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大捷后的第三日清晨,11 师的装甲纵队在晨光中向东开进。十辆崭新的 m26 潘兴坦克领头开路,履带碾过陇海铁路的铁轨接头,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 这是系统奖励的重型装备首次投入实战,厚实的倾斜装甲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周明远站在指挥车上,手中的地图已标注出郑州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霸王城。
“师座,前方侦察回报!” 白雪晴翻身登上指挥车,将一份敌情简报递来,“日军第 62 师团主力驻守郑州,在霸王城构筑了立体防线:黄河大堤被改造成核心工事,堤内埋有三层地雷阵,堤上布满明暗碉堡,还配备了十二门 150 毫米榴弹炮,由师团长本乡义夫亲自坐镇指挥。”
周明远举起望远镜,黄河大堤如一条土黄色的巨蟒横亘在前方,堤顶的碉堡射击孔正对着开阔地。“本乡义夫是滇缅战场的老对手了,当年在胡康河谷吃过新 38 师的亏,如今学乖了。” 他冷笑一声,指尖在地图上划过霸王城左翼的黄河渡口,“这里水流较缓,是日军防御的薄弱点,但也是我们的进攻跳板。”
此时装甲旅旅长汉斯赶来汇报:“新到的潘兴坦克已完成调试,90 毫米主炮能轻松击穿日军任何坦克装甲,就是体重太大,怕过不了黄河浮桥。” 周明远早有预案,指着地图上的浅滩区域:“让工兵连连夜在浅滩铺设钢板路,潘兴坦克从这里强渡;巴顿坦克群从正面佯攻,吸引日军炮火。”
次日凌晨四点,进攻号角吹响。正面阵地上,十八辆巴顿坦克同时开火,105 毫米坦克炮对着堤上碉堡连续轰击,烟尘瞬间遮蔽了大堤轮廓。本乡义夫果然中计,下令十二门榴弹炮全力轰击正面装甲集群,炮弹在坦克周围炸开一道道烟柱。
“就是现在!” 周明远挥下指挥旗。左翼浅滩处,十辆潘兴坦克沿着钢板路轰鸣入水,履带溅起的水花高达数米。日军的侧防机枪刚要开火,早已隐蔽在渡口的步兵 1 旅突然发起冲锋,m1 加兰德步枪的连射声与火箭筒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瞬间压制了渡口工事。
潘兴坦克刚登上对岸,就遭遇了日军的坦克反扑。五辆一式中型坦克沿着大堤疾驰而来,炮口对准了正在爬坡的潘兴坦克。汉斯亲自操控指挥坦克,第一发穿甲弹就从日军坦克的炮塔正面射入,弹药殉爆的火光将坦克掀翻在地。其余日军坦克慌忙转向逃窜,却被潘兴坦克的尾翼稳定脱壳弹逐个点名,短短十分钟就全部被击毁。
“炮兵旅,覆盖射击!” 周明远的命令通过电台传遍全军。洛河北岸赶来的 155 毫米重炮群立刻调整射角,炮弹如雨点般落在霸王城的榴弹炮阵地。一发炮弹精准命中日军炮位的弹药堆,连环爆炸的巨响震得大地颤抖,十二门榴弹炮瞬间化为残骸。
步兵 2 旅趁着炮火掩护,冲向大堤上的碉堡群。班长李铁柱抱着火焰喷射器,在潘兴坦克的掩护下逼近一座暗堡,火舌从射击孔灌进去后,他立刻翻滚到一旁 —— 暗堡的铁门被热浪冲开,日军士兵浑身是火地冲出,刚跑两步就被战士们的刺刀刺穿胸膛。战士们沿着大堤逐个清理碉堡,遇到顽固抵抗的工事,就召唤坦克抵近射击,坚硬的堤岸被坦克炮轰出一个个大坑。
正午时分,霸王城的核心工事被突破。本乡义夫组织残部退守第二道防线,依托郑州城郊的工厂构筑街垒。周明远站在大堤顶端,望着远处的郑州城轮廓,突然接到战区急电:美军第 14 航空队将提供空中支援,半小时后轰炸日军街垒。
下午一点,天空传来引擎轰鸣。八架 p-40 战斗机呼啸而过,机翼下的炸弹精准落在工厂区,厂房瞬间崩塌。11 师趁机发起总攻,装甲旅从正面突破街垒,步兵旅从两侧迂回包抄,战士们逐屋清剿残敌。潘兴坦克在狭窄的厂区内灵活转向,履带碾过日军的机枪阵地,将工事彻底摧毁。
傍晚时分,战斗进入尾声。本乡义夫带着残部试图从东门突围,却撞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潘兴坦克群。绝望之下,日军士兵纷纷举枪投降,本乡义夫则切腹自杀。当 11 师的军旗插上郑州城头时,黄河岸边传来了百姓的欢呼声 —— 他们捧着自家的粮食,送到战士们手中,眼眶里满是泪水。
清理战场时,参谋向周明远汇报战果:“师座!共击毁日军坦克十三辆、榴弹炮十二门,击毙日军一千五百余人,俘虏六百余人,收复郑州及周边五座城镇!” 周明远走到一辆被击毁的潘兴坦克旁,技术兵们正用维修套件抢修受损的履带,看到他过来,纷纷立正敬礼:“师座,这坦克就是硬!被三发炮弹击中都没穿甲!”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宿主率部攻克霸王城、收复郑州,完成 “中原反攻” 阶段性任务,奖励:美式 p-40 战斗机对地支援权限、坦克运输车 x20 辆、全军休整补给 x30 天、军功值 + 。】
夕阳为郑州城镀上一层金红,11 师的战士们在城楼上唱起了军歌。周明远望着东方的商丘方向,那里是日军在豫东的最后据点。他知道,从滇缅战场到中原大地,这支精锐之师的反攻之路还在继续,而下一场硬仗,即将在商丘城外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