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种不考虑客观现实,直接盖棺定论的论调让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人性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任何的品质和能力都是可以后天塑造的。一种政治宣传的荒唐标语直接把人性定格,很多人还觉得有道理,这既是对自己轻蔑,也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
教员说过:“人的基本特性只有社会性,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只有阶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统治,而宣扬的一种意识形态。难道婴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你就可以直接说他很邪恶或者他很善良。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父母,亲戚,朋友,老板,恋人等等,人是处于一种社会状态下,不考虑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直接就一言以蔽之,除了流氓我也想不到其他词了。尤其,当提到共产主义时,总有一些聒噪的蚊子,拿出人性本恶的那一套,说什么是幻想,不现实。
我们最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就是: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是在私有制财产关系下,资产阶级法权社会宣扬的一种意识形态,为了合理、合法、美化自己的剥削行为,将这种“人性论”灌输到每个人的意识中。
资本是逐利的,拥有资本的资本家自不必说,但是资本家和工人能等同吗。对于既无生产资料,也无财产基础的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劳动)出卖给资本家。
这个时候,资本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把“人性论”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忽略对社会问题的改造。这种思潮,甚至会将矛盾转移至无产阶级内部,为了成为人上人、资本家,人的私利就是合理的、正确的。一些无产阶级不是想着去推翻资本家的剥削,反而是通过争夺、压迫同样是无产阶级的成员。
在资产阶级社会下的生产关系,对于资本家来说,维护当下的剥削压迫再好不过,但是对于工人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推翻资产阶级,拿回属于自身的劳动成果。这种反抗剥削压迫的事情,明明是一种社会不公的现象,无产阶级推翻再合理不过。
可是“人性自私自利”的论调,会把无产阶级的反抗也宣称为一种“自私自利”的事情,以此来证明人性都是自私的。比如“你的反抗也是为了你们自己。”“你们装什么高尚“等等,借此,就把阶级矛盾转化成了人性论。
事实上,如果按照人性论的定调,资产阶级将皇权拉下神坛又算什么。皇权压迫资产阶级就是不合理的,而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就是合理的。这显然就是一种“双标”。
有句俗语叫:“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幸。”不得不说,这是一句相当混蛋的话。把不幸归因于自身,并且要让人永远接受自己的不幸。往往这种不幸还是外部的因素导致,但是对于这种外部因素还不能反抗、改造。河水里的鱼遭到了工厂的污染,然后这是鱼的不幸。真是可笑。
包括在现实社会中,对于一些犯罪的人员,我们往往都是鄙夷的。可对于为什么犯罪不去深究。就好比,逼上梁山的人真的愿意上梁山吗。当生存成为第一需要,社会已经不容这类人群,在饿死和抢劫之间,他选择抢劫是他本性就坏,还是社会难以使他生存?
人性为公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在当年红色时代,涌现的一批时代楷模,已经足以证明,环境是可以塑造人格的。
所以,那些以人性质疑共产主义的。如果真的有一个物质极大丰富,公有制下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雇佣,一切按需分配,人的劳动是为了自己全面自由发展,没有阶级区分的社会,那么人性论还能站得住脚吗?
你可能会说,这不可能,这个社会一定不会存在。如果在二千多年前,你和古人说,你现在“吃着火锅唱着歌”,上午在北京,下午在南京,古人肯定把你当成疯子。但是事实上,这种事现如今已经是常态。
你想不到,不代表不可能,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就像压迫必然催生反抗一样。我相信历史的轮回总有打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