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詹康宁终于“解脱”了后规规矩矩坐在林观复身边,微笑着轻声说:“你还真见死不救啊。”
林观复看了看回厨房忙活的奶奶和说要露一手的林爷爷,同样用一张真诚的礼貌微笑脸回答:“这种时候我帮忙那叫火上浇油。”
两个人也没敢坐着,只不过被两位老人赶出厨房。
饭桌上的菜肴十分丰富,林奶奶擅长的红烧肉和林爷爷说要露一手的香酥鱼十分壮观,还有两位老人奔波市场买回来的“土货”。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觉得肉好吃,现在倒是能吃出点好坏来了。
詹康宁早早地回去了,一走林爷爷和林奶奶就开始教导孙女上门去的“规矩”。
林奶奶苦口婆心地说:“你可别傻乎乎地一上去就表现干活,太勤快了别人以为你就要干活。你们这会儿处对象不比我们那会儿,条件好了没必要把自己累死累活的。”
谁家的孩子谁心疼,孙女在自家都不怎么干活,吃的有他们搭把手,再不济外面能下馆子,各种家电都配置齐全了,如果上别人家去干活,林奶奶可受不了这个落差。
林观复往嘴里塞水果,大冬天的吃点这个很下火:“奶奶你想多了,我像是会干活的吗?”
基本的生活能力是有,像是做饭什么的,她简单的都会,但味道全部一个样。
林爷爷跟着说:“康宁条件不错,但你自身也很优秀。虽然我和你奶奶着急你成家的事,但也不代表要你委屈了自己。”
“康宁人再好,如果和他父母合不来的话,你也别想着凑合能行。”
林观复诧异:“我还以为爷爷会和我说忍一忍算了,反正一年到头见不了多少面。”
林奶奶拍了下她的手:“但一年到头总归要见面的,如果能一年到头都是舒心日子,何必给自己添堵呢。”
她是过来人,最是知道里面的门道。
林观复抽了张纸擦手:“你们放心吧,我好像没有委屈自己的必要,都要三十的人,知道什么选择更利于自己。”
临到真正过年这几天老天爷特别给面子,居然还出了太阳,虽然依旧冷,但大家伙都能下楼来散散步。
几个小孩在空地上放鞭炮,林观复远远地看着,鞭炮的种类还挺多,不过这种时候她向来敬而远之。
过年最惊恐的时候可能就是手里拿着鞭炮的小孩冲着你笑。
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他们向来在家里待不住,这天气刚刚有了好转的苗头,小区里到处长满了人。
看到林家三口人,大家纷纷打招呼,林观复都不知道自己在小区里名气这么大。
“林老师家观复回来了啊,可真是年轻有为。”
“观复你们公司都上电视了呢,可真厉害!”
“那天送观复回家的小伙子长得可真板正,一看就有气质,很相配啊,什么时候能喝到喜酒啊?”
林观复大多数时候都是保持着微笑,坦坦荡荡地简单回答,林爷爷和林奶奶还是主力。
让她没想到的是,红霞婶子犹豫地凑到她身边来。
林观复还记得当年刚回国时小区里闹出来的“壮举”,以至于让她虽然没见过这位红霞婶子但却记得她的名字很多年。
“红霞婶子,您这是有什么事直接说就是。”
红霞婶子不好意思地说:“观复啊,其实是我家玉玲上大学想要买个电脑,你有什么推荐的吗?”
“我们条件不太宽裕,去专卖店看过,价格还是负担不起。”
林观复没有盲目地推荐,询问了下小姑娘的大学专业后,说:“婶子,玉玲这种情况并不需要专门买电脑,她的专业用不上,但如果可以的话,她可以在大学的时候在电脑机房多练习办公软件。”
文科生的学生没这个买电脑的必要,尤其是家里负担比较重的情况。
林观复虽然没有刻意去打听那位出轨的赵叔叔的近况,但架不住林奶奶消息灵通,说是现在也不好混了,家里孩子上大学以后负担更是重。
红霞婶子愣了愣,转而眉间的重担消散了些:“是这样啊,我们不懂这些,就怕耽误了玉玲。谢谢你啊,你真是帮婶子省了一大笔钱。”
林观复笑笑没当回事,张张嘴而已。
林观复和詹康宁爸妈相处……挺拘谨的。
詹康宁的爸妈就是很普通的农村老实本分人家,哪怕儿子现在有成就依旧本分,林观复看着紧张的俩人无奈地看了一眼詹康宁,反过来安抚两位长辈。
这搞得像是她来家访一样,詹康宁的父母面对她就像是面对家访的老师。
林观复离开时他们明显松了口气,她余光扫到都只能当作没看见,要不然两位长辈肯定会像是上课以为老师走了结果老师杀了个回马枪那样。
下电梯的时候詹康宁送她,她没好气地说:“你在家里和叔叔阿姨时怎么介绍我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什么学校的教导主任来家访了。”
詹康宁被她的说法逗笑:“我保证没有添油加醋,全部都是实话实说。”
他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效果。
“你的经历在我爸妈眼里太有光环了,他们没和你这样的打过交道,难免不知道该如何相处。”
詹康宁温和地说:“这样不好吗?”
林观复沉默下来,肯定不能说不好,相反还挺不错的。
比起太过自来熟上来就摆长辈谱的,这样带着些距离的敬畏反而很不错。
她自己爸妈都相处成老死不相往来,难道还奢望能和别人的爸妈真亲亲热热的。
“你也觉得这样好?”林观复狐疑地看着他。
詹康宁坦白道:“挺好的,我自小就比较有主见,家里……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当家做主。”
“你把我爸妈当作是长辈尊敬就好,他们平常和我们生活的时间不会太多。”詹康宁干脆说开,“本来我想着他们要进城的话就给他们买个近一点的小居室住着,但我爸妈他们都不习惯,更愿意在乡下建栋小三层的楼房。在城里住几天就觉得哪哪不舒服,要不是为了见你,怕是初五初六就回家去了。”
林观复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你让人设计个气派的小三层,等开年了就在村里开始起房子呗。”
他们不习惯也能理解,现在城里没什么娱乐的,年轻人那点唱K游戏厅,他们确实接受不来。
村里哪怕不干活打打小牌也比在城里坐着干发呆好,现在可是连手机都没得玩的。
等林爷爷和林奶奶在家里焦急地等候,结果等来了一个“家访”的说法时,林爷爷推了推老花镜,林奶奶则是庆幸。
“这样也好,远的香,你们又不缺钱,平日里逢年过节孝敬孝敬也行。”林奶奶不忘叮嘱,“观观,你可别因为人家本分就欺负,心里可不许轻视。”
林观复则是无奈:“奶奶,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林奶奶安抚道:“奶奶当然相信你,只不过提醒几句,既然人家和善,那我们也不能轻视。”
要不然还是没办法长长久久相处的。
如果能和睦相处,何必一家子搞得和斗鸡一样非得谁压谁一头呢。