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宁深吸一口气,就是她这个从小在沪上长大的姑娘,这几年在松涛沟生活的也知道,这将会有多危险。
但她顾不得去权衡!
这是她女儿的命!
沈令宁没有立刻进去,她仔细观察了洞口周围的痕迹,确认近期应该没有大型野兽出入。
这才从背包侧袋掏出军用手电筒,咬在嘴里,又检查了一下绑在腿上的匕首,深吸一口气,小心地避开青苔和碎冰弯腰钻了进去。
山洞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脚下变得湿滑,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阴冷潮湿的泥土和矿物气息。
手电光柱在前方晃动,只能照亮有限的范围,四周是漆黑的岩石,偶尔有滴水的声音在空洞的山洞里回响,更显寂静诡秘。
若是常人,只怕早已心生恐惧,但沈令宁心中惦念着女儿,竟也生出了一股巨大的勇气,一步步坚定向前。
走了约莫一刻钟,前方隐隐传来微弱的光亮,并且有冷风吹来。
沈令宁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出口竟然是在另一面山壁的中间,被一些藤蔓和枯枝遮挡着。
她拨开障碍,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幽深山谷!
谷内气温似乎比外面略高一些,虽然依旧寒冷,但不少植物还保持着绿色,甚至有一些不该在这个季节开放的小花零星点缀在谷底溪流边。
谷地开阔,远处有薄雾缭绕,隐约能看到一些倒塌的石碑、残破的石屋地基,仿佛诉说着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的历史。
空气中飘散着一种奇异的混合香气,像是多种草药的味道交织在一起。
这里,就是陈老先生口中那个隐秘的“药王谷”吗?
果然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奇地!
沈令宁来不及惊叹,她牢记此行的目的。
蜂巢!
陈老先生说“滴水岩蜂”的蜂巢喜欢筑在终年滴水、阴冷潮湿的悬崖上。
她仔细观察山谷两侧的崖壁,很快锁定了一面位于山谷阴面、上面有湿漉漉水痕、覆盖着苔藓的高耸悬崖。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崖底,仰头仔细观察。
果然!在悬崖中上部,一个向内凹陷、有水滴不断渗出的岩石缝隙周围,附着着一个灰褐色、形状不规则、比脸盆还大的蜂巢!
因为天气寒冷,蜂巢表面似乎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寂静无声,看不到蜂类活动的迹象,正是陈老先生所说的“冻巢”!
找到了!
沈令宁心头一阵狂喜!
她没有想到可以这么顺利。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挑战:那蜂巢的位置离地至少有十几米高,崖壁湿滑,布满苔藓,几乎没有可供攀爬的借力点!如何上去?
沈令宁没有贸然行动。她放下背包,先是围着悬崖底部走了一圈,寻找最佳攀登路线,同时大脑飞速运转。
直接爬,太危险,成功率极低。
用绳索抛投?
崖顶没有可靠的大树或岩石固定点。
用冰镐凿点?
动静太大,而且崖石坚硬,效率太低。
空间可以藏身,但却不能将她送上高崖……
她仔细观察着蜂巢正下方的崖壁,发现有一处微微凸起的岩石平台,虽然很小,但或许可以勉强站人。
一个计划在她脑中逐渐成型。
她从背包里拿出结实的登山绳,仔细检查了长度和承重。
然后,她没有选择从正下方直接攀登,而是从侧面相对容易一些的地方,利用冰镐和岩缝,艰难地爬到了那个小平台的上方约两三米处的一个狭小立足点。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体力,冰冷的岩石冻得她手指发麻,有几次脚下打滑,惊出她一身冷汗。
但她咬牙坚持住了。
稳住身形后,她将绳索一端牢牢系在自己腰上,另一端打了个活套结,然后小心翼翼地向下放绳,试图用绳套去套住那个凸起的小平台。
一次,两次……山风干扰,绳套总是飘开。
手臂因为持续用力而酸胀发抖,手指也有点不听使唤。
沈令宁喘着粗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估算着风力,再次尝试……终于!
绳套准确地套住了那块凸起的岩石!
她小心地拉紧绳套,确认固定稳固后,才将身体的重心慢慢转移过去,借助绳索的牵引,如同荡秋千一般,小心翼翼地降落在了那个仅能容纳双脚的狭窄平台上!
现在,她离那个巨大的蜂巢只有咫尺之遥!
甚至能闻到蜂巢散发出的淡淡蜜香和蜡味。
冻僵的蜂群毫无声息。
她稳住呼吸,从背包侧袋掏出特意准备的大号厚帆布口袋和一把锋利的军用短刀。
沈令宁的手僵在半空,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那岩缝里的反光绝非自然之物!在这人迹罕至的绝壁之上,蜂巢附近怎么会有人工物品?
强烈的警惕心让她立刻收敛了所有动作,像壁虎一样紧紧贴附在冰冷的岩壁上,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侧过头,极力向那处岩缝望去。
光线昏暗,但她依稀分辨出,那似乎是一个…金属的边角?
像是某种工具的部件?
她耐心等待了几分钟,岩缝内外再无任何动静,只有寒风掠过悬崖的呜咽声。
不能再等了,福宝等不起。
沈令宁心一横,决定冒险。
她以最快的速度,手起刀落,锋利的军用短刀精准地切断了蜂巢与岩壁连接的主要根部。整个沉重的、覆着冰霜的蜂巢猛地一沉,被她早有准备地用厚帆布口袋堪堪接住,迅速扎紧袋口,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只发出几声轻微的“咔嚓”声。
终于成功到手!
她将沉甸甸的蜂巢小心固定在背包上,正准备原路返回,那股强烈的好奇心和不安驱使她又瞥了一眼那处岩缝。
她咬咬牙,用短刀小心地扩大了一下缝隙的视野。
这次看清楚了!
那里面根本不是什么单一的工具,而是一个用油布包裹着的、隐藏得很好的长条状物品,那金属反光来自包裹一端露出的一个奇特铲头的边缘!
那铲头形状很特别,像是半圆筒形,边缘锋利。
旁边似乎还散落着几个同样用油布包裹的小件物品,看起来有些像是古物。
这绝不是普通山民会藏东西的地方!
而且藏得如此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