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炉火未熄,砂锅中的羊奶早已煮好。
姜莺站定在灶台前,神情却一点点沉了下来。
谁能告诉她,她辛辛苦苦备好的那锅羊奶,怎么一转眼就少了一半?
这可不是小数目,原本满满一锅,现在却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一点,连盖过锅底都不够。
尹星茗和吴师傅正躲在厨房角落的杂物架后,背对着她,低着头,彼此眼神躲闪。
两人缩着肩膀,像是生怕被发现似的,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
他们也确实没想到,这羊奶在仔细去腥之后,竟然会变得如此香浓醇厚。
奶香扑鼻,入口顺滑,再加上姜莺特地加了些许冰糖调味,喝起来清甜不腻,简直像是仙露琼浆一般。
一时之间,理智被味觉击溃,谁也没忍住。
于是,吴师傅先悄悄盛了一大碗,低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尹星茗见状,也忍不住跟着来了一碗,小口小口地啜饮。
可问题就在于,那口砂锅本来就不大,装不了多少奶。
他俩一人捧着一碗喝得尽兴,剩下的自然就所剩无几了……
锅底那一层,连做点乳酪都不够。
姜莺叹了口气,目光从砂锅移到那两个缩着脑袋的家伙身上,摇了摇头,终究没说什么。
算了。
现在追究也无济于事,食材没了,重做就是。
重新煮一锅吧。
她默默转身,取来新的羊奶,重新架锅加热,动作熟练而平静。
“后天成府老夫人办寿宴,我打算带鸢尾和银铃过去帮忙。”
她一边忙碌,一边开口说道,语气平稳,“翠玉轩那天不用开门,照常歇业一天。吴师傅,你负责准备府衙的午饭,等他们派人来取餐时,确认无误后你就可以回家了,不必留下。”
“师傅,那我呢?”
尹星茗一听,顿时急了,从角落里跳出来,快步走到姜莺身边,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您都没说我要做什么?”
“你啊。”
姜莺停下手中的活,伸手捏了捏她粉嫩的脸颊,“明天辛苦咱们宁宁多做点小饼干,寿宴上当零嘴用,孩子们最爱吃。后天你想去哪儿玩都行,不用跟着去忙活。”
“我要跟师傅一起去!”
尹星茗立刻清脆地回答。
姐姐那么好看,身段窈窕,气质清雅,万一寿宴上遇到些不懂规矩的客人,或者有哪位贵妇摆架子刁难她怎么办?
她必须去!
她得护着师傅,不能让她受一点委屈!
成管家报上来的人数不少,粗略统计得有五六十号人,还得分前后院安排席面。
前院多是官宦家的男宾,后院则是夫人小姐们,其中不少都是出了名的嘴刁,挑食又讲究,一点不合心意就敢甩脸子。
姜莺还没定好主菜做什么,鱼、鸡、鸭、素斋,都在考虑范围,得看食材到货情况。
眼下,她决定先不急着定主菜,先把点心和零食准备好,稳住孩子们和女眷们的情绪。
孩子少不了这些零嘴,甜的酸的都得备上。
明天牛乳一到,可以做些温热的奶茶,撒点桂花提香。
或者做些双皮奶,加点果酱,清凉爽口也受欢迎。
除了蜂蜜小饼干,再做个酸甜可口的山楂球,差不多就齐全了。
这个时候,山里除了山楂,别的水果几乎都收了季,想吃新鲜果子都难,山楂反而是最多产的。
她转身对鸢尾吩咐道:“你去后山多拿两筐山楂回来,挑那些个头圆润、颜色红亮的,今天就动手准备着,趁早把果子处理好,省得后天手忙脚乱。”
鸢尾应了声“好”,立刻转身出门去了。
没过多久,她便推着小车回来了,车上堆着两筐沉甸甸的山楂。
山楂一搬进来,便被倒进大木盆里,红亮亮的果子滚落出来,像一颗颗红宝石般在桌上堆成小山。
姜莺挽起衣袖,将满满两筐红彤彤的山楂一股脑儿倒进盛着清水的大盆里。
她蹲下身子,双手轻轻探入水中,指尖在果皮上来回摩挲。
鸢尾见状,也挽起袖子走了过来,蹲在姜莺身边,伸手挑出个头太小或有磕碰痕迹的山楂,仔细地挑拣出来。
尹星茗站在另一边,接过洗干净的果子,用干净的棉布一块一块地擦拭。
三人默契地分工合作,一人洗、一人捡、一人擦,井然有序。
不多时,两筐山楂便已整整齐齐地码在竹筛上。
姜莺站起身,从一旁的木盒里取出一根细长而光滑的竹筷。
她拿起一颗山楂,轻轻握住,将筷子的一端对准果子底部的小凹陷,手腕微微一送,只听啪的一声轻响,果核便从另一端被完整地顶了出来,落在桌上,干净利落。
这已经是她不知第几千次做糖葫芦了,闭着眼睛也能做得又快又准。
日复一日的练习,让她掌控得恰到好处。
尹星茗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
她以前在西式甜点房里待过,擅长做曲奇、马卡龙和奶油蛋糕。
可眼前这种纯手工的,她还是头一回亲眼见到。
她忍不住拿起一颗山楂,学着姜莺的样子。
结果用力过猛,果子瞬间被戳得四分五裂,果肉糊了一手。
她又试了一次,这次不敢太用力,可筷子推进一半就卡住了。
她皱了皱眉,有些沮丧地放下筷子。
姜莺见状,轻笑着走过来,拿起一颗新山楂,牵起尹星茗的手,覆在她的手上,带着她重新操作。
“别急,”姜莺的声音温和而耐心,“先用指尖轻轻捏一捏山楂,感受一下果核的位置,它通常偏上一点。找准了点,再慢慢使力,像推门一样,一点一点来,别一下子用猛劲儿。”
尹星茗屏住呼吸,在姜莺的引导下重新尝试。
这一次,她不再急躁,随着姜莺的节奏缓缓推动。
终于,果核啪地一声轻响,完整地被顶了出来。
她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一丝兴奋的笑容。
在姜莺手把手的指导下,尹星茗渐渐找到了窍门。
虽然她的速度仍然缓慢,远不如姜莺那般行云流水,也不及鸢尾利落地一次三颗地并行处理。
但至少,她现在已经能稳稳地将果核完整取出,不再把山楂捣成泥了。
她的动作越来越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