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疽
玉枕疽生于脑后玉枕骨尖上方的脑户穴处,该穴位在百会穴后方四寸半的位置。
玉枕疽归属于督脉经所主病症,是因体内积热,风邪趁机侵入而引发,生长在玉枕骨尖稍微靠上的脑户穴处。肿疡高突隆起为病情顺和之象,若颜色紫暗、疮面塌陷则病情凶险。
【注释】此病症由督脉经内蕴积热,又外感风邪,相互凝结而形成。发于玉枕骨尖稍上方的脑户穴处。初起时像粟米般大小,伴有麻木与瘙痒之感,身体出现寒热交替,还会口渴、大便秘结。随后肿处逐渐变得坚硬,大的如同茄子,小的好似鹅蛋,色泽红活,肿势高突。若溃破后流出浓稠的脓液,这属于吉利且病情向好的情况;要是疮面颜色紫暗、塌陷,溃破后流出的是血水,就表示病情凶险。初期治疗,一般都服用神授卫生汤来消散病邪,身体虚弱者宜服用托里消毒散,同时在患处外敷冲和膏。其余针对此病症的内外治疗方法,均依照痈疽肿疡、溃疡相关的治法处理。
神授卫生汤、托里消毒散、冲和膏(俱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脑后发
脑后发长在玉枕骨的下方。
脑后发源自督脉经,热邪结聚于风府穴,起初如粟米般肿大且疼痛。若患处红活,容易破溃并流出稠脓,这是病情向好的表现;若颜色紫暗,难以破溃且流出的是血水,则情况凶险。
【注释】此病症归属于督脉经,位于枕骨下方的风府穴处,是由体内积热,外感风邪相互凝结所引发。刚开始如同粟米大小,出现焮热、肿胀、疼痛症状,疼痛还会牵引至头顶、肩部和颈项,伴有呼吸气粗、鼻塞等症状,之后会逐渐肿大,大的如盘,小的如碗。如果患处颜色红活,能迅速破溃并流出稠厚脓液,属于顺症;若颜色紫暗,难以破溃,不时渗出血水,则属于逆证。初起时的内外治疗方法,参照玉枕疽的治法。其余的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肿疡、溃疡的治法处理。
脑铄
脑铄生于脑后距发际一寸处,在风府穴两条大筋间的凹陷中央,形状好似横放的木头。
脑铄发于项后,形如横木,是因人体阴精枯竭,毒火乘虚侵袭所致。其患处色黑如灶膛烟雾,质地硬如牛唇,有麻木疼痛感,未化脓时皮肤就已腐烂,不断流出清水。此时应立即采用桑柴烘法或艾灸法,以产生痛感为度;同时迅速服用仙方活命饮。若出现七恶之症,病情必定凶险。
【注释】该病症发生在督脉经的风府穴,是由于体内阴精枯涸,毒火趁机侵袭而引发。起初形状如同花椒粒,质地坚硬,颜色紫暗,随后肿胀如横放的木头,严重时向上可蔓延至头顶,向下可达大椎,颜色像灶烟一样黑,质地坚硬如牛唇。在尚未化脓时,皮肤就先腐烂,时常流出清水,肌肉冰凉。病情轻者有麻木疼痛感,重者毒气将要内陷,完全没有疼痛感觉。此时应尽快施行桑柴烘法或艾炷灸法,以产生疼痛感觉为度;迅速服用仙方活命饮,来疏解毒邪。七天之后,如果疮疡既不长大也没有大量脓液生成,适宜服用十全大补汤进行救治,若服用补药后没有效果,就难以治疗。如果起初热痛如同被火灼烧般刺痛,属于阳证,应迅速服用黄连消毒饮,外部敷用回阳玉龙膏。这个病症如果自始至终完全呈现出五善的症状,属于病情顺利;若出现七恶的症状,则属于病情凶险。其余的内外治疗方法,均按照痈疽肿疡、溃疡的治法处理。
桑柴烘法、艾炷灸法(均见于首卷相关内容)。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黄连消毒饮(见前文“百会疽”相关内容)。
回阳玉龙膏(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油风
油风发作于头皮部位,毛发会成片地脱落,局部皮肤呈现红色且富有光泽,瘙痒症状极为明显。此病症同样会在眉毛、胡须之间以及面部出现。
油风致使毛发变得干枯焦脆并脱落,皮肤发红发亮,瘙痒程度令人难以忍受。其病因是毛孔张开,风邪趁机侵入,进而损伤血液,使得毛发失去滋养。治疗宜采用神应养真丹调养内在,配合海艾汤外用,必要时辅以砭血疗法,有望痊愈。
