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天刚蒙蒙亮,叶秋裹紧厚厚的围巾,踩着露水往小学走。
曲彤把鼻子埋进围巾里,“好冷啊,小学教室没有火炕,肯定会更冷。”
赵兰无奈一笑,“最后再坚持一个月,高考完就好了。”
曲彤嘟嘟囔囔,“高考完就好了,大学就好了,毕业就好了,永远是这套说法,都流传几十年了。”
虽然嘴上嘀咕,但是她知道,现在的高考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尤其是老三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上大学的,都兼具聪明和努力,都是人才。
赵兰没听清,问:“你说什么?”
“我什么都没说。”曲彤摇头,侧头看向叶秋,“你不是要去镇上吗?可以迟一点出门,没必要这么早去那儿等,太冷了。”
“我跟你们一起去小学那边看看。”
今天是集体复习第一天,叶秋不太放心,想去看看,了解下情况。
知道她的操心,曲彤哦了一声,搓了搓冻僵的手,没说别的。
因为距离近,三人算是到的最早的一批。
曲彤一马当先,率先推开教室门,迎面而来的竟然是一股暖意。
透过她的身体,叶秋看到教室角落放了几个火盆,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室也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三人面面相觑,眼里都是疑惑。
“你们来得真早。”
身后传来的说话声打断她们的思索。
叶秋回头一看,赵泽带着几个人站在院子里,他们手里还拿着扫把和抹布。
叶秋惊讶,“这是?”
赵泽笑了一声,“今年冬天太冷,孩子们都提早放假了。你们在这儿复习,要是没烧火盆,估计要病倒好几个,所以今天早上过来烧火盆烤烤,去去寒气。”
他身边站着的几个村民争相说话。
“学习费脑子,教室又冷,最容易生病。”
“对啊,要是生病了,耽误高考可就糟了!”
从没想到队里的村民会做到这一步,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叶秋的眼眶微微湿润,“谢谢你们。”
赵泽一挥手,“不用谢,想参加高考的又不止知青,村里也有人要高考,又不光是为了那个人?”
“就是这个道理,虽然我们队里没几个高中毕业,但只要有人能考上大学,不管是知青还是村里人,都是整个大队的荣誉!”
他们青山大队的人可比其他大队有远见,自问从来没有亏待过知青们,等他们考上了,说出去就是村里出了几个大学生,多好听!
叶秋的眼睛从村民们淳朴的笑容上一一扫过,她很庆幸,来的是青山大队。
正因为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她才愿意不停地想办法,让村里人过得好一些。
赵泽,“我们就不耽误时间了,你们进屋学习去,记得开窗通风。”
他说着,朝三人挥挥手,带着村民们离开了。
曲彤呜咽,“呜~大队长他们真好!”
叶秋眨眼,消除眼眶的酸涩,“进屋吧,在这站着有点冷。”
她们到了没多久,陆陆续续有人赶来。
因为有距离优势,再加上对高考的热烈期盼,知青们是最先赶来的。
看着墙角的几个火盆,苏青疑惑地看向叶秋她们,“你们大早上来烧的火?”
叶秋摇头,“不是我们,是大队长带着村里人烧的,他们还把教室打扫干净了。”
“啊!”胡康惊呼。
知青们互相对视,眼里全是要溢出的感激。
在感动过后,知青们迅速恢复情绪,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珍惜复习时间。
这一年多来,程妍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学习,从叶秋那儿抄了不少复习资料,在征询过她的意见后,知青点灯火一夜未熄,抄了一晚上的笔记。
叶秋没在教室呆很久,估计牛车快来了,就悄然离开。
她走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来了不少复习的人,知青和村民都有,袁超和高原也在。
*
李梅伸手把叶秋拉上牛车,疑惑地问:“叶知青,你今天怎么有空去镇上?”
她听女婿说了,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复习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多看一道题都能多增加一点考上的把握,一点时间都耽误不得!
叶秋笑意盈盈,“我去镇上寄信,等回来也要开始认真学习了。”
听到她的解释,李梅一点都没怀疑,在她看来,叶知青那么聪明,肯定有自己的计划,肯定不会耽误正事。
除了他们,车上还有不少青山大队的人,听了她们的谈话,有人问:“李梅,你女婿也要参加高考?”
李梅点头,喜气洋洋道:“对啊,他要是能考上,那我家可就有大学生了!放到以前,怎么着都是个进士老爷!”
想到女儿能跟着女婿去城里过日子,成为城里人吃商品粮,李梅就笑得合不拢嘴。
提问的人撇嘴,“要我说,你们一家都是傻子!”
李梅不高兴了,“钱芳你这人,说话真难听!”
钱芳怀着恶意怂恿,“我说真话你还不爱听!袁超他是知青,亲人朋友都在城里,等高考一考上,拍拍屁股就回去了,到时候我看赵柳和儿子怎么办!你也不想想,他一个城里人,凭什么看得上赵柳,先前那个孙俊就是先例,退婚就是想娶一个条件更好的,袁超要是能回城,在城里,什么样的好姑娘找不着?”
明知道她不怀好意,但听了她的分析,李梅有些犹豫,干巴巴地为女婿争辩,“小超不是那种人!而且,他都有儿子了,看在孩子的份上,他不会这样的。”
“有儿子怎么了?袁超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一个儿子算什么?”
眼看着李梅越来越慌,叶秋打断钱芳的恶意揣测,“钱嫂子你别说了!”
叶秋拍着李梅的手,安抚她的慌乱,“李婶子你别信她胡说八道,她这人就是见不得别人的日子好过,没事也要找点事出来。”
“可......”出于对叶秋的信任,李梅略微放心,但仍旧有些慌乱。
视线扫过车上看热闹的其他人,叶秋语气坚定,“知青高考回城是好事,但不能成为他们抛妻弃子的借口!李婶子你放宽心,先不说袁超大哥的人品信得过,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家在哪儿,要是真出什么事,整个大队都是柳姐的后盾,肯定会帮她讨个公道。”
想到赵泽的手段,李梅终于放下担心。
有大队长和叶知青在,袁超肯定不敢抛弃赵柳,而且赵楠的丈夫高原也要参加高考,赵泽肯定有拿捏他们的手段。
钱芳暗自撇嘴,她才不信叶秋的话。
她也是知青,肯定会帮着知青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