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市的玻璃幕墙上,可网络上的舆情却仍悬在紧绷的弦上。上午云栖村村民与蘑菇屋嘉宾的发声,虽让舆论天平初现倾斜,但林浩团队的水军并未彻底退场——他们仍在话题评论区零星刷屏“怎么不敢正面回应?”“拿不出实锤就别装死”,试图用话术拖延时间;甚至有个别营销号换了角度,发文《陆砚辞团队集体发声,唯独本尊沉默,难道是默认?》,试图给“沉默”扣上“心虚”的帽子。
不明真相的路人还在等,陆砚辞的粉丝更在等——有人在他的旧微讯下留言“陆先生,我们相信你,但需要你的回应”,有人自发整理时间线反驳水军,却总被“没有本尊盖章不算数”的言论噎住。整个网络像在等一场迟迟未到的雷雨,压抑中透着期待。
下午三点零七分,这场等待终于有了结果——风暴中心的陆砚辞,终于更新了那条停更半月的微讯。
没有激昂的辩驳,没有情绪的宣泄,甚至连标题都透着一如既往的沉稳。文字内容只有短短两行:“创作需怀敬畏之心,抄袭指控更需确凿证据。以下,是我的回应。” 配图栏里,九张高清图片按逻辑顺序排列,像九块沉甸甸的基石,稳稳架起了一道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第一张图,是《焚天武帝》的原始手写手稿。泛黄的稿纸边缘带着轻微的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的痕迹;黑色钢笔字迹工整却不失力道,偶尔有几处修改的墨痕——比如“木系突破”旁被划掉的“需引木灵气”,改成了“需融草木精魂,方得木心”,墨迹未干时的晕染还清晰可见。最关键的是首页右下角,用红笔标注着一行小字:“初稿完成于2018.10.5,五行体系初定”,日期旁还画了个小小的五行符号,像是随手记下的灵感标记。而熟悉影视行业的人都清楚,《苍穹战神》的项目立项公示是在2020年3月,这早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线,从根源上掐灭了“抄袭”的可能。
第二张图,是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证书编号清晰可辨——“国作登字-2019-A-008xxxx”,红色的公章盖在登记机关处,印泥饱满,绝非伪造;登记日期栏明确写着“2019年5月12日”,作品类别标注“文字作品(玄幻小说)”,甚至附上了证书查询的官方链接,点击即可跳转至国家版权局官网的公示页面。这张证书像一道铁闸,将“未登记、无版权”的揣测彻底挡在门外。
第三张图,是手稿中“修炼体系”的详细设定页。整整两页稿纸,写满了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逻辑推导:“金生水:金系修士突破金丹时,需引深海寒铁之精,融自身金气为水,方得金水双脉”“木生火:木系需寻千年梧桐,以木心引天火,火不焚木,反助木生”“土为基:无论何系,突破元婴需以土灵气固丹,否则易走火入魔”;页脚还补充了“阴阳平衡”的核心设定:“单系修炼快却易偏执,双系需调和阴阳,三系以上需悟‘和’道,此为大道争锋之根本”。每一条设定旁都有小字注释,比如“参考《淮南子·天文训》五行说,非凭空捏造”。与之对比,《苍穹战神》剧中“系统发布杀怪任务—积累经验值—升级加属性点”的简单逻辑,高下立判——前者是构建完整世界观的原创体系,后者是常见的游戏化升级模板,所谓“抄袭”不过是拿表面的等级名称做文章。
第四张图,是林浩团队经纪人发送的邮件截图。邮件发送时间是2021年1月,发件人是“林浩工作室-张经纪人”,收件人是陆砚辞的助理林舟。邮件内容直白又带着卑微:“舟哥您好,久仰陆先生大名。听闻《焚天武帝》将启动影视化,林浩非常想争取‘金系男主’一角,工作室愿带资500万进组,后续也可配合所有宣传。若能成,必有重谢。” 下方附了林浩的简历和试镜片段链接。而林舟的回复简洁明了:“感谢厚爱,但《焚天武帝》角色选拔以演技与角色适配度为唯一标准,谢绝带资进组,望理解。” 这张截图彻底戳破了林浩团队“无冤无仇”的伪装——所谓“抄袭指控”,不过是求角色被拒后的蓄意报复。
第五张到第九张图,更是将证据链补得严丝合缝:有2018年陆砚辞与文学编辑的聊天记录,当时他就提到“在写一本以五行为核心的玄幻小说”,编辑还回复“这个角度新颖,可重点打磨”;有手稿的修改痕迹特写,比如某页被贴上的便签纸,写着“昨日与老中医聊五行养生,可融入修士体质设定”,证明创作过程的连贯性;有版权登记时提交的材料清单,包括手稿复印件、作者身份证明的签收记录;甚至有某玄幻文学协会2019年的评审意见,评价《焚天武帝》“构建了独立创新的五行世界观,对玄幻题材的体系化有积极意义”;最后一张是粉丝整理的时间线对比图,用表格清晰列出“2018.10手稿完成—2019.5版权登记—2020.3《苍穹战神》立项—2021.1林浩团队求角被拒—2023.6抄袭指控”,每一步都有对应证据,一目了然。
这条微讯刚发布时,评论区还只有零星的“来了!”“终于等到了!”,可短短十分钟后,转发量就以每分钟十万的速度飙升——网友们逐张分析证据,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愤怒:“这哪里是回应,这是降维打击啊!”“时间线、版权、设定逻辑、对方求角被拒,全齐了!”“之前信了谣言的我,现在真想给自己一巴掌!”
一小时后,数据彻底爆发:转发量突破五百万,点赞数超过两千万,评论数超一百万,每一条热门评论都在为陆砚辞正名——“用证据说话,这才是创作者该有的态度”“林浩团队脸疼吗?求角色被拒就造谣,太恶心了”“之前的营销号呢?出来道歉啊!” 全网哗然,之前还在挣扎的水军瞬间销声匿迹,不少曾发过抹黑言论的营销号悄悄删文,连林浩工作室的官微都陷入了死寂,再也没敢发一条新动态。
更直观的影响发生在资本市场——之前因抄袭风波下跌5%的b影视股价,在陆砚辞回应发布后半小时内迅速回升,不仅抹平跌幅,还小幅上涨2%,公司股吧里满是“稳了!”“这下可以放心持有了”的欢呼。业内人士更是纷纷转发陆砚辞的微讯,某知名导演评论:“这才是对恶意指控最好的反击——不吵不闹,只拿证据,既守住了创作的尊严,也给行业立了标杆。”
夕阳西下时,#陆砚辞 回应 证据链# 话题牢牢霸占热搜第一位,后面缀着的“爆”字,像在为这场荒唐的抄袭指控画上句号。而那条只有两行文字、九张图片的微讯,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创作的敬畏与恶意的卑劣——陆砚辞用最沉稳的方式,完成了一场最彻底的“降维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