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角的庄园,如同一个吞噬银两的无底洞,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季言的“甜蜜负担”。
石猛如今每隔几日便来汇报进度兼申请款项,每次开口都是数百甚至上千两。高墙已然立起,主宅的地基打得极为牢固,各类房舍的框架也初具雏形,甚至按照季言的要求,开始挖掘一个规模不小的地下储藏室。
“大哥,这是最新的工料支用和工钱发放清单,请您过目。”石猛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兴奋。如今的他已经能熟练地处理这些复杂的账目,字也写得端正了不少。
季言接过账册,扫了一眼总额,眼角微微抽搐。
“又是一千五百两…这烧钱速度,比我修为+1的速度快多了!系统大哥,你看看人家!”他内心吐槽,面上却波澜不惊,提笔签下条子,“嗯,进度不错。质量一定要把关,尤其是地下部分,防水防潮要做好,宁慢勿滥。”
“大哥放心!我都盯着呢!请的都是最好的老师傅,用料也绝不敢省!”石猛拍着胸脯保证,接过条子,犹豫了一下又道:“大哥,就是…就是地方太大了,按现在的进度,怕是还得目前投入的二十倍…”他伸出两根手指。
季言深吸一口气。一百万两?要不是他要求的是坚固舒适、皮实耐用,没有像暴发户那样要求奢华,这庞大的庄园建设成本,怕不是还要再翻几倍上去。
“古代帝王的皇宫果然是劳民伤财,难怪大修行宫,也会成为皇帝昏庸的罪证之一。”季言暗自腹诽,面上却依然平静,“知道了。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他摆摆手,一副“小钱不足挂齿”的淡定模样。
石猛这才放心离去,心中对大哥的财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待石猛走后,季言才垮下肩膀,对着桌上那箱刚刚由张万财派人送来的、热乎的分红银票叹了口气。
“唉,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这哪是建庄园,这是在铸金屋吧?还好有西游这头现金奶牛顶着,不然非得破产不可。”
如今《西游记》已经快更新完毕了,不过火爆程度却依然不减,加上张万财触类旁通,从季言送给知雅q版布偶身上得到灵感,将西游的Ip运营到了极致,同时还顺势推出了其他非西游的设计,风靡全国,就连达官显贵的女眷们也是爱不释手。
分红水涨船高,每月都有数万两的分红,就跟开了印钞机一样,但季言觉得还是不够,因为以后修仙肯定得花不少钱,等庄园建好了,他设计的大金库就可以派上用场,他还得赚更多的钱。
“不行,得开辟新的财源了。不能光指着《西游记》这一棵树…”季言摸着下巴思索,“丐帮现在人手充足,除了接零活,能不能自己搞点产业?”
他想到那几千号经过扫盲、纪律性越来越强的劳动力,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搞生产!搞加工!”他一拍大腿,“比如…成立一个代加工工厂?承接一些制作西游周边产品的生产,还有从徐家那里盘过来绸缎场,也可以改造成纺织厂,做点纺织生意,也给百姓多些活计。”
越想越觉得可行。这将极大增强丐帮的自造血能力,减少对单纯靠出卖劳动力的依赖,结构更健康,也更符合他“苟住发育”的长远战略。
“嗯,下次开会就跟猛子商量一下,成立几个‘丐帮实业公司’…呸,是‘生产大队’!”他立刻将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处理完“宏大的事业”,季言又将注意力放回了的周家。
如今周家生活富足安稳,周夫子教学用心,地位稳固;柳氏不必再为生计奔波,气色红润了许多;妹妹知雅更是了不得,十岁的女童生,“小才女”的名声渐渐传开,走到哪都有人夸赞。
看着家人幸福安康,季言心中充盈着一种比修为提升更实在的满足感。“这就是奋斗的意义啊!为了守护这份温馨,我必须得更稳、更苟才行!”
一切似乎都走在正轨上,目前又没有什么可以直接威胁他安全的人或者势力,就算是潜在的仇家黑风寨,只要他还在安澜城地界,就拿他没有办法,似乎他可以安全地苟住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季言还是安心得太早了。
安澜城知府衙门,后院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略显疲惫却目光锐利的脸庞。安澜知府,秦牧之,年约四旬,身着常服,正翻阅着案头几份看似毫不相干的卷宗。
他并非科举正途出身,而是以门荫入仕,背后隐约站着京中某位显赫人物,这让他比起寻常地方官,多了几分底气和更深的心思。
近几个月来,安澜城发生的几件“小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一,自然是西南角那片规模惊人的工地。起初他以为是哪个豪商巨贾在兴建别院,并未太过在意。但随着工程持续,回报上来的信息越来越有趣——那并非某个富商的私产,而是一个名为“丐帮”的组织,在为其成员建造聚居的“庄园”。一个乞丐组织,哪来如此巨资?哪来如此强的组织能力?
