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得赵泽的同意之后,叶秋前往知青点,向他们告知这个好消息。
“你说的是真的?”
听到叶秋的话,苏青猛地站起,一脸激动。
虽然早就知道叶秋的为人,但他没想到她竟然会去找大队长帮他们争取更多复习时间,要知道,有些大队别说给知青们提供更多复习时间,只要不打扰知青们的复习就已经不容易了。
叶秋点头,“不光是知青,村里要是有想要参加高考的,也会跟我们一起复习。”
“这是应该的。”苏青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转圈。
李佳骏沉吟,“袁超和高原他们会过来吗?”
习惯了跟知青们抱团,听到消息的时候,他和顾书两人立马赶回知青点,想跟大伙儿一起商量高考复习的事。
对单身知青来说,高考恢复是件大好事,是他们回城的希望,但如果跟村里人结婚,那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结婚对象愿意让丈夫或者妻子参加高考吗?
如果知青参加高考回城,抛下乡下的妻子或者丈夫怎么办?口头的承诺再好听也做不得数,真要把人放走了,万一再也不回来怎么办?
陈忠实撇嘴,“你管这么多干什么?他们都跟村里人结婚了,不一定会愿意放人。”
苏青反驳,“青山大队挺好的,再说了,不管是赵柳姐家还是大队长家,都挺不错的,不会拦着袁大哥和高大哥参加高考的。”
陈忠实,“天真!没考上还好,万一考上了,她们就没丈夫了,女人都是头发长见识短,不会让他们去考试的。”
叶秋扭头,微笑着看向陈忠实,“陈知青,你再说一遍,女人怎么了?”
面对几个女知青的怒目而视,陈忠实才发现自己又得罪人了,缩着脖子,“我,我讲错了,女人也很优秀。”
叶秋收回视线,语气淡淡,“是否参加高考都是个人选择,没什么好指责的。”
众人沉默着点头。
叶秋视线逡巡一圈,“如果没事的话,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始复习了,我会让曲彤帮我把教材拿到小学教室。”
顾书,“叶知青你明天不去?”
叶秋点头,“高考恢复,我得寄信回去说明情况。”
苏青突然惊呼,“对啊,我得给我爸妈说一声!”
这个月要努力复习,估计挣不了多少工分,他得给爸妈寄封信,让他们寄点钱过来,支持一下儿子回城的希望。
但只有一个多月就要进考场,明天去镇上,会耽误复习时间。苏青面露踌躇,既舍不得浪费时间,又想去镇上一趟。
见几人都面露难色,叶秋干脆说:“复习时间不多了,大家都是好几年没看书,一点时间都耽误不得。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可以把信写好给我,我帮你们寄回去。”
苏青大喜过望,“当然不介意!真是太谢谢你了,又借书,又帮忙寄信,我都不知道怎么回报你。”
“举手之劳而已。”
叶秋毫不在意,高考是下乡知青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别的忙帮不上,但是搭把手当然没问题。
其他知青也想联系家里,急匆匆地找了张纸开始写信。
很快,叶秋带着几封鼓鼓囊囊的信件离开知青点。
回去的时候经过姜家,她想了想,拐弯走了进去。
“叶秋姐姐!”
在院子里玩耍的两兄妹看到她,欢呼一声,跑过来把她团团围住。
叶秋一只手搂着一个,“你们大哥在家吗?”
姜琼扬着脑袋,“大哥在房间里看书。”
听到广播的时候,姜屹正在劈柴,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姜奶奶大喜过望,当即催着姜屹赶紧回去复习,连带着姜骋一起,两兄弟正在埋头苦读。
叶秋进屋的时候,姜骋正皱着眉做题,姜屹站在一旁,监督弟弟学习。
听到开门声,姜屹回头,一眼看到门口的叶秋,眼睛一亮,转头看了一眼认真思考的弟弟,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
“你怎么来了?”
叶秋弯着眼睛,“来问问你要不要参加集体复习?”
“这是什么?”
“复习资料不够,再加上高考停了十年,大家的水平不高,为了更好的复习效果,我建议大队长把教室借给想参加高考的人,大家一起复习,可以共同交流,学习氛围会更好。”叶秋解释说,“我去找知青,大队长通知村里人,我提前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
正式开始复习后,她的大部分精力都会放到小学教室那边,没时间给他和姜骋答疑。
姜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即说:“我明天会和小骋一起过去。”
“明天我不在,要去镇上给家里打电话。”
姜屹挑眉,给叶家打电话?
“毕竟他们结结实实给我寄了三年的生活费,我要参加高考,得跟家里说一声。顺便,知青们都想给家里寄信,我顺便帮他们一个小忙。”叶秋挥着手上的几个信封。
“你真是好心。”
叶秋耸肩,“知青们不容易,高考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最好别耽误时间,反正我要去镇上,帮忙寄信就是顺手的事。”
“我明天和你一起去?”
叶秋摇头拒绝,“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你好好复习。”
姜屹的基础赶不上她,离高考只剩最后一个月,最好别在杂事上耽误时间。
姜屹莞尔一笑,没说客气话,默默接受她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