【注释】这种病症表现为毛发干枯焦脆,成片脱落,皮肤发红且光亮,瘙痒感如同有虫在爬行,俗称为“鬼剃头”。病因是人体毛孔张开,外界邪风趁虚侵入,导致风邪强盛,耗伤血液,使得毛发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滋养。治疗时,适宜服用神应养真丹,从根本上调理;同时,外用海艾汤清洗,缓解表面症状。如果患病时间拖延很久,可在皮肤光亮处进行针砭,使其流出紫血,这样毛发或许能够重新生长。
神应养真丹
羌活 木瓜 天麻 白芍 当归 菟丝子 熟地(酒蒸,捣膏) 川芎
按照相等的份量研磨成粉末,加入地黄膏,再添加蜂蜜制成如梧桐子一般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一百丸,可用温煮后的酒或者盐汤送服。
【方歌】神应养真治油风,养血消风发复生,羌归木瓜天麻芍,菟丝熟地与川芎。
海艾汤
海艾 菊花 藁本 蔓荆子 防风 薄荷 荆穗 藿香 甘松(各二钱)
取五六碗水,与这些药物一起煎煮,待水翻滚几次后,将药汤连同药物一同倒入敞口的钵子里。先让钵内热气熏蒸面部,等药汤稍微变温后,用布蘸取药汤来清洗,每天清洗两到三次。清洗完后要避开风口,同时要忌口,不能吃诸如鱼等腥味食物以及发物。
【方歌】海艾汤治油风痒,先熏后洗善消风,菊藁蔓荆风薄穗,藿香海艾与甘松。
白屑风
白屑风发生在头面部,会产生瘙痒感,用手搔抓会出现白色皮屑,皮屑脱落后又会重新生出,且瘙痒程度加倍。
白屑风出现在头面部,因长期瘙痒、皮肤干燥,从而出现白色皮屑。这是由于肌表有热,风邪侵入,导致肌肤干燥,引发此症。可通过使用换肌散、润肌膏等方剂来治疗。
【注释】此病症起初发生在头发部位,之后蔓延至面部、眼睛及颈项,长时间感到干燥瘙痒,有白色皮屑飞起,脱落后又会重新长出。这是因为肌表有热时吹风,风邪趁机侵入毛孔,郁积过久耗伤血液,致使肌肤失去滋养,从而形成燥证。适宜多服用祛风换肌丸。倘若肌肤出现干裂,使用润肌膏擦拭会有很好的效果。
祛风换肌丸
大胡麻 苍术(炒) 牛膝(酒洗) 石菖蒲 苦参 何首乌(生) 花粉 威灵仙(各二两) 当归身 川芎 甘草(各一两。生)
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细的粉末,用陈煮的酒调和,搓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每次服用二钱,用白开水送服,要避免食用鱼腥类食物、发物以及烈性酒。
【方歌】换肌丸治白屑风,燥痒日增若虫行,风燥血分失润养,叠起白屑落复生。归芎胡麻苍术膝,菖蒲花粉草威灵,苦参何首乌为末,煮酒跌丸绿豆形。
润肌膏
香油(四两) 奶酥油(二两) 当归(五钱) 紫草(一钱)
把当归和紫草放入两种油中,浸泡两天,接着用文火将其炸至焦枯,去除药渣;再加入五钱黄蜡,待黄蜡完全溶化后,用布过滤,将滤液倒入碗中,时不时用柳枝搅拌,使其冷却成为膏状。每次取少许,每天擦拭患处两次。
【方歌】润肌膏擦白屑风,肌肤燥痒用更灵,酥香二油归紫草,炸焦加蜡滤搅凝。
秃疮
秃疮长在头皮上,会有瘙痒感,挠破后会渗出津液,结成白色脓痂,多见于小儿头部。
秃疮是由风热之邪蕴结化生虫邪所致,瘙痒难耐但并不疼痛,头皮内生有白色如铜钱大小的痂皮。治疗适宜服用防风通圣散,外用擦膏效果显着。
【注释】这种病症表现为头上生出白色痂皮,小的如豆粒大小,大的像铜钱,俗称为钱癣,又叫肥疮,大多出现在小儿头上,瘙痒得让人难以忍受,却不觉得疼痛。时间久了会蔓延成片,头发变得焦枯并脱落,就形成了秃疮,也叫癞头疮,是由胃经积热生风所引发。治疗适宜用防风通圣散原方药材,用醇酒浸泡后烘干,研磨成细粉,每次服用一钱或者二钱,根据患儿体质强弱来决定用量。饭后用白开水调服,以服药后头上出很多汗作为有效验证。刚出现肥疮时,适宜擦拭肥油膏,坚持使用就会有效。已经形成秃疮的,首先要用艾叶、鸽粪煎汤洗净疮痂;再用猪肉汤清洗,随后擦拭踯躅花油,以此来杀虫散风,虫被杀死瘙痒就会停止,风邪消散头发就能生长,气血通畅肌肤就会滋润,长期擦拭效果很好。