其二,则是江湖中迅速崛起的新龙头,“石爷”。此人在极短时间内整合了安澜城底层势力,起初雷厉风行、手段狠辣利落,却又立下古怪规矩,让其手下变得“安分守己”,甚至还能组织起来承接活计,营利颇丰。这与他认知中任何帮派的发展模式都截然不同。
其三,便是他的老熟人,安澜首富张万财。这家伙近半年来的财运简直好到诡异!一部《西游记》风靡全国,据说还搞出了什么“活字印刷”的新奇技术,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其财富膨胀的速度和商业模式,都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新颖”感。
秦牧之起初并未将这些联系起来。直到某次,他无意间听到师爷感慨:“这安澜城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南边有个石爷收拾乞丐立规矩,西边有个张万财印书发财搞新巧,还都成了气候…”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秦牧之心中猛地一动。
“新颖”…这个词同时出现在这两个看似毫无瓜葛的人身上。
石猛的出现和张万财的爆发,在时间上似乎也有一段重合期。
他立刻唤来心腹,吩咐道:“去,仔细查查那个石猛的底细,越详细越好。还有,张万财最近半年所有大的动向,尤其是和哪些陌生人有接触,也给我捋清楚。”
秦牧之的力量,或者说是他背后的力量,远非张万财的商业网络或丐帮初生的信息组可比。不过数日,一份详尽的报告便摆在了秦牧之的案头。
报告显示,石猛,原名就是石猛,数月前乃码头一普通苦力,因其母受继父欺辱,愤而杀人入狱。但蹊跷的是,他很快便被神秘人捞了出来,不仅无罪释放,其母还被妥善安置。之后他便迅速崛起,整合乞丐,创立“丐帮”。
而捞出石猛的人,经过多方查证,线索隐隐指向了——张万财!是张万财通过府衙的关系,打通了关节,将石猛弄了出来!
“张万财?”秦牧之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一个商人,为何要费力去捞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杀人苦力?除非…这个苦力对他有特殊价值?或者,他是在替别人办事?”
继续往下看。报告还提到,张万财的《西游记》作者署名为“南山居士”,此人神秘莫测,从未露面。而丐帮虽由石猛明面掌管,但帮众偶尔会提及一位更加神秘的“大哥”或“帮主”,但除了帮众之外,其他人从未有人见过其真容。
“南山居士…神秘帮主…”秦牧之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张万财…石猛…一个突然暴富,一个突然崛起…都透着不合常理的‘新颖’…背后似乎藏着一个看不见的高人…”
“有意思,真有意思。”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看来,我这安澜城,是来了条过江猛龙啊?还是条…特别喜欢藏在泥潭里的龙?”
他几乎可以肯定,张万财和石猛的背后,站着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势力!此人能写出《西游记》这等奇书,能想出“活字印刷”和“丐帮”这种闻所未闻的组织经营模式,其见识、谋略、手段,绝非寻常!
此人扶持张万财聚财,掌控石猛握力,一明一暗,钱财与势力并举,所图必然不小!而且极其善于隐藏自身,若不是自己心细,几乎要被完全瞒过去。
“如此大才,却甘于隐于幕后…是性情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其所图究竟为何?”秦牧之陷入了沉思。他并未感到威胁,反而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一丝招揽之意。
若是能将此等人才收归己用,无论是对他治理安澜,还是对他背后的…都将是极大的助力。
“看来,得找个机会,会一会这位‘幕后高人’了。”秦牧之打定主意,“不过,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惊蛇。”
他吩咐下去:“从今日起,对张万财和石猛那边,多加留意,但不必干涉。尤其是那个庄园工地,只要他们手续齐全,不闹出乱子,便由他们去。本官倒要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名堂。”
秦牧之拿起石猛和张万财的人物关系情报,看了良久之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名字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名字,正是“季言”。
“季言…季言…这名字有点眼熟!”似乎想到什么,他拿出今年的童生榜单,眼睛很快落在“季言”的名字上,“真的是这个人!一个童生,既认识安澜首富,又认识新崛起的江湖龙头,不会这么巧吧…”
“来人啊!”秦牧之所有所感,“想办法,查一查丛竹书院一个叫季言的童生。此人与张万财之子张文柏交好,似乎也与石猛那边有些若有若无的联系…”秦牧之的直觉让他注意到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少年,毕竟,张万财捞出石猛的同时,这巧合值得玩味。
“是,大人!”
心腹领命而去。
秦牧之重新坐回案前,看着跳动的烛火,目光深邃。
“南山居士…神秘帮主…季言…呵呵,难不成安澜城这潭死水,真的要出一条蛟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