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后。
盛京的茶楼酒肆间,悄然流传起一些关于国公府的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那位年纪轻轻的小姑奶奶,手段可了不得!”
“可不是嘛,都说棠华院如今规矩大过天,连国公爷往日里睁只眼闭只眼的事儿,到了她那儿都没情面可讲。”
“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娇娇小小的一个人儿,竟比国公爷还令人敬畏三分……”
“嘘!小声点,莫要妄议……”
一时间,流言蜚语飘得到处都是。
而处于话题中心的棠华院,此刻却是一片肃静。
花厅内,云棠端坐在上首的紫檀木椅上。
她手中握着一把光润的乌木戒尺,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底下,以云璋、云鹤轩为首的几位侄孙,连同云薇、云妤等人,一个个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经过上次之事,云鹤轩明显老实了许多,站在云璋身后,眼观鼻,鼻观心。
云棠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底下这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将戒尺在桌面最后敲击了一下。
这声响动不大,却让底下众人的心都跟着跳了一下。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近来,盛京城里多了许多关于我的说法。”
她顿了顿,看着底下瞬间更加紧绷的小脸们,唇角似乎弯了一下,“说什么手段厉害,比国公爷还令人害怕之类的。”
云鹤轩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云璋也将头垂得更低了些。
“今日叫你们来,没别的事,”云棠继续说道,语气听不出喜怒,“就是告诉你们一句:不信谣,不传谣。”
她拿起戒尺,随意地把玩着,“我行事,自有我的道理和规矩,对事不对人,只要你们恪守本分,循规蹈矩,我这儿便是最讲道理的地方。至于外面那些风言风语……”
她轻轻哼了一声,将戒尺放下,“听听也就罢了,谁要是当真,或者跟着添油加醋……”
她没有说下去,但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却让底下众人齐刷刷地打了个寒颤。
“是!小姑祖说得对!”众人异口同声,“我们一定谨记,不信谣,不传谣!”
云棠看着他们这副模样,这才微微颔首,“嗯,明白就好。都散了吧,该读书的读书,该习字的习字。”
众人如蒙大赦,连忙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云棠拿起那把戒尺,看了看,随手丢回桌上,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多时,云棠只觉得一阵倦意袭来。
她打了个哈欠,对着青鸢摆了摆手,“我睡一会儿,无事莫要扰我。”
青鸢轻声应下,为她放下纱帐,悄声退到外间守着。
云棠很快沉入梦乡。
梦中的她,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还身处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四周是雪白的墙壁,亮得晃眼。
头顶有奇怪的光源,不是烛火,却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
桌椅样式简洁古怪,一些她从未见过的铁盒子,正闪烁着微光。
这地方明明陌生至极,可她心底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她好奇地走到一张桌子前,上面放着一包打开的金黄色的薄片。
她鬼使神差地拿起一片放入口中,咔嚓一声,咸香酥脆的口感顿时在舌尖炸开,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美味。
可不知为何,吃着吃着,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顺着脸颊滑落而下。
那滋味越是好吃,心里的酸楚就越浓,仿佛失去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
“小主子,小主子?”青鸢轻柔的呼唤声,将她从梦境中拉了回来。
云棠猛地睁开眼,心口还残留着梦中的情绪,脸颊一片湿润,竟是真的落了泪。
她怔怔地躺着,努力回想梦中的细节,却只觉得一片模糊。
怎么回事?
那是什么地方?
为何她会觉得熟悉又难过?
“小主子,”青鸢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欣喜,“太子殿下过来了,说国公爷的生辰快到了,想请您一同商议如何操办呢。”
太子哥哥来了?
还要商量大侄子的生辰?
云棠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方才的梦立刻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一骨碌从榻上坐起,掀开纱帐,小脸上绽开一抹明媚的笑容。
云棠脆生生地应着,利落地跳下床榻,甚至顾不上整理有些微乱的衣裙,便提着裙摆,蹦蹦跳跳地朝外间跑去。
“来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