防风通圣散
防风 当归 白芍(酒炒) 芒硝 大黄 连翘 桔梗 川芎 石膏(煅) 黄芩 薄荷 麻黄 滑石(各一两) 荆芥 白术(土炒) 山栀子(各二钱五分) 甘草(二两,生)
共为末。
【方歌】防风通圣治秃疮,胃经积热致风伤。连翘栀子麻黄桔,白术归芎滑石防,黄芩甘草石膏芍,薄荷荆芥并硝黄。共末酒拌晒干碾,白汤调服发汗良。
肥油膏
番木鳖(六钱) 当归 藜芦(各五钱) 黄柏 苦参 杏仁 狼毒 白附子(各三钱) 鲤鱼胆(二个)
取十两香油,把上述药物放入油中,煎熬至药物呈现黑黄色,去除药渣,加入一两二钱黄蜡,待黄蜡完全溶化后,用布过滤,将滤液装入罐子中收藏。每次取用少许,用蓝布裹在手指上,蘸取油膏擦拭疮处。
【方歌】肥油膏能治肥疮,散风杀虫长发强,黄柏苦参白附子,番鳖狼毒杏仁良,藜芦当归鲤鱼胆,炸焦入蜡实奇方。
踯躅花油方
将四两踯躅花根捣烂,取一碗菜油,放入捣烂的踯躅花根一起炸,炸至药材干枯后滤去残渣,加入少许黄蜡,用布过滤,等待药油冷却。用青布蘸取药油擦拭患处,每天使用三次。擦拭后戴上毡帽,不要让患处吹风。
【方歌】踯躅花油疗秃疮,驱虫止痒擦之良,踯躅花根研极烂,菜油炸枯入蜡强。
蝼蝼蛄疖
蝼蛄疖也就是蟺拱头,其病情表现或轻或重各有原因。因胎毒引发的,疮肿较小但根部坚硬,多有膜状物,而因暑热引发的,疮肿较大但较易治愈。
【注释】这种病症大多出现在小儿的头上,俗称为“貉〔豸脑〕”。在没有破溃的时候,形状如同弯曲的蚯蚓拱头;破溃之后,看起来就像蝼蛄打洞穿成的穴道。有些是因胎儿在母体内受毒,这种疮肿的肿势虽小,但根部坚硬,破溃后虽流出脓水,然而坚硬的状态并不消退,疮口即便收敛,过段时间还会复发,原有的毒邪未除尽,其他地方又会生出,极其缠绵难以愈合。适宜将三品一条枪插入孔内,使坚硬的衣膜化尽,换药时撒生肌散,贴上玉红膏来促使愈合,这样才不致再次发作。也有因感受暑热而成毒的,疮肿大小如梅李,相连有三五枚,破溃出脓后,疮口不收敛,时间久了头皮会串空,也呈现出蝼蛄串穴的样子。适宜贴上绀珠膏,拔尽脓毒,把串空的皮剪通,使没有藏脓的地方,每天用淘米水清洗一次,干撒生肌散,贴上万应膏,效果很好。还有因疮口张开,时间久了风邪侵入,导致疮口周围发痒,抓破后渗出津液,逐渐蔓延成片,形状类似黄水疮的,适宜用败铜散涂抹,要忌吃鱼腥及发物。
三品一条枪
白砒(一两五钱) 明矾(三两)
取砒霜和明矾这两味药,一起研磨成细粉末,放入小罐子里,加上炭火煅烧至通红。待青烟完全散尽,紧接着冒起白烟片刻,大约罐子上下都烧得通红时停止加热。把罐子放在地上,放置一夜后取出,大约能得到砒霜和明矾的纯净粉末一两。接着加入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共同研磨得极其细腻。再用浓稠的糊状物与药末搓成线条状,阴干备用。
如果疮口有孔,就将药条插入孔内;若没有孔,要先用针打通孔窍,早晚各插入药条两条。插到第三天后,对于孔窍较大的,每次插入十余条。一直插到第七天,直至孔内插满药条为止。这时,患处四周自然会裂开较大的缝隙。到第十四日前后,疮口内坚硬的衣膜以及疔核、瘰疬、痔漏等各种瘘管,会自然脱落。随即用热水清洗患处,涂抹玉红膏。身体虚弱的患者,还应同时服用健脾补养的药剂,这样患处自然会收敛愈合。
【方歌】神奇三品一条枪,能医坚硬衣膜疮,雄乳白砒矾生用,研末煅炼搓条良。
败铜散
取一个曾用于化铜的旧罐子,将其研磨成细细的粉末,再用香油调配后进行外敷。这种药物自身就具备渗透湿气、去除瘙痒的功效,能够让疮口更容易愈合。
【方歌】败铜散治溃风伤,骚痒破津脂水疮,化铜旧罐研细末,香油调敷渗湿良。
绀珠膏、万应膏、生肌散、玉红膏(俱见“溃疡门”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