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小心。”他没有多说,只将她的手裹在自己的掌心,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暖意。
宋清沅心中一暖,反手握住他。“放心吧,殿下。”她俏皮地眨了眨眼,“我这道‘红烧肉’能让李尚书低头,这桌‘满汉全席’,也能让魏王殿下……食不下咽。”
窗外,夜色渐深,而京城这潭水,却因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厨艺盛会,开始暗流涌动,波澜将兴。
厨艺大赛的初赛场地,设在了朱雀大街最宽阔的东市广场。数百张灶台一字排开,炊烟袅袅,锅铲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混杂着食材入锅的滋滋声响,构成了一曲热闹非凡的交响乐。
空气中弥漫着五花八门的香气,霸道辛辣的,醇厚酱香的,清雅鲜甜的,引得围观的百姓口水直流,踮着脚尖使劲往里瞧。
宋清沅没有亲临现场,但整个赛场的情形,都通过听风楼的伙计,源源不断地传入东宫。评判席上,坐着三位重量级人物。
为首的自然是张大学士。老学士今日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精神矍铄,一双眼睛在各色菜品上扫来扫去,活像一只进了米仓的老鼠。
他左手边,是宫中御膳房的掌总管王公公,做了三十年御厨,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见过,口味最是刁钻。右手边,则是京城餐饮行会的会长,福满楼的东家钱掌柜,代表了民间的最高品味。
有这三位坐镇,大赛的公正性毋庸置疑。
初赛的题目是“鸡”。最寻常的食材,却最考验厨师的功底。一时间,广场上鸡飞狗跳,哦不,是各显神通。
有做白切鸡的,有做辣子鸡的,有做荷叶鸡的,甚至还有人别出心裁,做了一道“凤凰投胎”——将鸡骨尽数剔除,内里塞满香菇火腿等八样珍宝,形态完整,栩栩如生。
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来自醉仙居的刘一手。
他不像别的厨子那般手忙脚乱,而是不疾不徐,动作优雅得像是在绣花。他要做的是一道“牡丹鸡”,只见他手中一把薄如蝉翼的小刀上下翻飞,一块鸡胸肉在他手下很快就变成了一片片薄可透光的肉片。
他再用这些肉片,巧手堆叠,辅以红色的火腿丝和绿色的青菜汁点缀,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盘形如盛放牡丹的菜肴便已成型,艳丽夺目,引来周围一片惊叹。
“此人刀工了得,心思也巧。”王公公捻着兰花指,微微点头。
钱掌柜也赞道:“醉仙居的头牌,果然名不虚传。”
张大学士却只是看了一眼,不置可否地捻了捻胡须。他更在意的,是味道。
当刘一手的“牡丹鸡”被端上评判席时,其精美的造型再次引来一阵赞叹。张大学士夹起一片,放入口中,细细品味。鸡肉滑嫩,高汤鲜美,火腿提味,确实是一道上乘的佳肴。
“不错。”他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王公公和钱掌柜也纷纷点头,给出了高分。刘一手面带得色,对着评判席一拱手,退了下去,眉宇间尽是志在必得的傲气。
初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眼看就要顺利结束,变故却悄然而生。
先是几个参赛的厨子跑到赛务处抱怨,说他们从市场上买来的井盐,味道不对,咸中带苦,还泛着一股涩味,毁了他们的菜。起初,大家只当是他们手艺不精,找的借口。可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反映同样的问题。
“这盐不对劲!我家的盐用了十几年了,从来没这个味儿!”
“我的汤全毁了!这盐一下去,满锅都是苦的!”
赛务处的人取来他们说的盐尝了尝,果然,入口咸涩,回味发苦,是最低劣的粗盐,甚至还掺了些不知名的东西。
消息很快传开,整个赛场都骚动起来。盐,百味之首。盐出了问题,这比赛还怎么比?
东宫内,宋清沅听着听雨的回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查了么?京中各处的盐铺,情况如何?”
“回娘娘,都查了。”听雨的脸色有些凝重,“从昨天下午开始,京中几家大的盐铺,上好的青盐和井盐就都断了货。如今市面上能买到的,只有这种劣质的苦盐。而且价格,还比往日的青盐贵了三成。”
“断货?”沈演之在一旁开口,声音微沉,“京城盐运,由户部盐铁司统管,储备充足,怎会说断货就断货?”
“是陈家。”宋清沅一语道破,“张大学士提醒过我们,陈家掌控着江南的私盐命脉。他们不仅贩私盐,恐怕连官盐的渠道,也早已渗透得千疮百孔。他们这是在告诉我们,京城的盐,他们说了算。”
这一招,釜底抽薪,又快又狠。
厨艺大赛,离不开盐。他们掐断了优质盐的供应,不仅能让大赛陷入混乱,让东宫颜面扫地,还能借机抬高劣质盐的价格,大发一笔横财。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太子盐改政策的一次赤裸裸的挑衅和示威。
“殿下,此事若处理不好,不仅大赛要办砸,更会动摇百姓对盐改的信心。”宋清沅看向沈演之。
沈演之明白她的意思。如果连京城的官盐供应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推行全国的盐政改革?百姓只会觉得,这是朝廷无能,连让他们吃口好盐都做不到。
“我这就去户部,让李德裕给个说法。”沈演之起身。
“不必。”宋清沅却拉住了他,“殿下,现在去户部,李德裕只会跟我们打太极,推说转运不畅,或是江南盐场歉收。
等他们慢悠悠地‘解决’问题,大赛的黄花菜都凉了。而且,这正是他们想看到的,把我们拖入朝堂的泥潭里,跟他们扯皮。”
“那依你之见?”
宋清沅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嘴角却弯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们想玩盐,我就陪他们玩。他们以为掐住了盐,就掐住了我的咽喉。可他们忘了,我手里,还有一样东西,比盐更‘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