页脚染成暖金色。室内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墙面上“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语格外醒目,来自网文平台、影视公司、文化机构的代表们端坐在桌前,神情肃穆——所有人都清楚,今天这场会议,要为混乱已久的网文Ip影视化行业,划下一道清晰的“标尺”。
陆砚辞坐在主位一侧,指尖轻轻拂过面前《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行业倡议标准》的封面,封面上的宋体字刚劲有力。作为云栖文创的代表,他身后还坐着启点中文网的总编辑、碧浪影视的制片人,几人眼神交汇时,都带着一种“终于落地”的笃定。此前一年,从《讲台》动画拒绝魔改的成功,到《星途之上》乱加恋爱线的惨败,行业里的“正反案例”越来越多,不少从业者和读者都在呼吁:该有一套公认的标准,来守住Ip改编的底线了。而今天,这份凝聚着多方心血的《倡议标准》,终于要正式发布。
“过去几年,网文Ip影视化迎来了爆发期,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乱象。”陆砚辞拿起话筒,声音沉稳地打破了室内的安静,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有的改编随意篡改原着核心情节,把讲述家国情怀的故事改成无脑甜宠剧;有的选角只看流量不看适配度,‘带资进组’的演员毁掉整个角色;还有的改编全程黑箱操作,粉丝直到开播才发现作品早已面目全非……这些不仅伤了原着粉的心,更让整个行业陷入‘流量至上’的怪圈。”
他顿了顿,将手中的《倡议标准》轻轻展开,语气变得格外郑重:“今天,云栖文创联合启点中文网、碧浪影视等12家机构,共同发布这份《倡议标准》,就是希望能为行业提供一份清晰的指引,让Ip改编回归‘尊重’与‘专业’的本质。”
随着陆砚辞的话音落下,大屏幕上同步展示出《倡议标准》的核心条款,每一条都精准戳中行业痛点,引得在场代表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第一条,明确“原着核心情节、主要人物设定及精神内核的保留率建议不低于80%”。这一条并非凭空设定:此前某部讲述扶贫干部的网文Ip,改编时为了“吸睛”,硬是删掉了主角扎根乡村的90%情节,加了三条恋爱线,结果开播即扑街,原着作者公开表示“认不出自己的作品”。而《倡议标准》不仅划定了80%的保留底线,更特别注明“重大情节修改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建议引入读者代表参与评估”。“原作者是故事的‘母亲’,读者是故事的‘见证者’,他们的意见不该被忽略。”陆砚辞补充道,“就像《讲台》改编时,我们始终和原作者刘悦保持沟通,也参考了书粉对‘林晨衬衫细节’的建议,这才让作品守住了灵魂。”
第二条,直指选角乱象,规定“选角应以‘角色适配度’为首要原则,明确反对‘带资进组’等非专业因素干扰选角,替换已确定的适配演员”。在场的碧浪影视制片人深有感触,她曾负责一部古装Ip的选角,原定的实力派演员气质与角色高度契合,却因为某资本方推荐的流量明星空降,不得不临时替换。最终剧集播出后,演员的台词功底和角色适配度饱受诟病,豆瓣评分仅3.8分。“这条标准就像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她在会后采访时说,“以后再遇到‘非专业干扰’,我们可以拿出标准说话,不用再为了妥协牺牲作品质量。”
第三条,则聚焦改编过程的“透明度”,要求“制作方应适时公开改编剧本的核心大纲与方向,接受社会各界和原着粉丝的合理监督”。过去,不少Ip改编项目都“捂得严严实实”,粉丝只能从零星路透中猜测剧情,等到开播才发现“内核全改”,维权无门。而《倡议标准》明确“公开核心大纲”,既给了粉丝一颗“定心丸”,也让制作方多了一层监督——就像陆砚辞所说:“好的改编不怕监督,反而能在与粉丝的沟通中,发现自己忽略的细节,让作品更贴合观众期待。”
《倡议标准》发布的消息,很快通过文旅部官方微博传遍全网。官微配文短短百余字,却字字分量十足:“《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行业倡议标准》的发布,为当前略显混乱的Ip改编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规范指引,其强调的‘尊重原着、尊重观众、尊重专业’原则,正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值得全行业学习与践行。”这条微博转发量迅速突破10万,评论区里,原着粉们纷纷留言“终于有标准管管魔改了”“希望所有Ip都能照着这个来”,不少从业者也点赞表示“期待行业能因此变好”。
反响来得比预期更快。当天下午,碧浪影视、星光传媒、盛夏影业等二十余家影视公司,就率先在官方平台公开签署了“遵守承诺书”,承诺将严格按照《倡议标准》开展Ip改编工作,从剧本改编到选角制作,全程坚守“尊重”与“专业”的底线。一位从业十余年的影视公司负责人在私下交流时,忍不住感慨:“以前做改编,总像是在走钢丝——制片人拍脑袋要加感情线,资本方硬塞不符合角色的演员,我们想坚持专业,却总被推着妥协,最后作品砸了,还得背锅。现在有了这个大家公认的标准,就像有了‘尚方宝剑’,不用再单纯为了迎合流量而丢了作品的魂,心里反而更有底了。”
启点中文网的总编辑也补充道:“对网文平台来说,这份标准更是保护作者权益的‘盾牌’。以前很多作者的作品被改编时,话语权很弱,只能看着自己的故事被改得面目全非。现在有了‘保留核心情节需经作者同意’的条款,作者的权益能得到更充分的保障,也能更放心地把作品交给影视公司改编。”
夕阳西下时,文旅部会议室的人渐渐散去,但《倡议标准》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在行业里蔓延。陆砚辞走出大楼时,晚风拂过他的衣角,他看着远处亮起的霓虹灯,想起一年前《讲台》动画上线时,观众说“原来好的改编真的能让故事更有力量”。而现在,这份《倡议标准》就像一盏灯,正试图为更多好故事照亮影视化的道路。
这或许只是行业革新的第一步,却已然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当“魔改”不再是行业常态,当“流量”不再是唯一标准,当“尊重”成为所有人的共识,那些藏在网文里的真挚故事,才能真正通过影视化的媒介,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而整个网文Ip影视化行业,也终将摆脱浮躁,走向更健康、更长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