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云栖村的晒谷场上。金黄的稻草垛堆在角落,散发着晒干的谷物清香;场边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残留的麦粒;村小的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外套,手里攥着自制的纸风车,围着晒谷场中央的临时舞台跑圈,笑声像撒在阳光下的碎银,清脆得能穿透风的声音。
舞台其实只是几块拼接的木板,铺着从村民家借来的蓝印花布,却被布置得格外用心——两侧摆着陈曦从非遗工作室搬来的竹编灯笼,灯绳上系着小小的卡片,写着“云栖”“真诚”“传承”;中间的谱架上,摊着一张泛黄的乐谱,是十五位云栖新人反复修改了二十多稿的《云栖之光》,纸页边缘还留着咖啡渍和铅笔涂改的痕迹。
李默坐在舞台左侧的小马扎上,指尖轻轻拨了拨吉他弦,琴身上贴着一张小小的竹编贴纸,是张师傅特意编来送他的。他抬眼看向身边的伙伴:陈曦正低头调试陶埙,指尖在陶土表面轻轻摩挲,那只埙是她跟着陶艺师傅学做的,上面刻着淡淡的云纹;赵宇蹲在地上,给电钢琴接电源,电缆线被他仔细地绕开孩子们跑过的路线;王珂站在舞台边,帮村里的老人调整小马扎,还顺手把掉在地上的纸风车递给旁边的小孩——这十五位新人,有的刚签约半年,有的已经能独当一面,此刻却像一家人一样,默契地做着演出前的准备。
“差不多啦,咱们试一遍前奏?”李默的声音打破了喧闹,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围在舞台边,睁着好奇的眼睛。他深吸一口气,指尖落在吉他弦上,清亮的旋律瞬间流淌开来——先是简单的分解和弦,像云栖村清晨的溪流,缓缓漫过心田;紧接着,陈曦的陶埙加入,低沉而温润的音色,带着老手艺的厚重;赵宇的电钢琴轻轻铺底,偶尔弹出几个跳跃的音符,像风拂过竹梢的轻响;最后,刘悦抱着的竹琴被敲响,“咚、咚”的声音,像老磨盘转动时的节奏,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揉在了一起。
“云栖的风,吹醒竹编的纹;老磨的声,转着岁月的真……”李默开口唱歌,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厚重,却比唱《侠心》时多了几分柔软。歌词里藏着云栖的每一个细节:“晒谷场的光,照过稿纸上的痕”,写的是新人作者在晒谷场改稿子的日常;“蒙古包的星,映过练歌的人”,记的是赵宇在草原特训时深夜练编曲的日子;“华山的雪,落过坚持的脚印”,藏的是李岩和苏晓在华山拍戏的坚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在跟听众讲一段关于“陪伴与成长”的故事。
副歌响起时,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坐在第一排的张师傅,突然跟着旋律打起了节拍,布满老茧的手在膝盖上轻轻敲击;旁边的村小老师,拉着孩子们的手,教他们跟着唱“真诚的光,照亮前行的路;我们的梦,在云栖慢慢成熟”;连原本在角落里看热闹的村民,也纷纷站起来,有的跟着哼旋律,有的举着手机录像,晒谷场瞬间变成了一片温暖的合唱海洋。
陆砚辞坐在舞台边缘的阴影里,手里抱着一把旧吉他,没有抢风头,只是轻轻跟着伴奏。他看着舞台中央的新人——李默唱到动情处时微微眯起的眼睛,陈曦吹陶埙时专注的侧脸,赵宇弹钢琴时跟着节奏轻点的脚尖;看着台下跟着合唱的老人和孩子,看着稻草垛旁随风转动的纸风车,嘴角的笑意慢慢加深。这场景,比任何庆功宴都让他动容——不是因为一首歌有多好听,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传承”真正的样子: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奔赴;不是孤独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的同行。
《云栖之光》完整唱完时,晒谷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孩子们围着新人蹦跳着要签名,老人拉着他们的手,说“这歌听得心里暖烘烘的”。当天晚上,这首歌的现场版视频被传到网上,没有精致的后期,只有手机拍摄的粗糙画面,却在一夜之间刷爆了社交平台。
更令人惊喜的是,“真诚创作联盟”的一百家成员单位,第二天就联合发文,将《云栖之光》推选为“联盟主题曲”,还发起了“全民翻唱”活动——出版社的编辑们用阿卡贝拉演绎,影视公司的剧组在片场合唱,非遗传承人用传统乐器改编,甚至海外的华人社群,也用中文和当地语言混唱,传递这份“真诚创作”的初心。上线仅三天,《云栖之光》的全网播放量就突破一亿,评论区里满是感动:
“听着歌词里的‘晒谷场’‘竹编纹’,突然想起云栖的那些故事,这才是能走进心里的歌!”
“不是流量明星唱的,却是今年最打动我的歌——一群新人,用真心写真心,比任何炫技都强!”
“这哪里是一首歌啊,是新文娱时代的希望啊!终于有人不追流量,只守初心了!”
“在国外听到华人朋友唱这个,眼泪都下来了——原来‘真诚’真的能跨越山海!”
这一章,为云栖文创“新人扶持与行业革新”的宏大篇章,画上了一个温暖而圆满的句号。十五位新人用一首歌证明:“真诚创作”的火种,已经在他们手中点燃;“云栖模式”的初心,已经在更多人心里扎根。而那首回荡在山谷间的《云栖之光》,也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是伏笔,是预告,是对未来的期许:未来,这份“光”会照亮更广阔的天地,会跟着《老街》的英文版走进海外书店,会伴着《侠影篇》的海外播映传遍全球,会让更多中国的文化故事,带着真诚与温度,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晒谷场的阳光渐渐西斜,孩子们还在跟着音乐跑圈,纸风车在风中转得飞快,像一个个小小的罗盘,指着“真诚”与“传承”的方向。陆砚辞看着这一切,知道属于云栖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