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是一个健忘的人,可能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有的时候看过的书,看过也就看过了,从来记不住,记性已经远不如前了。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人失去的何止是记性,那个曾经“无法无天”的自己也回不去了。
想一想人都如此健忘,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呢?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算了吧,过去了就过去了,人总是要朝前看的。”
但是,真的是向前吗?真的没有倒退吗?真的可以忘记吗?
很难有人给我一个正确答案。
一个时代的落幕,落幕的又何止是一个时代,连带着那些人,那些历史,那些精神,那些信仰,可能都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就中国的历史来看,想要抹杀一个人,一条记录,一段过去,再容易不过。将关于本人的记录全部删除,只需要过三十年,与之相关的人大半将会死亡,而那些事情,也将会变得模糊,人们最多能从一些老人的口述中寻得点点滴滴。再过三十年,当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全部逝去,那段历史就此尘封,大家或许也仅仅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人再记得发生过什么。再过半个世纪,真实的历史或许已经大相径庭,时代根据政治需要,不断模糊甚至篡改曾经的记忆,我们所记得的只是被筛选后剩下的。
所以,有的时候,不是你不想忘记,而是你不得不忘记。
严格来说,中国历史上,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个真正为人民的统治者,从来没有。
哪怕是开启大汉四百年王朝的汉高祖,还是再造华夏的明太祖,这两个从底层出身的人,在攀至权力巅峰之后,他们想到的,也仅仅是给老百姓一碗饭吃。他们从没有去考虑过要改变权力结构,从没有想过斩断在百姓脖子上的枷锁,更没有想过把自己拉下神坛,走进人民。
他们所做的事情,一切皆是为了维护刘家、朱家的统治罢了。
而当你回顾他的一生,你会发现,等了五千年,才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人民,打碎了旧社会的一切,他把人民举的很高,高过他自己,高过所有人,把人民放在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上。
青年,他革了军阀买办的命;
中年,他革了帝国主义的命;
暮年,他革了地主权贵的命;
晚年,他革了腐败官僚的命。
他的一生,就是斗争的一生,何其寂寥,何其悲壮。
事物的发展总是会走向他的反面,尤其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东西貌似已经渐行渐远。每当我在聊这些的时候,总有些人以一种“老古董”的眼光看待我,仿佛我就是一个“智障”,活在过去的“智障”。
“智障”就“智障”吧,如果这种“智障”是指对历史的尊重,对真理的坚持,对人民的歌颂,那我希望永远“智障”下去。
可我真正矛盾的是,金钱至上成为社会大众的唯一目标;利益捆绑成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手段;精神信仰成为令人鄙夷的荒诞追求。原来,曾经的时代,已经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历史。他所打倒的、推翻的、纠正的,都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
甚至于,有些人已经对那个年代产生了质疑,产生了否定,产生了嘲讽。我已经有些看不懂了,到底这些人是真的不了解,还是不愿意了解。大概,一个人拘泥于自身利益的时候,默不作声、装傻充愣、诽谤污蔑就是他们的固有方式。
当一些地主失去了部分土地,他们觉得不公、仇恨。但是他们看不到,上千年的地主剥削下,农民的累累白骨,农民终其一生没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卖儿卖女的惨状。
出于利己,我理解这些人。但是,对于整个工农阶级,他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
有些人总喜欢拿往后几十年的发展,以此来否定他。但是……他们永远看不到最初的三十年,由0到1的原始积累有多么艰难。他们永远看不懂精神的信仰,促使社会的道德能达到什么程度。他们永远不会明白物质上的满足,以此所失去的东西是再也不会有的。
如果妥协与和解成为一种主流思潮,那忘却和退让必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或许,那个被一些人嘲讽的年代会是我们难以企及的未来。
也许,这就是读完历史后的无力感和虚无感。哪怕你不忘记,你也改变不了什么。以前我会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人民的历史。但是,现在,我觉得还可以加一句,一切历史都是轮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