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叶秋几人的学校都在北京,决定一起出发。
赵兰握着赵奶奶的手,“奶奶,你自己在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别舍不得吃,我已经跟援朝哥还有柳姐他们说好了,他们会经常去看你的。”
赵奶奶笑得慈祥,“好,都听你的,你自己一个人也要好好的。”
这边,赵奶奶和赵兰在依依不舍,那边,姜屹、姜骋跟姜奶奶和弟弟妹妹就没有那么黏糊。
姜屹轻轻揉着弟弟的脑袋,“照顾好弟弟妹妹,等我们在北京安顿好了,就回来接你们。”
姜廷眼泪汪汪,仰头看着大哥,认真点头,“我会的,大哥你和二哥也要照顾好自己。”
“嗯,我知道。”
姜琼平时总爱装成个小大人,可眼看着大哥和二哥的要离开,也绷不住了,垂着脑袋悄悄抽泣。
见妹妹这样,姜屹无奈一笑,蹲下轻柔地擦去她的泪水,柔声哄道:“你在家陪着奶奶和三哥,我会尽快回来接你们的,想大哥就给我们打电话,好不好?”
跟赵兰家不同,姜家是外来人口,对青山大队,没什么眷恋,又没有亲人能帮忙照顾这家子老弱,等姜屹和姜骋在北京找到合适的房子,就会第一时间回来接他们。
叶秋和曲彤的亲人都不在,两人主动站远一些,免得打扰亲人间的交流。
“呜——”
火车鸣笛声响起,伴随着阵阵轰鸣,列车行驶进车站,人潮开始涌动。
叶秋踮起脚看了看,回头对着众人说,“是我们的那趟火车。”
车已经到了,即使再舍不得,也到了离别的时候,带着亲人的眷恋,叶秋她们终于登上了开往光明未来的列车。
车厢里人挤人,几乎没什么空隙,好在有姜屹和姜骋两个人高马大的大小伙子,愣是挤出一条通道,他们才顺利地走到位置上。
看了看狭小的座位空间,叶秋指挥姜屹,“把行李都堆在架子上,我们几个人可以轮流看守,这样其他人才能好好休息。”
姜骋没出过远门,这还是他第一次坐火车,少年人心性作祟,好奇地左右张望,直到被大哥拍了一巴掌才略微收敛,没安分多久,又好奇地窜到叶秋身边,“秋姐,坐火车是不是很有意思?”
像是听到了什么神奇物种说话,叶秋和曲彤看向他的眼里满是惊奇。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姜骋茫然地眨眼,“车上有这么多人,而且还能从窗户看风景,多有意思啊!”
叶秋无奈扶额,“年轻人,你想得太简单了,你看看火车座位,空间就这么丁点大,接下来的三天都要在这儿,坐也坐不好,睡又睡不着,最磨人了!”
“怎么会?”姜骋不可置信,“又不用干活,就每天坐车,能有多累?”
叶秋啧啧摇头,“你还是太年轻,等再过两天就懂了。”
姜屹横了一眼傻瓜弟弟,回头跟叶秋说话时,又放缓了声音,“你先休息一会儿,趁现在人少,我去接点热水。”
听到他的话,曲彤连忙举手申请,“能不能也帮我接点热水?”
赵兰左看右看,最后缓缓举手,“还有我。”
姜骋凑热闹似的举手,“大哥,我也要。”
姜屹收下曲彤和赵兰的水杯,领着不会看眼色的蠢弟弟去接热水了。
曲彤忍不住感叹,“感觉这趟应该会比下乡的时候轻松。”
赵兰笑吟吟地接话,“都是小秋的功劳。”
叶秋不动如山,“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互相照顾而已,你们别多想了。”
反正她现在才不会承认跟姜屹之间有什么关系!
没多多久,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嘈杂。
“同志,你们是去哪儿?”旁边一个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跟他们搭话。
叶秋,“学校要开学了,去上学。”
搭讪的婶子惊了,眼神扫过其他人,“你们都是去上大学的?”
叶秋点头,“我们是一个村的,结伴一起去学校。”
“天呐!”婶子一脸不可置信,“你们村竟然有这么多考上大学的,可真是厉害!”
恢复高考在全国都引起巨大的震动,录取率极低,每一个考上的都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很多公社一个考上大学的都没有,结果他们五个人竟然是一个村出来的,还都考上了大学,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婶子忍不住夸赞,“你们村肯定很富裕吧?”
要不然怎么能够培养出五个大学生。
叶秋轻轻摇头,“就是川省一个普通的村子,没什么特殊的。非要说的话,就是村干部们都挺好,比较支持我们考大学。”
婶子连连点头,“遇到好的村干部确实不容易,亲妹子,你的意思你们是下乡的知青?”
叶秋用手指了指,“我们三个是知青,他们两个是村里的。”
大概是受到大学生光环的影响,接下来的时间里,周围的人对叶秋他们都非常友好,在他们站起来时,都主动把行李提起来,让他们通过。
座位上待着实在太闷,窗外的风景又千篇一律,叶秋她们就让姜屹和姜骋看着行李,挤过拥挤的人群,去车厢接口处透透气。
曲彤擦干额头的汗水,“知道我们是大学生,大家态度都变了。”
她以前只知道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值钱,可没想到旅途上随便遇到的人都会主动给他们行方便。
赵兰轻笑,眼里闪着光,“因为,现在是尊重知识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