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风里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暖意,首届“云栖杯”网络文学大赛颁奖典礼的场馆内,早已被庄重与热烈交织的气氛填满。穹顶的水晶灯折射出细碎的光,落在铺着深酒红丝绒的颁奖台上,台下数百个席位座无虚席,来自文学界的评委、出版方代表与读者代表们屏息等待,相机的快门声偶尔响起,像是为这场盛会敲打的轻缓节拍。
当主持人用清亮的声音念出“金奖获得者——新人作者,刘悦”时,观众席上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坐在观众席第三排的刘悦,像是没听清自己的名字,愣了足足两秒才猛地抬头,眼里还凝着一丝茫然。她手指无意识地攥着米白色连衣裙的下摆,脚步轻得像踩在云朵上,一路穿过起身致意的人群,直到走到颁奖台中央,看到站在那里的陆砚辞——这位国内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正双手捧着一座镀金奖杯,目光温和地望着她,她才后知后觉地红了眼眶,声音细若蚊蚋:“陆老师,真的是我吗?”
陆砚辞笑着点头,将奖杯稳稳递到她手中,指尖相触时,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像是在传递一份笃定的认可。这座金奖奖杯并不沉重,可刘悦捧着它,却觉得掌心发烫——那热度里,藏着她伏案写作三年的日夜,更藏着她笔下那个名叫林晨的乡村教师的一生。
她的获奖作品《讲台》,没有奇幻的设定,没有激烈的商战,更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纠葛,只写了一个最普通的90后女孩林晨,如何把自己的青春“种”在偏远山区的故事。书中的林晨,初到村小那天,泥泞的山路磨破了她新买的帆布鞋,教室里的木制课桌椅还留着上一代人的刻痕,黑板边缘的漆皮已经卷起,连粉笔都要数着根用。可当二十多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孩子,怯生生地围上来,睁着亮闪闪的眼睛喊“老师好”时,她把行李箱里的城市衣服叠好收进床底,从此牛仔裤换成了耐脏的布裤,长发剪成了利落的短发,连护肤品都换成了最便宜的甘油。
山区的孩子买不起课外书,林晨就每月发了工资后,先去镇上的书店,把省下来的零钱换成《安徒生童话》《昆虫记》《上下五千年》,用旧帆布包一趟趟背回学校。有个叫小石头的男孩,父母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总躲在教室最后一排沉默寡言,林晨发现他喜欢画画,就特意买了本画册送给她,还在扉页上写“你的画里,藏着星星”。后来小石头在作文里写:“林老师的帆布包,装着比大山还远的世界。”
书中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守:清晨五点起床,在灶台前给留守儿童煮早餐;放学后送家远的孩子回家,要翻过两座山;夜里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还要给家长打电话报平安;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就把孩子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直到林晨被查出胃癌晚期,躺在病床上时,手里还攥着学生们写的“老师快回来”的纸条。她去世后,孩子们偷偷攒了零花钱,在山上找了块平整的石头,用红漆歪歪扭扭地写上“林晨老师之墓”,每天放学都会去那里放一束野花——没有追悼会,没有纪念碑,可这份沉甸甸的怀念,却比任何盛大的仪式都更让人鼻酸。
“《讲台》这部作品,没有市面上流行的所谓‘爽点’。”陆砚辞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场馆的每一个角落,他微微侧身,目光扫过台下屏息倾听的观众,每一个字都像落在人心上的鼓点,“它没有让主角一路开挂,没有让困境突然消失,可它有扎进生活里的‘痛点’——是乡村教育的艰难,是小人物的无奈;更有直抵人心的‘暖点’——是林晨的不放弃,是孩子们的真心。它让我们看到,平凡不是平庸,沉默不代表无力,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坚守,才是最动人的伟大。这就是好作品应有的力量——不张扬,却深刻;不刻意,却难忘。”
陆砚辞的话刚落,台下再次响起掌声,这一次,比之前更响亮、更持久,不少人眼里都闪着泪光。而这场颁奖典礼的热度,连同《讲台》本身的过硬质量,让它在实体书推出前就攒足了期待——实体书预售开启的第一天,订单量就突破了10万册;正式上线当天,首印的50万册在三小时内售罄,书店的货架前挤满了没买到书的读者,出版社紧急启动加印,连印厂都不得不24小时加班;豆瓣读书上,超过5万名读者给出了8.8分的高分,短评区里满是“读哭了”“想起了我的小学老师”“这样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的留言。
更令人振奋的是,《讲台》因其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教育内涵,被教育部推荐为“中小学课外推荐读物”。消息传来时,刘悦正在出版社的仓库里,看着工人师傅们一箱箱地搬运刚印好的新书——墨香混着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她随手拿起一本,指尖摩挲着封面上“讲台”两个烫金大字,突然就泣不成声。
“谢谢陆老师,谢谢云栖文创,谢谢每一个愿意读这个故事的人。”她对着围过来的工作人员,声音带着哽咽却格外清晰,眼泪落在书页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写林晨的时候,总怕这样的故事太普通,没人愿意看。我怕大家只喜欢那些刺激的、虚幻的情节,忘了生活里还有这么多真实的人和事。可现在我知道,写‘小人物’的故事,写真实的生活,也能被看见,被记住,也能有力量去温暖别人。”
阳光透过仓库的窗户,落在刘悦捧着书的手上,也落在堆积如山的《讲台》上。那些书页里的文字,像是有了生命,正带着林晨的故事,带着刘悦的坚持,走向更多人的心里——这或许就是文学最本真的意义:不是取悦,不是猎奇,而是用真实的力量,连接起每一个平凡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